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霍与瑕
朝发南康道,沙洲驷马班。寒云连北浦,冻雨合西山。
物候风霜外,人家水石间。征夫惊岁晚,愁思上容颜。
送叶养直归龙山 其二
水村借宁宇,远近浥英标。盗似逢鹯雀,人称逼鼠猫。
网罗兼众技,箫管亦多娇。草泽遗雄骏,弓旌谁为招。
盍簪楼杂咏十首 其七
上上盍簪楼,遥天一望收。日移南陆晷,风送海门秋。
五岭紫霞幛,三山杜若洲。看看星河近,乘槎好溯流。
立春和卢星野方伯韵杂兴 其四
寡合知无援,多言得屡憎。自嗤三已仕,深愧上乘僧。
去国嗟年暮,持家尚夙兴。他时遗世谱,清白或壶冰。
慕溪黎子别号也父曰一溪故曰慕溪云 其一
千树桃花蘸武溪,东风芳草绿萋萋。重来踪迹无寻处,肠断渔郎思欲迷。
步韵送古林何老先生北上 其二
五彩龙文瑞气横,少年天子御天行。定知宴语从容后,询遍闾阎困苦情。
再游青莲洞 其二
谁说三天界,人间不可通。桥从乌鹊渡,洞是广寒宫。
听奏霓裳曲,坐当阊阖风。新诗多逸态,为篆玉霄中。
山斗遗思 其三
江门倡绝学,其宗在自然。六经无声臭,应感起万缘。
一了一切妙,卓哉岂其禅。矫矫古愚翁,参同有真诠。
诗章与翰墨,九鼎存一脔。
论诗呈双鱼 其二
小雅多言政,大雅多言德。古人信知言,昭昭存简策。
伤哉周德衰,变雅一何多。徒写君子忧,丧乱可奈何。
桥梓长春
何处人间两地仙,斑斓歌舞入新篇。筵当秋序黄花瘦,老饫春风白发鲜。
雨露千山桥伴梓,闽江万里水连天。好将寿考作人雅,去赞台莱杞李妍。
晴日登盍簪楼用海屿韵纪兴 其四
袖手休弹一柱琴,羲皇世远少知音。独看银兔岩头易,三复铜人背后箴。
春去春来千古梦,花开花落百年心。昼晴倘有登临兴,棋局诗囊共半岑。
送文澜开馆清江用芝山舍弟韵席上 其七
清江佳丽地,桃花映水肥。种桃时雨足,早得振皋归。
重游石井庵
昨日鹅湖道,重陪仙侣游。断桥新补砌,寒壑旧萦流。
龙卧魂嫌冷,蝉鸣响及秋。东南真胜地,谁与更淹留。
珠江别意送赵瀫阳太史东归 其二
仁孝于天亲,从命无攸抗。南北或东西,一一随所向。
又如金在炉,镕铸任哲匠。造物本无心,至人每超旷。
阆苑与孤村,风光都淡荡。樵西有流泉,罗浮多叠嶂。
采芳更采芳,春花正可傍。
下第自遣
十载无知己,三旬下第身。春风堪堕泪,杨柳总伤神。
归去云山好,重来岁月新。未须愁落魄,祇恐负经纶。
桂之坡 其二
桂之华,清海之涯。霭霭天香,灿灿朝霞。凉秋八月,吐此奇葩。
广寒之宫,宴尔维嘉。
夏日宾馆独酌
柴门竹径昼沉沉,小院周围绿沉林。岁稔独怜丹荔少,春归偏恨碧桃深。
清歌倚瑟无人和,白酒迎风只自斟。山外有时荷蒉过,似来潜听伯牙音。
元夜立春 其三
元夜灯花何绮丽,迎春士女更丽娟。几回白眼偷怜玉,三绕青牛乱著鞭。
月下偏携耽酒伴,杖头多带买花钱。晚街好处寻吾乐,肯把春风让少年。
走笔附寄安寓方田二表
石榻漱云欹午梦,柴门过雨急前滩。烟连古洞春如昨,碧滴交梢夏欲寒。
九万因风嗤鹖鴳,十三乘醉种琅玕。寄声安寓方田子,早晚来游共采兰。
走笔奉和匡南见寄 其三
芭蕉檠绿盖,珍竹散繁阴。风引微凉入,熙然物外心。
安愚雅诗
翩翩黄雀,集于廪廋。时啄时顾,廪罹于罟。燕燕归飞,出帘入幕。
傍人不疑,终安且乐。人之宅躬,尚巧乃穷。不如拙讷,秉德之冲。
有美一人,安愚自号。允矣君子,胡不慥慥。众口便便,吾守其默。
言之不出,终焉靡嫉。廪知其白,宁守其黑。藏神于晦,终焉允吉。
彼何人斯,不径不窦。始也类迂,德音实茂。陋巷之子,蕴有若无。
潜粹中涵,幽光奕如。君子攸行,其则不远。瞻彼前哲,是仪是践。
是仪是践,允淑不瑕。盛德容貌,廪孔之嘉。
霍与瑕
广东南海人,字勉衷。霍韬子。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慈溪知县。以严嵩党羽鄢懋卿巡盐行部,不为礼,被劾罢。后起知鄞县,官终广西佥事。► 457篇诗文
山斗遗思 其二
十六日偕胡余二守登柳州南楼小酌
藕花亭杂咏为梁浮山中书 其三
奉和督府庆云瑞鹊诗有序 其一
德州别达泉朱殿撰
送杜方伯入觐 其四
括滕王阁序用韵送夏见吾公祖年丈赍捧北上
舟行用卢方伯莘老韵 其六
论诗呈双鱼 其四
早春即事和韵 其二
元夜立春 其二
春日陪侯侍御游洪岩用卢大参韵 其七
府江吟 其一
别馆都春 其三
和韵贺海屿公六旬初度 其一
珠江别意送赵瀫阳太史东归 其三
早春即事和韵 其四
走笔答何次澜见寄
十洲草亭十首和玉田韵 其七
走笔谢齐太衢戴浑庵 其一
赠大司马文峰陈老先生东归 其四
阊阖开
浮邱社诗上赵縠阳太史宪长 其五
桂之坡 其三
吕亭驿走笔 其三
寿陈唐山七十一 其一
晓日观稼
山中吟 其二
升平乐
天关送远
发南浦渡鄱湖杂咏 其四
得同亭杂咏 其一
陟东门 其二
雨中见桃花
和区逵鸿见示村居之作 其四 北径
送曹洞峰宪副陟广右
晴日登盍簪楼用海屿韵纪兴 其五
清明谒陵遂游西山 其六
游罗浮和宝潭十绝 其八
十月十三日送孙小渠归庐州 其三
粤山社会逢海屿初度
采松歌 其四
和韵酬谭侄婿 其三
藕花亭杂咏为梁浮山中书 其十
盍簪楼杂咏十首 其五
顷波来柬有游樵之约喜走笔答之
十八滩杂咏 其四
用铁峰韵赠明谷方子北归 其二
走笔谢齐太衢戴浑庵 其二
春台惠纪 其二
送叶养直归龙山 其四
秋江送远
李太华死事
就芝颂
泊丈亭寄翁见海中丞 其一
寿陈唐山七十一 其四
邓仰泉挽歌 其一
新春再和韵杂兴 其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