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黄裳
万竹轩 其四
八十诗翁想出尘,此君长与驻青春。金华琐碎閒垂地,安用侯封况渭滨。
怀古堂有感 其二
彭老真筌无处问,刘郎才思有谁同。赋诗台上秋来到,当为黄花作醉翁。
蝶恋花(月词)
次泠风阁之韵 其二
能御泠风入九秋,岂愁光景去难留。翠摇竹影落猿峤,清递笛声乘鹭洲。
两腋独乘卢椀兴,满襟谁作楚台游。须知大块生微意,岂俟云边虎啸丘。
菊花 其四
葛巾尤有酦醅浓,岂是堤防落帽风。我未醉时君莫去,且来闲坐菊丛中。
双源六题 其三 澄心堂
澄心堂上閒来客,水与心同谁见得。微风不过波澜休,无碍空中秋月白。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一 初祖
一花迦叶离尘果,四卷楞伽助道书。莫谓竺乾天样远,片云归去祇须臾。
荔子 其一
须知陈紫入吟看,能坐诗人碧玉盘。六月香肌无点汗,绛纱囊破水精寒。
送郭公域
官冷犹能愿邻好,侧听欢声亦开抱。
朝曦未合败顽冻,来问仙舟已登道。但见风铃送馀韵,慧佐尊前迹如扫。
汾阳远裔今有人,插架万轴谁能贫。豪气欲吞天下士,舌上古今时复陈。
熙朝未遇将谁尤,芳辰不乐还自嗔。聚散浮云眼前过,且作閒人静中坐。
画梁燕子急归来,莫放故园春自老。
观潮 其二
杳冥中信自轮回,十二时行不可催。才迫海门三级起,忽临沙渚二龙开。
水头花雨凌空落,日脚云旗动地来。果是尾闾虚不得,却还江上一徘徊。
谷林亭
竹也中虚谷也虚,两虚相得闹中无。月来风动时尤好,那更高人也自如。
九日游尧山
谁见东巡驻六龙,秋山留与醉吟翁。人非物是纷华外,古往今来想望中。
云日万年兴素节,士民千里闹晴空。黄花盈首犹教掺,一笑从他落帽风。
留题琴轩
轩阁竞华丽,谁肯厌丝管。豪华既交欢,盛丽亦同玩。
鸣弦虽侑觞,惟宜素纤按。声色方争高,耳目及中乱。
古色始兴怀,曲终情已换。黄子寻天真,开轩名以琴。
问琴色何在,答以琴为心。我愿听以目,与子为知音。
无弦之琴声无声,世间此曲今何人。
题桃花菊
人面亦相映,龙山应独赏。却因清淡中,艳异尤堪尚。
靖节篱下吟,幽怀忽驰想。武林溪上游,芳容若迎望。
妙本自无二,佳名谁有两。辨事惟赖香,根蒂岂容妄。
寄题溪堂
华堂深在翠微间,潋滟波光照客颜。归隐输君尘外乐,留题偷我日边閒。
心忘机后鸥相识,日落山时鹤自还。小艇得鱼无事了,歌声移向荻花湾。
东湖留题 鸳鸯渚
江海风波外,阴阳化育中。相随还戢翼,得性渚西东。
送公济朝议守长乐 其五
海渚信来鱼市白,林梢光动酒帘青。鳌头须学成都守,莫对三山我独醒。
喜迁莺·梅霖初歇
舟行 其二
两岸青山一水明,溶溶天上客舟轻。行人千载谁相望,谩扫幽岩记姓名。
游吴有作 其四
俸入未辞聊助道,客来多避为忘机。一帆风起鲈鱼兴,到是秋时恰正肥。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寄王之道
渔家傲(斜月)
渔者 其四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三
赠致政李大夫 其二
觉华烟雨
送满龙图守奉化
尉氏五题 其三 蓬池
秦国夫人挽辞 其三
万竹轩 其六
悼李承议
过严州同太守游乌龙寺 其四
哲宗皇帝挽辞 其三
次曾德宣竹窗之韵
贻李接士
谢惠香饼 其一
双源六题 其一 水阁
泛淮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三 二祖
湖上閒赋
寄题存心堂因简正仲运使
游净慈寺
代探花郎 其二
途中重九
偶成四绝书寄子坚道契 其三
暑中偶怀江上舟行 其四
市桥春涨
懵鹰行
送人归浦城
方彦稽母安仁县太君黄氏挽辞 其四
钦慈皇后挽辞 其一
东湖留题 湘江亭
汴河解冻郭公域将行以诗奉寄
夫人陈氏挽辞 其一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六
次禹弼同游滕王园池之韵 其一
长乐宴遣贡士
欧冶池
万竹轩 其五
游开平书贻佛智长老
长乐閒赋 其六
八声甘州(初秋)
陈朝议挽辞 其二
东湖留题 云门馆
钦慈宪肃皇太后挽辞 其一
东湖留题 赠周生
满江红 其二 东湖春日
容照岩
将游苕溪先寄同志
观游山记感旧寄霍子侔
送陈季甫
妙光堂 其一
道伦竹阁
谢人示诗集
喜张公实至
圆石六题 其四 翠筠庵
延平阁閒望 其十
长乐閒赋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