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观鉴大师遗物四首 其一 袈裟

观鉴大师遗物四首 其一 袈裟

明代 李之世

袈裟遗片片,珍重出相示。当时几许宽,罩却曹溪地。

诗人李之世的古诗

题陈命美壮游册十首 其五 星石兴题

明代 李之世

携来端石砚,濡笔题星石。雨花剥不尽,前朝遗墨迹。

闭关 其三

明代 李之世

蟠木瘿瓢老瓦铛,随缘蔬食类行僧。狂心也逐猿羁锁,破得尘劳第几层。

次和林阳仲铨部见赠还琼山兼志畴昔 其一

明代 李之世

离筵初洽鸟嘤嘤,尊酒从头话旧盟。入室茝兰宁异味,当年邪许谬同声。

埙篪绝处余怜弟,齿德排来尔是兄。三度海门人不识,却惭津吏问前程。

新宁道中 其三

明代 李之世

行行踰峻坂,望望是那西。古道无人迹,荒原尽兽蹄。

瓦窑依壑稳,茆屋傍林低。一阵冲寒过,长风送鸟啼。

小年夕同杨亦琳胡伯连对酌分赋明日立春

明代 李之世

扁舟徒泛泛,野泊傍江渔。客况惊残腊,流年逼小除。

消愁今夜酒,偿债几行书。独有乡园梦,先春到敝庐。

竹下赏花戏作花竹吟效连珠体 其二

明代 李之世

花坛竹屿细评章,竹有君兮花有王。花似含香供竹笑,竹宜输粉助花妆。

不缘竹泪溅花落,刚睹花神对竹狂。携得花茵和竹榻,看花看竹醉馀觞。

区君玉同访西林还宿中林

明代 李之世

买山余未得,溪上且閒居。趁此登临兴,还来共息庐。

虚牖凉生枕,残灯夜伴书。相留殊草草,相别意何如。

为何凝生题十九首 其十八 止止

明代 李之世

车轮生耳马蹄僵,世路驱人不可当。唯有至人堪息影,止止之中是吉祥。

飓风后陈命美贻诗问病次韵答之 其一

明代 李之世

占风漫道有耶无,螮蝀经天疋练铺。一阵剪红花落索,数竿摇绿竹单癯。

燕捎晴幕吊残垒,蜂垫香泥堕湿须。正是捷门僵卧稳,不堪朝谒又相驱。

和潘孟与山居寒雨 其二

明代 李之世

入室始搴萝,支床藉以蓑。村醪堪一醉,鼓腹亦当歌。

淅淅雨如注,殷殷雷乍过。惊闻豚犊响,起问夜如何。

题何文起云卧轩

明代 李之世

何人高敞苾云堂,云窗雾栋驾虹梁。白目看云卧不足,晴天云景悬清光。

团云隐隐如倾盖,飞甍直豁翔云外。谁向云林种白榆,谁引云槎泛碧海。

朝朝暮暮云重重,云来云去杳无踪。白云时或化苍狗,黑云时或乘赤龙。

世间万事浮云变,心似閒云任舒卷。主人雅得看云趣,云卧忘机自仰偃。

问君云卧几经时,看君年少青云姿。万里云衢争蹀躞,百尺云柯光陆离。

休讶无心云出岫,暂尔云栖依泽薮。懒云高处枕书眠,云关静掩无人叩。

瑶函金歼盛云缃,丹梯碧戺缭云房。云岩露滴茶烟冷,云阁霞分藜焰光。

侍童双双傍云宿,时拥云车骖白鹿。閒持玉锸斲云根,拾得灵芝莳云谷。

鸡犬云中寂不闻,云璈翠管杂缤纷。过逢半是云仙侣,多暇时删云笈文。

君住云西我云北,披云一见增颜色。何当理棹水云边,与尔烂醉卧云石。

禽言 其六

明代 李之世

姑恶夫恶,红颜命薄。新人入门,故人出阁。新人笑,故人啼。

宁为恶姑妇,莫作恶夫妻。

赠无树上人 其二

明代 李之世

弥天江路迥,一锡向南飞。幻影原无住,逢山可当归。

行随湘浦雁,身老粤中薇。相遇溪堂上,香云满衲衣。

题陈命美壮游册十首 其三 白云春眺

明代 李之世

二月江南道,关关春鸟啼。欲知游子梦,芳草白云萋。

秋日闭关 其六

明代 李之世

懒云扫不去,纤月邀还来。客有送泉至,柴门破例开。

清明山行至木下庙和上巳携酒

明代 李之世

阵阵原头飞纸灰,清明风物亦悲哉。酒浇地下谁曾见,哭唤山头魂讵回。

荒冢野狐眠不起,残腥饥鹘攫还来。南桥眺罢当修褉,木庙坛边花正开。

即次

明代 李之世

酸风射眸子,尘堁莽迷离。遥闻犬吠声,行近见茆茨。

主人揖客入,不暇交言辞。衣裘刚抖擞,沙砾上鬓髭。

倦马向枥鸣,童仆亦苦疲。权迂一日程,即次暂于兹。

望曹溪

明代 李之世

招提不可到,樵径一僧逢。问询前山路,翠微知几重。

林光浮舍利,水香藏钵龙。居然灵境隔,立马听遥钟。

再和赖无畏得四支

明代 李之世

茫茫噫气可谁窥,却向夭翘早窥期。海国有涛风不定,巢居无恙草先知。

春行贾舶占桃浪,秋护山农祝麦岐。若道禨祥非预兆,枯茎何必数丛蓍。

赠王尧韭

明代 李之世

生无媚骨供时人,落穆情怀一任真。白镪多缘游侠尽,青缃徒讶积书贫。

曾将孤韵传流水,几悟空华指月轮。茗椀不寒香味淡,清斋那许厕凡宾。

李之世

李之世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64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