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霍与瑕
十载无知己,三旬下第身。春风堪堕泪,杨柳总伤神。
归去云山好,重来岁月新。未须愁落魄,祇恐负经纶。
贺箕野七十一丁亥正月十三日 其二
正托茅君写寿诗,忽惊元夜太生奇。云间玉质乌裙使,背有红颜长额儿。
月朗朗吟天万里,风清清唳影参差。数声横篴山边过,知是诸仙庆老箕。
奉酬勉纯 其四
游子陟皇路,幽人啸碧林。南北既异天,情意复铅金。
愿言奏雅歌,既翕和且耽。巍巍山自高,洋洋水自深。
徽音发阳春,嘉宴重相寻。丈夫有远志,宇宙一讴吟。
造物以为侣,悲欢宁关心。
题直山庄
九曲溪边一泛槎,偶随云路过仙家。沉风暖日山堂静,东篱点点落梅花。
走笔
当年堪笑是平原,脱颖多时未入门。荏苒落花嗟岁序,萋迷芳草怨王孙。
天涯音信无鸿寄,水阁荒凉有鹤存。自分封侯非骨相,不龟洴澼岂须论。
盍簪楼杂咏十首 其一
小搆临幽僻,衡门昼亦关。朱帘垂绿水,华槛倚青山。
粤秀屏长护,天香花自閒。高人时枉顾,清论散琅珊。
春日泛湖漫兴 其三
望湖情落落,天远碧萋萋。绿树新黄鸟,青山旧锦鸡。
五风随鹢舫,三户傍渔堤。处士高栖在,移舟更水西。
走笔奉和匡南见寄 其四
此座何时设,西山忽在前。秋深仍可约,为赋见山篇。
得同亭杂咏 其一
风雨晦冥冥,独坐得同亭。微茫松隔水,萧飒竹临汀。
远意空千古,春山且一瓶。醉来歌白石,天晚少人听。
寿陈唐山七十一 其二
归来订素会,羽觞得屡飞。良时觞车盖,巾裾侍清辉。
气味乃如兰,相投靡相违。追趋复追趋,馨香时袭衣。
欢会不知晚,每每带星归。
得同亭杂咏 其五
澄潭覆晓烟,小艇日高眠。紫禁非无梦,沧洲合有缘。
豸衣仍在笥,蚁酒且如船。心曲凭谁寄,孤鸿没远天。
二月二十一日清明如樵展扫
久负西樵约,今朝见四峰。日中星正鸟,春晚月初笼。
绝径宜山屐,缘溪可水舂。桃源知不远,花气霭溶溶。
侍甘泉师谒四贤祠 其二
高山千载瞻前哲,庭宇经营信有心。门户森然廊寝异,阶除宛似奥堂深。
虹垂两涧清殊派,屏展诸峰碧万寻。终古秉彝应不泯,同祠配享匪斯今。
又用一杯亭春望前韵四首 其四
四上一杯亭,东风何作恶。烟雨风萧萧,遥天冥寞寞。
春愁浩难消,深心谁为托。豸服自多荣,厚禄良不薄。
素食度清时,役役真堪怍。归去去归来,故山留负郭。
桂之山
桂之山,榄之水,从朝薄暮行几里。斜风细雨度千溪,洗出千溪一带紫。
烟雨里,恨千般,堪叹渔矶鸥鹭閒。三春红紫今何在,千年珍竹故成斑。
望苍梧,七百里,九疑玉殿空山里。五弦一自变潇湘,至今琴怨湘江水。
湘江静,月轮高,萧萧秋气上渔舠。自唱竹枝新度曲,不知清韵入风骚。
学南薰,歌已久,祇今三复空低首。有时心乱不成腔,怪道傍人嗤拙丑。
金夫子,暂维舟,徽音时忆在心头。明珠照乘月华照,素琴流水大江流。
大江流,日夜去,见说巢由曾窃屦。欲往从之问解嘲,野水茫茫半烟树。
独深念,几多周,故人书信不堪修。相思滩上相思苦,何日追陪绿径游。
再游青莲洞 其二
谁说三天界,人间不可通。桥从乌鹊渡,洞是广寒宫。
听奏霓裳曲,坐当阊阖风。新诗多逸态,为篆玉霄中。
泊丈亭寄翁见海中丞 其二
孤松山畔影亭亭,有客盘桓独抱情。古瑟自传流水调,新诗应与国风评。
且看云雨膏中野,肯把寒泉忘旧盟。半醉将来天欲晚,寥寥远道少人行。
德州别达泉朱殿撰 其四
漠漠燕郊云,悠悠德州水。后会悠何期,且进杯中醴。
落魄多惨悽,况逢人别离。男儿羞堕泪,忍涕赠琼瑰。
愿君置怀袖,毋忘今所期。
琴轩 其三
秋夜月皎皎,凉风满庭院。白露风蒹葭,碧天过鸿雁。
怀人在隔水,幽思托绿绮。清声激徵羽,心事向谁语。
弹罢不胜情,寒螀唤月明。
十洲草亭十首和玉田韵 其十
我亦樵云旧寄閒,真仙留药驻童颜。风高翠洞怀偏壮,月上紫姑兴未悭。
绿竹依檐高复下,红荷映水淡仍殷。秋深肯订来游约,千尺翳门还共攀。
一苇所如四首 其一 春
昨夜雨初收,今朝风更好。城北水添渠,城南花发早。
美人召春游,衣裳为颠倒。桂舟依岸莎,兰桡开水藻。
崇桃夹涧红,郁李缘堤缟。欣欣发树枝,交交啼野鸟。
万物感春和,吾亦开怀抱。放舟复放舟,直抵三山岛。
霍与瑕
广东南海人,字勉衷。霍韬子。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慈溪知县。以严嵩党羽鄢懋卿巡盐行部,不为礼,被劾罢。后起知鄞县,官终广西佥事。► 457篇诗文
舟行用卢方伯莘老韵 其九
山居奉答诗社列位老伯见怀之作 其一
初春十一粤秀山社会 其二
赠大司马文峰陈老先生东归 其二
游罗浮和宝潭十绝 其三
发南浦渡鄱湖杂咏 其二
采松歌 其二
奉怀素予刘尊师 其二
和韵贺海屿公六旬初度 其八
春夜泛湖漫兴 其四
得同亭杂咏 其七
送文澜开馆清江用芝山舍弟韵席上 其一
赠沈尹北征 其三
奉酬勉纯 其三
吕亭驿走笔 其三
送王震所宪副
奉别黄碧川大参归番禺四首 其二
走笔谢齐太衢戴浑庵 其一
苦西北二江大水伤稼 其二
秋江送远 其四
右江吟 其二
采松歌 其三
山中吟 其二
右江吟 其八
走笔奉和陈唐山见怀之作
舟行用卢方伯莘老韵 其三
得同亭杂咏 其六
盍簪楼杂咏十首 其八
十洲草亭十首和玉田韵 其六
秋江送远 其八
陟东门 其三
春台惠纪 其二
右江吟 其九
寄沈尹四首 其二
晴日登盍簪楼用海屿韵纪兴 其四
十月十三日送孙小渠归庐州
德州别达泉朱殿撰 其三
柳之山
黄莱轩见怀依韵奉谢 其三
和区逵鸿见示村居之作 其一 东庄
赠谢尹北上
乘月访觉山先生于西溪次夕复侍教次铁峰韵
立秋前二夕闻歌
别馆都春 其二
临川诸老邀游醉乡别寄
步韵送古林何老先生北上 其二
舟行步一杯亭春望前韵 其一
送杜方伯入觐
和韵贺海屿公六旬初度 其二
曲江谒先师甘泉精舍
括易送中丞滕少松公祖陟留都 其四
走笔和海山舍弟订来樵之约
得同亭杂咏 其三
送叶蕴西归龙山
右江吟 其十二
舟行用卢方伯莘老韵 其二
清明谒陵遂游西山 其七
寿陈唐山七十一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