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梁储
欲知明主念边民,请看皇华遣民臣。铜鼓山前饶暮雨,画熊车上有阳春。
平生慷慨多忧国,今日驰驱敢爱身。七十四年衰病客,尚能持此为君陈。
顷以事至留都旧寅诸老用词林故事燕于吏部后堂归成二首 其二
停觞休讶饮迟迟,蜡炬分行照翠眉。头白尚怜公记忆,力微虚负主恩私。
鹓鸾天上终相远,鱼鸟江边定不疑。他日凤凰楼畔客,相逢还更语相思。
送逵斋叔归乡
老去惟思返旧丘,圣恩何日许归游。祠堂万里心空折,族谱三年手未修。
琴剑独携回岭外,诗篇谁与咏溪头。殷勤为报西窗竹,留取青青待邺侯。
送编修湛元明
千顷波前蚤濯缨,士林原重使君名。不辞远道传天语,要使遐方共太平。
穗石冠裳迎驷马,渴江鱼鸟迓千旌。明年北雁将归日,莫忘群公属望情。
题画花
向来曾作看花人,长恨花无十日春。何似入君花谱内,经年红艳不沾尘。
代夏景述怀
小麦青青大麦柔,榴花开遍殿东头。日长麋鹿惟依辇,波静鱼龙不负舟。
家国有贤天所鉴,生灵无事我何求。堪嗟汉武神仙意,误却当年尚未休。
送林方伯水泉还京
斯文舟楫满江湖,愿祝君侯小驻车。十幅蒲帆今去远,千村离恨竟何如。
东南凋瘵咨询后,家国祯祥舞蹈初。他日庙堂经济暇,岂无馀梦到樵渔。
附送徐公子挥使东归四首 其三
相门初见彩衣新,施拟提壶一问君。何事马蹄行太速,不教谈笑接殷勤。
送陈亚卿册封
吟罢霞天菊未花,驱车明日是天涯。留人初揽淮南桂,奉使还乘汉水槎。
八座官联班最贵,维城宗子颂非誇。归来献赋明光殿,依旧彤云绕翠华。
牧牛图三首代作 其二
牛背虽安隐,田家亦苦辛。纷纷城市客,谁念牧牛人。
元夜 其四
万年枝上雪初晴,千步回廊月晴明。天为良辰留美景,风传和气作歌声。
广寒自昔身难到,弱水今宵浪已平。愿向大庭歌此曲,卷阿诗句合先赓。
孝贞皇太后王氏挽章 其二
二十三年内,恭勤奉至尊。心犹忧治世,恩不厚私门。
中馈思民瘼,端居念化原。黄童兼白叟,歌颂至今存。
广成子
才从山上访嘉猷,旋向华胥国内游。四海但知皇德泽,不知仙意也绸缪。
送潮阳翁宪副存道之任湖广
又从湖北作分司,千里兵民属指麾。已喜清风随使节,旋祈甘雨及边陲。
交游有道君无忝,供奉无能我自衰。早晚石门容我去,岁寒心事复重期。
恭题宣宗御笔扇面上有宣德六年字
淇园湘水万千枝,不似君王笔下奇。高者拂云低拂地,想应重有凤来仪。
送巡按
一诗何足送君行,君在秋曹旧行声。着豸未忘幽隐意,登车先慰士夫情。
霜横庾岭梅先发,风入乌台柏顿青。公事既闲温清毕,等閒佳句向谁成。
夏景述怀二首 其一
酷暑人间得思长,晓来先赐近臣汤。宫中亦有求贤渴,一曲薰风意自凉。
和张元升宗伯游西湖见寄
春风飞鞚帝城西,杨柳阴阴夹西堤。寺外断云千里目,壁间流水十年题。
禅谈有味风生席,诗思无边月在溪。老衲不须留玉带,百篇端已重招提。
送公巡抚福建
斧钺于今又向闽,大都杨柳正争春。名家作宦知谁敌,为别留诗更有神。
此日清风应载路,百年芳誉更超伦。流连莫怪频添烛,何日冰壶重可亲。
李程二学士被命教庶吉士唐大夫有作奉柬予次其韵
奎壁光芒夜彻天,两公新命领群仙。金堤晓日联丝鞚,玉署春风醉锦筵。
鸾掖文章瞻具美,鲤庭诗礼属多贤。中丞剩有新篇纪,明日都城作话传。
送李太常早阳兼西涯邃庵三首 其二
太常庭院好花枝,百十年来景未衰。君是旧时种花手,定添奇品绕东篱。
梁储
明广东顺德人,字叔厚,号厚斋,晚号郁洲。成化十四年进士第一,授编修。正德时累迁为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内阁首辅。时营建殿房甚多,所费巨万,储屡上书切谏。又请早立储君,不报。宁王朱宸濠叛,帝自南征,储等扈从。群小欲导帝游浙西、江汉。储等跪谏行宫门外,乃许不日还京。世宗即位,被劾乞归。卒年七十七,谥文康。有《郁洲遗稿》。► 101篇诗文
牧牛图三首代作 其一
致政南还自述
奉使安南初入其界及归至阙下作 其一
送进士林公器宰永嘉
次右辖戴公新参留别韵二首 其一
和杨邃庵郊坛斋居之作杨民部旧僚也
又元夜三首 其三
送张太宰南还
送南京兵部尚书韩君
送洗侍御汝实归养
挽黄门林克翀其子任中书舍人
新都杨君
薰风三首 其二
元宵胜赏次杨石淙阁老韵
黄石公
挽尚书
次前韵并送伦太史张黄门奉使安南有序 其一
中元谒陵次屠东湖韵
奉使安南初入其界及归至阙下作 其二
和蔡东轩驸马自寿
次西涯韵
寿郑介庵为其子通判作
送丁德淳省郎致政还丰城三首 其二
送李太常早阳兼西涯邃庵三首 其三
薰风三首 其三
送李太常早阳兼西涯邃庵三首 其一
红梅为东宫伴读段君赋
次屠东湖寒食陪祀宿昌平韵
送曾大尹
同两司登山
寿座主彭阁老
题沈主事母朱氏受封敕卷
送全州学正何汝和之任
送严郡通守郑希说还任
送欧职方时振出守汉中
挽周司寇
寿夫人
题一舫斋集
送叔永如金陵
王通政父母挽章
送翰林侍讲陈师召升南京太常寺少卿
送郑先生考满
致仕作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寿刘阁老夫
送丁德淳省郎致政还丰城三首 其一
薰风三首 其一
夏景述怀二首 其二
送故人之子郑通判严州
顷以事至留都旧寅诸老用词林故事燕于吏部后堂归成二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