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乘月访觉山先生于西溪次夕复侍教次铁峰韵

乘月访觉山先生于西溪次夕复侍教次铁峰韵

明代 霍与瑕

雨夜访西溪,皓魄当楼皦。清飙来远天,凉露滴前峤。

嘉会逢兹夕,良晤殆通晓。高山侍子侧,徽音写玄妙。

丈夫贵知心,幸矣一相眺。纷纷遽言别,此恨何时了。

诗人霍与瑕的古诗

锦厓

明代 霍与瑕

君不见,青阳候,东皇推转繁华毂。山头万紫间千红,天机织得春如绣。

既似当年汉陆郎,单车入粤诏蛮王。功成许布千山锦,遍植琼枝万古香。

又如蜀使机宜审,尽掘山茶种桑葚。桃花浪暖百溪红,至今人羡三江锦。

三月二月春风深,三三两两订幽寻。九龙洞里飘丹玉,七星岩畔散红琛。

红琛丹玉纷相对,苍厓古壁生娇态。轻盈彩女额为缠,珍重才郎身作佩。

微拖旭日最堪誇,薄染晴岚尤可爱。是谁占此武陵春,桃花源里一高人。

无论汉晋襟怀古,几家鸡犬自天真。春风绮树争璀璨,问柳寻花时拉伴。

南山白石起清讴,后洞西桥恣游泮。近来诗句颇新妍,为君高唱锦厓篇。

笔落不知成五色,长空万里生云烟。

十八滩杂咏 其四

明代 霍与瑕

东海分龙种,来游第几遭。戈旗三百里,鳞甲一秋毫。

日短川原寂,天寒水石高。白鸥如有约,雪羽振清皋。

步韵送古林何老先生北上 其三

明代 霍与瑕

谁云京国路迢迢,一道长虹驾玉桥。正是风云新际会,好将霖雨答清朝。

步韵送古林何老先生北上 其二

明代 霍与瑕

五彩龙文瑞气横,少年天子御天行。定知宴语从容后,询遍闾阎困苦情。

和韵贺海屿公六旬初度 其三

明代 霍与瑕

嘉客与贤主,好景及良晨。新月正当席,微风不动尘。

走笔和海山舍弟订来樵之约

明代 霍与瑕

樵西古圣地,云岩旧有仙。紫姑丹井畔,乌利碧云边。

远意三山岛,芳踪七洞天。不知骑鹤过,更得几千年。

入三里同吴州守王县尹观凤化城二首 其一

明代 霍与瑕

山为楼阁石为台,驱马登临首重回。野水横舟从客渡,好风吹雨过溪来。

千年洞在人空老,几日春归花自开。感慨有馀新月上,一尊喜得两公陪。

赠沈尹北征 其三

明代 霍与瑕

清朝选骏逸,骐骥入驰驱。发轫试康庄,来下广州车。

庭前雀可罗,门绝故人书。大奸与巨姓,屏息若籧篨。

廉公信有威,赫赫民所都。

送杜方伯入觐 其三

明代 霍与瑕

暮春三月,东征孔棘。方伯维之,孔馈有绎。四月之夏,柘林为逆。

薄于城下,民罹其贼。脂民肝骨,远迩躅踯。峨峨大舰,烧焚靡孑。

方伯图之,毕举群策。以佐元老,驱除荡涤。是底嘉绩,危城以磐石。

右江吟 其一

明代 霍与瑕

春日春风满屋,春溪春草繁绿。青闺春恨绵时,人在穿山独宿。

五月望日至雷塘大水始涸忆在邕州曾为李侍御言太阴犯毕豕将涉波今 ...

明代 霍与瑕

暮春三月侍邕州,漫说星文似州愁。几见太阴偏犯毕,堪怜洪水正横流。

自嗤捧土难援溺,肯信乘桴好远游。故国不知今底事,观澜谁坐四峰楼。

端午归石头海山索题画

明代 霍与瑕

绿云连地软,红雨接天飞。一尊谁共赏,满目尽吾诗。

珠江别意送赵瀫阳太史东归 其二

明代 霍与瑕

仁孝于天亲,从命无攸抗。南北或东西,一一随所向。

又如金在炉,镕铸任哲匠。造物本无心,至人每超旷。

阆苑与孤村,风光都淡荡。樵西有流泉,罗浮多叠嶂。

采芳更采芳,春花正可傍。

浮邱社诗上赵縠阳太史宪长 其六

明代 霍与瑕

出郭为寻方外胜,登楼全览洞胜天。澄潭鸭绿涵高树,晚稻鹅黄遍下田。

万里长空稀过雁,一林寒露有鸣蝉。感怀欲作悲秋赋,几度凭阑意惘然。

十八滩杂咏 其十二

明代 霍与瑕

乘风终日下,奇眺眼全花。截岸分山骨,中流合石牙。

千嶂浮虎兕,百里斗龙蛇。锁断南来脉,英灵不可涯。

迎春示冯秀才

明代 霍与瑕

春日迎春春事殷,春诗裁付小冯君。春花春柳春如许,不著春鞭将送春。

二月二十一日清明如樵展扫 其二

明代 霍与瑕

冲云迷咫尺,不记旧山腰。雨骤便高帽,溪深得短桥。

岩花红楚楚,野竹绿萧萧。多少来游客,春心可奈骄。

盍簪楼杂咏十首 其二

明代 霍与瑕

草创荒芜甚,群仙每每过。短墙侵碧蔓,细路合青莎。

笔落惊人赋,杯深放客歌。会须倾倒尽,岂得但微酡。

闻唐子妙阳出宪狱喜而赋此

明代 霍与瑕

古今绝唱鹧鸪调,天地生成倚调才。十年龙剑埋丰狱,一夜鸾箫到史台。

物外风光三岛月,掌中造化九天雷。好将南海神仙树,移向云边倚日栽。

送叶养直归龙山 其二

明代 霍与瑕

水村借宁宇,远近浥英标。盗似逢鹯雀,人称逼鼠猫。

网罗兼众技,箫管亦多娇。草泽遗雄骏,弓旌谁为招。

霍与瑕

霍与瑕

广东南海人,字勉衷。霍韬子。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慈溪知县。以严嵩党羽鄢懋卿巡盐行部,不为礼,被劾罢。后起知鄞县,官终广西佥事。► 45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