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蓝仁
掷下朝簪似野翁,放教白发少惺松。十年朽索驰危坂,一日归鞭指大同。
今雨更催新折柳,故山应羡后凋松。月明还有相思梦,九曲渔舟欸乃中。
雨中 其三
燕仆多空垒,莺僵在远林。春霜晴不久,社雨冷难禁。
妄动徵前失,深藏异此心。故山栖老鹤,永夜自长吟。
送郑居贞
十年三上乞閒居,又说鸣驺向草庐。尧代巢由终有托,汉廷严马欲何如。
苍生久待东山起,素业能忘谷口锄。复有长林新构在,一堂风月五车书。
次刘彦炳武夷见寄
故人十载别平川,清梦时时共钓船。采药重来俱白发,听猿有钓落苍烟。
山头扫月还相待,水底看松似倒悬。竹洞云岩秋老尽,晚晴犹喜两峰连。
春日 其二
草木消冰雪,林园换岁时。病传方士剂,閒咏古人诗。
兄弟飘零恨,儿孙懒钝姿。一杯春日酒,无奈醒愁悲。
送陈子敬归三山
石头城下住经年,乡路重寻谷口田。千里客愁淮水上,三山归口海云边。
故园松菊陶潜宅,旧日才名郑老毡。舟泊武夷思仰止,棹歌遗响堕空烟。
送梨与刘镇抚
自得佳名百果宗,累累几度熟秋风。树根频扫林无蚁,竹叶重遮谷有蜂。
挥刃即看冰片落,登盘唯恐雪花融。野人久念将军渴,远递双筐手自封。
哭婿游彦辉二首 其一
独老今谁记,愁心重尔伤。空期半子力,翻哭少年亡。
儿女存孤幼,乡闾失善良。秋风歌楚些,衣上泪千行。
秋夕怀武夷旧业
客路西风晚,怀山独夜愁。露寒仙掌月,天远幔亭秋。
落叶他乡梦,啼乌何处楼。归心似江水,千里向东流。
题朱士坚屏山隐居图 其一
临川城外隐君子,儿孙满目自绳绳。三世喜闻诗礼学,一门独著孝廉称。
上堂綵戏春多酒,满屋书声夜有灯。盛大岂容终隐逸,白眉先起任贤能。
饯张判簿 其二
王事贤劳白发新,承恩此日许为民。久操判笔初停手,还著儒衣却称身。
惜别敬持杯酒饯,投閒暂卜草堂邻。故园松菊催归兴,目送飞鸿北向秦。
闻小儿欲归
风雨泥途汨汨忙,新春残腊寄他乡。归期趁得天涯燕,社日飞来入草堂。
送张启宗分韵得云岩朝爽
仙岩上有白云浮,爽气朝来豁远眸。群壑渐分初上日,两峰高远欲凌秋。
英灵未用讥尘俗,故老相期事钓游。幕下简书何日静,同歌瑶草望沧洲。
寄杜德基
闻说徵君后,犹存版筑中。天恩何日及,世道此时穷。
黄耳书难保,青蚨箧已空。倚门惟有母,华发对秋风。
拜虚白塔
石径松林入翠微,门人卜此窆空衣。流沙几日青牛度,沧海千年白鹤归。
山鬼夜惊丹气吐,洞雷晴挟剑光飞。久知生灭元无碍,目断鸰原下夕晖。
舟中望长洲田家
积流会澄川,浮沙亘长洲。上有佳树林,下有良田畴。
渔樵自成村,桑麻翳榛丘。犬吠林巷深,鸟鸣田舍幽。
落日负耒归,凉飙荡轻舟。斯人亦何为,乐哉以优游。
羁怀迫道路,怅望徒淹留。
石村阻雪云松惠诗依韵奉答 其二
携得长镵度雪峰,月明留宿洞仙宫。世人未识宾云曲,閒却林梢一笛风。
题方方壶画垂纶意 其一
渔父空头白,生涯一舸微。欲浮沧海去,又逐暮潮归。
寄林信夫
一官江北佐鸣弦,消息时因过客传。不信阮生悲失路,自甘陶客赋归田。
榕窗茶熟烟栖屋,荔浦帆归月在船。忆昔过门惭二仲,苍苍风景旧山川。
雨中(二首)
题画龙
淮水归舟数客程,传看龙挂雨初晴。九重天际腾身近,一聚云间掉尾横。
此日画图存彷佛,何时爻象应文明。风雷澒洞西窗夜,祇讶僧繇已点睛。
蓝仁
蓝仁(1315-?)字静之,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蓝仁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413篇诗文
雨中 其一
宾州九日作
挽空无相四首 其三
雪中候云壑不至书怀兼柬云松昆仲
暮宿田家作
题王仲文监税临清阁卷 其三
酬伯颖见访
寄武夷张郭二山人
题孤松怪石图
寄苏明远 其二
松菊轩杂咏后再赋假山一律
山行雨中
再题南山别墅
题云翁龙
效冯老泉咏西山蚊虫 其二
书闷二首 其二
次韵答欧阳雪舟 其一
题赵子庸古木居卷
秋江待渡
寄苏明远 其四
寄葛仲温
赠汪亦雪
桃花马 其二
时事 其二
谢卢石堂惠白露茶
哭婿游彦辉二首 其二
期云松会宿不至
酒德柬云松
云松云壑会宿翁源别后追赋
寒食有感
次前韵饯张簿 其一
寄毛伯善
桃花双雀 其二
蓝涧杂诗五首 其五
寄张兼善
题方方壶画垂纶意 其二
雪中偶成 其二
石村卜居候程芳远
桃花马 其一
送李孟和
寄刘仲祥索贡馀茶
赓云松陪祭翁墩先垄
题廉宣仲墨竹 其二
赠张兼善
柳隘岭上
书闷二首 其一
次前韵饯张簿 其二
哭儿骨殖还故山 其二
旧业
题黄仲文扇面小景 其三
催黄仲文寄南山别墅图
题黄仲文为孔方作松林樵者图 其一
送蜜与兰室
饯张判簿 其三
次丁郎中游武夷韵
暮归山中
悲流人
挽蒋鹤田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