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黄裳
有乐不在物,况当仕而优。外骛乃自苦,作德能日休。
身计苟未适,安能为道谋。基址更所寓,得地东南陬。
经营喜宋子,阐绎嘉毛侯。纷嚣落寂境,蒸郁回素秋。
事少德机静,风微花信幽。林悄鸟相应,日閒丝自游。
中发灵台光,下照彪池流。神怡况味远,意虚才智周。
真见造不灭,妄想降无求。所示良可助,所超安可酬。
会合果有道,宁复嗟阻修。
读头陀安文颂
九九八十一,圆明体如日。岂是空说禅,精魂中扫迹。
立道须当修,九九八十一。性见与意会,如何体空色。
藏春峡
一元长抱百花根,峡里看春野思存。只恐藏春藏不得,却随风雨过南园。
懵鹰行
两翅一展秋云高,两睛四顾秋林肃。狐兔忽落爪距下,肝脑须臾厌其腹。
是艺汝有固有性,是物汝得固有命。韝上如何寄此身,休誇豪气与精神。
一雉死生非所必,有数存焉擒不获。主人失意未可量,鹰也两失而行藏。
中陵自在无由乐,饱则翱翔饥则攫。
夫人陈氏挽辞 其三
北堂旁立两青衫,六十春风惬笑谈。追远亭前思不见,怨随霜露满山南。
洞仙歌(暑中)
代探花郎 其二
鞭上芦花柳色中,匆匆须放状元红。东君已播芳菲令,莫倚雕栏待晚风。
自万松岭之龙山 其一
万松虽落斧斤手,一径尚邀行路人。岭是松非休更问,逍遥巾下已离尘。
读罗隐孟郊集
罗隐寓以骂,孟郊鸣其穷。始读郁吾气,再味濡我胸。
如何志与气,发作瓶瓮中。大见无贤愚,大乐非穷通。
弃置二子集,追攀千古风。中兼六义异,下与万物同。
妙象见丹青,利器资陶镕。心手适相遇,变化从色空。
感寓复收敛,兀然无我翁。
方祖仁都门阻雨
未蒙官放此身休,空恨茶园失旧游。将谓天边鸿共发,岂知门外雨相留。
一襟凉过人归室,万朵香残菊送秋。兄弟急难君有义,白衣东下更何尤。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十一
比洁须延月,闻香不掩梅。载涂人艮趾,入领我咸脢。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一 四祖
万宝收还万合中,更寻心地亦还空。紫云盖下已呈瑞,佛法一枝谁与同。
双源六题 其三 澄心堂
澄心堂上閒来客,水与心同谁见得。微风不过波澜休,无碍空中秋月白。
再游普光寺
春来时,春红照我衔清杯。老僧朴野自合道,只从一笑忘形骸。
秋时到,诗翁清瘦秋容老。吟成兴尽可以归,一雨岩前恰初过。
劳生自适能几人,白云流水谁相亲。黄金满屋莫使悟,悟便输他方外春。
舟行 其二
两岸青山一水明,溶溶天上客舟轻。行人千载谁相望,谩扫幽岩记姓名。
谢人示诗集
骚雅先生得古风,恨无吟侣忽相逢。欲陪大巧搜春景,已贾长毫声笔锋。
花下比声歌帝力,醉中联句颂花容。斐然小子多诗癖,时遣青衣寄一封。
俞法曹挽辞 其二
樽前故旧欢尤少,世上光阴惜未终。去岁书来曾说梦,攀龙应御九天风。
六祖传付偈颂 其二 六祖
泰定犹忘相行深,种华当向此中生。坐禅只恐人无證,得旨须教矿作金。
容照岩
慎独幽人坐处深,阳精阴魄许相寻。也知自有天光在,谩借馀辉照我吟。
再寄及之 其一
眼淩霄汉气横秋,未壮吾年似白头。病态问人皆笑老,壮图何处始知休。
还因往事悲今事,难得新游比旧游。霅水越溪风信好,尺书多幸屡相投。
访曾君施不值
有怀高论已经年,不落中间与两边。世路几人机寂寂,春风何处韵翩翩。
四声险韵应寻句,一炷清香想看禅。我更欲劳三吐哺,周公今付伯禽贤。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过严州同太守游乌龙寺 其四
试院呈同事 其二
会友人饮
送范子镇
元会次宰臣之韵 其三
秦国夫人挽辞 其三
次友人月夜楼上之韵
赠崔风子
简元舆祠部 其二
偶成四绝书寄子坚道契 其三
减字木兰花 竞渡
题乡老堂
泛舟钱塘西湖 其二
赠张山人
集英殿考试酬唱 其一
安康郡夫人挽辞 其一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十二
谷林亭
次泠风阁之韵 其一
次舒尧文秋夜有感之韵
贻如祖大师 其四
东湖留题 水鉴亭
暑中偶怀江上舟行 其四
瑶池月(云山行)
游开平书贻佛智长老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一 五祖
圆石六题 其四 翠筠庵
东湖留题 歌丰堂
集英殿考试酬唱 其三
次禹弼同游滕王园池之韵 其一
万竹轩 其二
舟次清口 其二
次禹弼同游滕王园池之韵 其三
集英殿考试酬唱 其二
题杨氏聚义轩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十四
满路花(和秋风吹渭水)
徐通直守连州 其二
送王慎中
送延平太守
双源六题 其四 濯缨堂
酬程忠彦见寄 其五
章银青挽辞
舟次严子陵濑 其一
蝶恋花(牡丹)
送公济朝议守长乐 其五
秋暑喜雨
赠探花郎
满江红(东湖观莲)
陈达野母氏恭人挽辞 其二
尉氏五题 其三 蓬池
宴琼林(上元)
谢惠香饼 其一
满路花/促拍满路花 和秋风吹渭水
寄王之道
留题琴轩
长乐閒赋 其二
渔家傲(斜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