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禹弼同游滕王园池之韵 其一

次禹弼同游滕王园池之韵 其一

宋代 黄裳

当时歌舞竞韶华,银烛烧残始上车。堂上旧欢何处觅,春风无计问桃花。

诗人黄裳的古诗

延平阁閒望 其八

宋代 黄裳

英灵祠下晋朝贤,终伴精芒合水边。看取黄龙沙斗起,满城歌吹入丰年。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八

宋代 黄裳

砻转扬轻矿,筛旋迸细粞。纹波翻太液,缟练绕蓬莱。

听隐士琴

宋代 黄裳

幽意不可象,因声而后形。至声不可伪,因心而后生。

三尺膝上孤,一寸胸中鸣。急声如飞泉,泻泻秋云边。

巧声如流莺,历历春风前。幽人无此心,素弦无此声。

心与手相忘,意与声相迎。弹者自到古,闻者谁知音。

但见风色吹我清,欲御此风天上行。

石榴庭院有感

宋代 黄裳

石榴庭院翠华深,千点胭脂一簇心。日永风微花自笑,吹箫人在绿交阴。

泛舟钱塘西湖 其一

宋代 黄裳

去留南北须看景,聚散朝昏莫问时。但取紫玄翁兴尽,一身明月是归期。

夫人陈氏挽辞 其三

宋代 黄裳

北堂旁立两青衫,六十春风惬笑谈。追远亭前思不见,怨随霜露满山南。

龙凤茶寄照觉禅师

宋代 黄裳

有物吞食月轮尽,凤翥龙骧紫光隐。雨前已见纤云从,雪意犹在浑沦中。

忽带天香堕吾箧,自有同干欣相逢。寄向仙庐引飞瀑,一簇蝇声急须腹。

禅翁初起宴坐间,接见陶公方解颜。颐指长须运金碾,未白眉毛且须转。

为我对啜延高谈,亦使色味超尘凡。破闷通灵此何取,两腋风生岂须御。

昔云木马能嘶风,今看茶龙解行雨。

初秋偶作

宋代 黄裳

火行金候两犹争,扰扰蚊蝇自未平。云漏雨声蒸地爽,日含山色暮天明。

直须纨扇恩情断,始向篱花意态生。万里璧寒无一点,月明中看雁初横。

游开平书贻佛智长老

宋代 黄裳

访我京华岁已深,化龙潭畔却相寻。是空是色休排色,非佛非心且洗心。

南望自生江上月,西归谁了水中金。洞霄人去宁无梦,多在莲池与竹林。

送都钤郭太尉

宋代 黄裳

将帅门庭喜见人,只看行止早堪亲。军人事业离群久,帐下谋猷触类新。

东土别怀应有恨,西都归思已无尘。故园未许閒游日,丹凤重飞不到春。

赠张太保

宋代 黄裳

赫赫家声将帅官,仕途宁肯放君閒。不妨林下权寻药,未可云中便买山。

五两轻纶犹系命,满樽清醑且开颜。天涯之子谁为乐,何幸相逢一笑间。

会江晦叔游湖山

宋代 黄裳

相随山水里徘徊,兴未阑时慎勿催。

草草行厨随步去,匆匆渔艇趁船来。每逢佳景还含思,偶造幽轩更把杯。

况是同归无世味,何须旁立有莲腮。荻湾桃坞犹留客,不觉银瓶又耻罍。

雨霖铃(送客还浙东)

宋代 黄裳

天南游客。甚而今、却送君南国。薰风万里无限,吟蝉暗续,离情如织。秣马脂车,去即去、多少人惜。为惠爱、烟惨云山,送两城愁作行色。
飞帆过、浙西封城。到秋深、且舣荷花泽。就船买得鲈鳜,新谷破、雪堆香粒。此兴谁同,须记东秦,有客相忆。愿听了、一阕歌声,醉倒拚今日。

游净慈寺

宋代 黄裳

渐遥人入翠微乡,跨壑凌云古道场。慧日体中谁独见,水光终不外山光。

访曾君施不值

宋代 黄裳

有怀高论已经年,不落中间与两边。世路几人机寂寂,春风何处韵翩翩。

四声险韵应寻句,一炷清香想看禅。我更欲劳三吐哺,周公今付伯禽贤。

圆石六题 其四 翠筠庵

宋代 黄裳

外环碧玉千寻直,中起真香一篆清。宴坐主人俄出定,岁寒枝上得秋声。

送范子镇

宋代 黄裳

东南有人不可攀,生轻义重人所难。此风彫落不复见,得公今日如芝兰。

千人忽堕风涛间,义气有感心生寒。以情论法不可枉,使法可枉吾宁閒。

兼遗物己为虚舟,遂授此属还平流。相逢鹰犬颜何厚,剑水闽山公不朽。

有恩流到墓中魂,无累乞寻林下友。得官西去心胆雄,帐下将军望公久。

此生义在公无惭,未到青云空白首。男子屈伸当有时,行置长缨远夷脰。

浩歌一阕公临政,马上东风曲堤柳。卯酒醺醺吹复醒,纤毫谩引无中有。

洒然得句谁其酬,寄我须烦置邮走。

流沟山

宋代 黄裳

清见林泉意已开,知音曾有魏王来。两忘更得栖神地,不染人间一点埃。

锦堂春/锦堂春慢 玩雪

宋代 黄裳

天女多情,梨花碎剪,人间赠与多才。渐瑶池潋滟,粉翘徘徊。

面旋不禁风力,背人飞去还来。最清虚好处,遥度幽香,不掩寒梅。

岁华多幸呈瑞,泛寒光,一样仙子楼台。虽喜朱颜可照,时更相催。

细认沙汀鹭下,静看烟渚潮回。遣青蛾趁拍,斗献轻盈,且更传杯。

六祖传付偈颂 其四 六祖

宋代 黄裳

从来生灭本因心,旁出纷纷没处寻。无性无心方是道,执空谁可脱浮沉。

黄裳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 448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