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蓝仁
石鼓渡头呼钓船,幔亭峰下候真仙。川原雪霁浮春色,楼阁林深锁暮烟。
游市悬壶凡几日,还山服药又千年。月间旧隐金蟾迹,拟借丹炉煮石泉。
问流人
道旁辛苦问流人,非罪相看误此身。何用老成徒取辱,久知温饱不如贫。
衣裳臭秽沾床汗,枷械拘挛满面尘。不自我先休叹恨,周馀靡有孑遗民。
题听松轩
野老林居入万松,曲肱高卧听长风。龙吟水底寒初起,虎啸山长气更雄。
天籁未收人境内,秋声又挟海涛东。客来剥啄惊幽梦,彷佛钧天曲未终。
云壑寄惠黄杨木簪并诗
黄杨为木至精坚,寸干三春长未全。偶乞馀材簪短发,兼烦佳句寄衰年。
箨冠不用傍人整,槲笠还宜覆顶圆。惭愧病躯梳沐少,鬅松双鬓日高眠。
雨脚
雨脚时时急,溪头日日浑。渔舟侵野市,虎迹遍荒村。
老去心空壮,忧来眼并昏。无生差近理,欲究梵王言。
食鱼呈刘河泊 其一
清溪红鲤上雕盘,庖子挥刀鲙雪寒。遥想河官停夕箸,欲分山老助晨餐。
赋网巾
别云壑
枉策来相访,衡门宜暂留。故情怜独老,清论慰穷愁。
芋火寒初拨,藜羹暖未收。归心何偪侧,又宿水东头。
寄示侄泽
五侄缘思孝,陈情不肯休。一抔原上土,三载狱中囚。
霜露空山道,风烟拱木秋。蓼莪停诵处,远想泪双流。
送穆谷华
二十年前知姓名,殊方未遂盍簪情。偶逢幽径询衰病,自说公车召老成。
深谷良材须世用,高空健翮起秋清。野人愿比支离木,祇向山林送此生。
山中漫题 其二
乾坤千古事,风雨百年心。野兴供高卧,穷愁费苦吟。
荷衣秋色老,茅屋夜寒深。蓬鬓看霜叶,萧萧不自禁。
寿日醮坛有感
三天符箓授长生,凡骨尤惭炼未轻。方士久传餐白石,野人相劝饭青精。
宫商缥缈仙歌远,楼阁玲珑梵气成。弱冠有闻今白首,空山何处候方平。
寄张云松
和云松雪中十绝 其三
天上浮光带玉京,世间幻境入琼林。冯夷夺得天孙巧,剪水飞花一夜深。
次韵云松雪中二律 其二
鹤发閒披曳履行,太虚素积自生明。人间失却黄尘路,天上移来白玉京。
孟老耽吟心独苦,袁安僵卧梦还清。南村拨冻寻春色,折得梅花寄远情。
挽蒋鹤田 其一
乾坤惨淡士林空,又折南山百丈松。只有骑驴嗔李白,更无覆瓿笑扬雄。
清文金石传来世,高节田园托老农。他日汉廷兴礼乐,安车不复到闽中。
病中 其三
衰年卧病闭柴荆,有客相过问死生。隐几祗饶昏欲睡,杖藜非复跛能行。
社中漫忝诗名共,方外虚思药术成。寄语郡斋张博士,寂寥犹望故人情。
寄刘兰雪
故人出处本随缘,近日清修拟学禅。爱子早承兵印重,在家先许佛灯传。
长空澹澹云俱尽,清夜沈沈月正圆。我亦东林同社客,灰心世事了残年。
呈邵张二宰 其二
满县栽花烂漫红,竹园村巷也春风。简书幕静追呼少,鼓角楼高结构雄。
三考九年嘉绩在,一堂二妙颂声同。斯文相顾偏青眼,更欲题诗寄老翁。
西山道人惠江南笋
江南苦竹生甘笋,春社雷惊出土长。扶病欲来参玉版,道人晓起赠双筐。
题朱士坚屏山隐居图 其一
临川城外隐君子,儿孙满目自绳绳。三世喜闻诗礼学,一门独著孝廉称。
上堂綵戏春多酒,满屋书声夜有灯。盛大岂容终隐逸,白眉先起任贤能。
蓝仁
蓝仁(1315-?)字静之,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蓝仁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413篇诗文
寄陈景章
寄毛伯善
刘俊民镇抚自京回趋会不及诗以寄意
催黄仲文寄南山别墅图
次韵答刘用贞 其一
和云松雪中十绝 其一
盆梅乃林希玄寄惠 其一
题东郊归牧图 其一
有感 其五
次韵答欧阳雪舟 其一
和云松雪中十绝 其二
伤春 其一
寄李孟和
蓝涧杂诗五首 其五
石村除夕二首 其一
柳隘岭上
环谷余国权名行亭曰环谷中以旧得朱子所书风月无边字扁之题诗四首 ...
旧业
执热奉怀余复婴
九月晦日见菊
春日忆章屯故居 其二
丙寅岁春送崇邑判簿刘宗文朝京 其二
桃花马 其一
题小幅雪景 其一
题六朝遗秀图 其二
送别欧阳雪舟
西山与云松会宿
蓝涧杂诗五首 其三
赓云松陪祭翁墩先垄
齿落
送卓叔良回三山二首 其一
寄云松昆仲
酬答启东明上人诗画之惠
次韵云松西山春游五首 其一
题小幅雪景 其三
哭儿骨殖还故山 其一
次韵云松西山春游五首 其五
重题虚白道院
宾州九日作
次韵云松雪中二律 其一
送梨与刘镇抚
经赵师节故居
次韵答刘用贞 其三
寄周子冶
老泉索赋喜雨
效冯老泉咏西山蚊虫 其三
寄云松先生隐居五首 其五
次赵声远韵
题春山访隐图
次云松题南山别墅韵
题朱士坚屏山隐居图 其二
舟中望长洲田家
松菊轩杂咏后再赋假山一律
求河泊刘昌期贡馀茶 其二
丙寅正月三日作二首 其一
寄彭穆之
寒食有感
暮秋怀郑居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