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蓝仁
草堂閒杀老狂夫,世上穷愁尽拨除。壮志岂期游汗漫,轻身今欲托玄虚。
市廛不入佯多病,道侣相安可久居。揽结林泉清气在,不知诗兴近何如。
题班姬扇面
花比容颜石比心,自将团扇写新吟。同车昨日辞天宠,不用长门买赋金。
居贞请题国学郑某省觐回京诸卷
早岁宜充观国宾,故乡长念倚门亲。白头作梦持环在,沧海驰情恋阙频。
祖帐又开喧道路,仙槎欲泛上星辰。徵诗饯远惭衰老,空向山林想吉人。
送梨与刘镇抚
自得佳名百果宗,累累几度熟秋风。树根频扫林无蚁,竹叶重遮谷有蜂。
挥刃即看冰片落,登盘唯恐雪花融。野人久念将军渴,远递双筐手自封。
题画龙
淮水归舟数客程,传看龙挂雨初晴。九重天际腾身近,一聚云间掉尾横。
此日画图存彷佛,何时爻象应文明。风雷澒洞西窗夜,祇讶僧繇已点睛。
次韵答刘用贞 其一
倾盖溪头一再逢,六年相望寸心同。柴门蹋雨题名去,竹槛看云执手从。
前辈文章观酒德,后来岁月叹诗穷。鹿车又与佳儿隐,笑折梅花饯晓风。
寄老泉
示儿三首 其二
衰容浑欲不胜衣,况复天涯有戍儿。塞雁传书空在望,林乌反哺动遐思。
诸孙梨栗频相聒,独老桑榆久自知。春日一樽
寄杜德基
闻说徵君后,犹存版筑中。天恩何日及,世道此时穷。
黄耳书难保,青蚨箧已空。倚门惟有母,华发对秋风。
效冯老泉咏西山蚊虫 其二
蚊虫只为口如针,火劫烟攻退又侵。风露尽多呼吸处,破窗残隙莫相寻。
哭儿骨殖还故山 其三
明时不得保天伦,万里投荒殒尔身。欲引残魂归故国,祗凭老尔胜周亲。
瘴云泸水邮亭远,绝域孤城鸟道频。此日先茔容附托,一抔黄土骨如银。
新创谯楼美邵令
大栋层轩俯广庭,南山远送武夷青。五更画鼓先迎日,百尺雕夷近列星。
漏点分明知善政,斋居高爽挹仙灵。从今清献梅花月,祗向春风角里听。
题郑居贞长林书屋
万松楼外问松楼,下有长林百亩幽。最念诗书先泽远,频伤兵燹故园秋。
楩楠自足充新构,风月从知胜旧游。插架牙签三万轴,诸孙文彩继弓裘。
环谷余国权名行亭曰环谷中以旧得朱子所书风月无边字扁之题诗四首 ...
华亭当谷口,风月兴无边。草木声相应,山河影倒悬。
衣巾凉气袭,杯斝素光传。折简能招我,论诗夜不眠。
詹齐之访予章屯别业不值有诗留题次韵奉答 其二
野人自爱住云林,客到开门扫绿阴。白帽有情应送老,绿尊无事且开襟。
一川野水舂锄下,四壁秋风蟋蟀吟。共作故园松菊主,未惭元亮百年心。
寄文明病中 其一
童冠论交五十春,巷南巷北日相亲。年来颇恨俱衰病,欲候平安却问人。
执热奉怀余复婴
毒热中人如毒药,流年过眼似流星。已
灵凤篇
鸣凤出丹穴,五采耀晴旭。朝饮瑶池流,暮栖昆山木。
和声六律备,灵德百禽伏。重华去已久,淳风何由复。
不闻夔乐谐,但复楚歌促。梧枝霜不蕃,竹实冬未熟。
愧彼梁间燕,双双托华屋。
哭彭副使启殡归瑞安 其二
旅殡荒山三十春,白头执绋又何人。久知杜甫须收骨,谁料张何解杀身。
归旐已随春雨动,故丘应与海云邻。武夷野老扶衰病,楚些歌成泪满巾。
题余复婴寄惠南山别眼图
道人放笔起峥嵘,一片南山割眼明。秋老层崖黄叶遍,天清幽眼白云生。
振衣便欲乘风去,采药还随入谷行。投老相依猿鹤侣,共知溪上草堂成。
寄李孟和
蓝仁
蓝仁(1315-?)字静之,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蓝仁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413篇诗文
云松邀往翁源足疾不果行
时事 其二
松菊轩杂咏后再赋假山一律
书闷二首 其一
题伯颖云林茅屋图 其二
送董德舆迎侍兼柬三山诸友
寄武夷张郭二山人
述怀二首 其一
寄余复婴鍊师
谢卢石堂惠白露茶
拟云松简彦民
题欧阳雪舟墨梅二首 其一
柬伯颖
哭儿骨殖还故山 其二
雨中 其二
瑞香 其三
题愚斋卷二首 其二
赓云松陪祭翁墩先垄
书闷二首 其二
送杜德基归省
寄苏明远 其一
送薛君玉调江西宪椽
问流人
山中漫题 其四
又简汝实祐吉席上诸公
云松到西山有四绝句见贻依韵奉和兼柬云壑本淳一笑 其二
题黄仲文扇面小景 其三
题沿山王那海千户澄清亭
修渡船
更愁
巾秋
九月晦日见菊
次韵云松西山春游五首 其四
酬答启东明上人诗画之惠
挽赵子将三首 其三
送卓叔良回三山二首 其一
经赵师节故居
送郑居贞
食鱼呈刘河泊 其四
赋梅杖 其一
用韵自述
题春山访隐图
西山道人惠江南笋
寄张兼善
石村除夕二首 其一
寄张云松 其一
寄张云松
送别欧阳雪舟
咏千枝柏
次韵寿云松
石村除夕(二首)
九日西山燕集次靖之韵追怀虚白高士
丙寅正月三日作二首 其一
寄王叔善
题清源游仙图
蓝涧杂诗五首 其三
次詹立之题石壶庵韵
同云松西山怀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