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李弥逊
次韵明甫西园之什 其二
轻飙自何来,破我池面绿。龙牙我方床,清梦绕修竹。
苦遭鸟将雏,咿喔丈人屋。两家饷浊醪,谁能问斗斛。
妙意不我名,杯深睡初足。
题张仲宗鸥盟轩
近报陕右在捷继闻五师遂平建寇用高字韵
菩萨蛮(新秋)
诉衷情(次韵他伯纪桃花)
再用硕夫韵 其二
北窗攲卧风引裾,静看燕雀沿阶除。攀缘已断蚁旋磨,结习尚存鱼蠹书。
一区未办扬雄宅,驷马不过渊明庐。苍松翠竹湖边趣,至乐岂在真知鱼。
醉花阴(木犀)
秋居杂咏十首
和夷仲弟喜学士兄归
烽火丛中别弟兄,独看乡月几亏盈。万金信断秋山寂,千里人归春草荣。
雨涨波纹催过艗,风翻叶幄避行旌。机云入洛悲辛后,谁似张华倒屣迎。
留题叶成父尚书山庵普光明堂
送面夫赴试礼部
感皇恩(端礼节使生日)
次韵仲辅山中之作
崖阴坐清暝,目为山光注。妙意不可名,悠然与心晤。
疏泉石中鸣,落叶衣上住。冷风起虚籁,还向无中去。
三生听钟鱼,偶失来时步。佛屋倚秋风,团团两桂树。
却疑此境中,曾是经行处。
将到金陵投宿乌江寺
令尹王次虞许开小户通县圃仍为增植花木以诗促之
连墙请谒敢辞频,凿壁开扉肯见亲。闻说好花栽满县,杖藜早晚共寻春。
朴上人访筠翁于筠溪草堂袖诗为赠雨中告别将有雁荡之行屡挽不肯留 ...
一壑翛然听雨眠,君来着语破云烟。肯随鸥狎清江上,欲趁鸿飞白日边。
童子不应多一指,学人正自少三拳。急行啖蔗逢佳境,春笋出林啼杜鹃。
送硕夫赴试礼部
词垒新收汗马劳,冲寒意气九疑高。上书北阙真馀事,拄颊西山须汝曹。
世虑薰心工制锦,时名唾手看连鳌。哦君剩欲传衣句,为解千牛绿绮袍。
石门寺前溪上有亭余榜以通幽陈丞有诗次韵 其二
榜亭居士泰饶舌,不放老禅藏好山。君来重说七言偈,幽事与我长相关。
伟长和县奉议年兄作别十年邂逅于此复有数百
次韵司业兄方池咏莲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483篇诗文
次韵学士史秋初四首
同坐客赋席上牡丹酴醾海棠 其二
和学士秋怀 其十二
日出德甫席上作次韵二首
筠庄李花正开雨不得往似表弟有诗次韵
次韵颖仲兰室这什
次韵叶观文再赋游灵源桃花二洞之作
君用承事载酒筠溪上分韵得竹字
观傩
病后戏呈谟老禅师
杯渡塔
史德夫作渚云亭苏养直有诗余初未识苏次共韵
过鲁公观牡丹戏成小诗呈席上诸公
十样花·陌上风光浓处
水调歌头(次向伯恭芗林见寄韵)
水调歌头(次李伯纪韵趣开东阁)
秋晚十咏·多病
次韵学士兄春日谩成
送舟过南山用琴韵 其二
复用前韵 其三
虞美人(咏古)
降虎峰慧兹塔
秋居杂咏 其二
席上分韵赋梅花得知字
题福唐郡园清必亭
次韵刘宽夫
晚登昭真亭云雾不见黄山因以述怀
群玉五咏·梅坞
至玉山谒尚书兄以九日复告别途中寄之
知郡郑公挽诗
五石·群玉峰
菩萨蛮 新秋
临江仙 次韵叶少蕴惜春
醉花阴(学士生日)
次韵陈蹈元种竹池上之什
十样花 其六
和董端明大野渔父图
次韵尚书兄同游青原
赵彦秫於姑熟倅厅作寄傲请予为诗寄之
久雨二首
次韵邵旸叔秋日怀归
水调歌头 八月十五夜集长乐堂月大明常岁所无众客皆欢。戏用伯恭 ...
蝶恋花(新晴用前韵)
秋月回文
次韵曾德明司理留题西山兼简苏宰二首
宝学连公挽诗 其二
次韵赵表之道中见梅之作二首
感皇恩(学士生日)
令尹王次虞许开小户通县圃仍增植花木以诗促
驾还观灯
同坐客赋席牡丹酴醿海棠三首
和士特韵程进道舍人
病中初见梅花驰送季申枢密并以二绝 其二
小云堂
春日即事 / 次韵春日即事
次韵待制兄题孔园芍药二首
次韵明甫西园这什
次韵舍弟野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