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梁储
停觞休讶饮迟迟,蜡炬分行照翠眉。头白尚怜公记忆,力微虚负主恩私。
鹓鸾天上终相远,鱼鸟江边定不疑。他日凤凰楼畔客,相逢还更语相思。
送熊都宪
欲知明主念边民,请看皇华遣民臣。铜鼓山前饶暮雨,画熊车上有阳春。
平生慷慨多忧国,今日驰驱敢爱身。七十四年衰病客,尚能持此为君陈。
致政写怀
拈弄风花写肺肝,功名队里笑肝韩。人生志节撑非易,自古文章善亦难。
事到盖棺方论定,官能解组始身安。惺惺贤圣皆贫贱,千古高风慕孔颜。
广成子
才从山上访嘉猷,旋向华胥国内游。四海但知皇德泽,不知仙意也绸缪。
寿夫人
平生忧患足劬劳,坐使诸郎羽劳高。碧水丹山开寿域,珠冠霞帔映仙桃。
人间节义空今古,天上丝纶有宠褒。今日东邻与西舍,几人回首羡共陶。
和张元升宗伯游西湖见寄
春风飞鞚帝城西,杨柳阴阴夹西堤。寺外断云千里目,壁间流水十年题。
禅谈有味风生席,诗思无边月在溪。老衲不须留玉带,百篇端已重招提。
又元夜三首 其三
万井笙歌彻晓腾,了无残雪打寒灯。城中老叟逢人说,此乐生平见未曾。
题沈主事母朱氏受封敕卷
天上颁来有玉音,退朝持献北堂深。敢云今日推恩意,不是生平教子心。
慈竹故应多晚节,绿槐原自足春阴。门庭盛事知多少,谢得高车日降临。
送严郡通守郑希说还任
三年鱼雁几回过,南望思君意过磨。今夕挑灯重致语,别来离思恐犹多。
抡材自合先推毂,书最还应有颂歌。早晚乔迁何处去,岭南佳约莫教讹。
题一舫斋集
新居如画又如椽,尚想平生旧载船。楚柁吴樯休再涉,月亭风榭自高眠。
清时倖免乘槎叹,黄发宜题广厦篇。欲识君家堂构美,凤毛今在五云边。
送翰林侍讲陈师召升南京太常寺少卿
尚觉陈蕃道义尊,也从昭代识诸孙。高文大册谁堪比,璞玉浑金未易论。
风雨别离魂正断,冰霜期待意弥敦。太常庭院花多少,更护长松百尺根。
红梅为东宫伴读段君赋
罗浮仙子玉为容,移入宫墙便不同。应为岁寒心事好,天将朱紫答元功。
薰风三首 其三
世人皆苦热,我独受清阴。欲向南风祝,朝朝入舜琴。
御笔画禽鸟 其二
俛啄依依在野田,奇毛偏得圣恩怜。龙媒一去无消息,犹恋雕笼记昔年。
奉使安南初入其界及归至阙下作 其二
不载南交一物还,幸持完节见天颜。天颜有喜君知否,正在皇恩远被间。
顷以事至留都旧寅诸老用词林故事燕于吏部后堂归成二首 其一
故人交谊重南金,画省风流许重寻。千里云宵违比翼,十年江汉阻知音。
祥鸾自合归阿阁,倦鸟惟思返故林。多谢北堂今夜月,后来应照我遐心。
夏景述怀二首 其一
酷暑人间得思长,晓来先赐近臣汤。宫中亦有求贤渴,一曲薰风意自凉。
寿刘阁老
四贤同坐一堂中,千古人犹仰下风。试问韩琦兼富弼,何如范老与欧公。
平生眼目如仙碧,今日颜丹为酒红。愿我有怀思寿国,共将忠悃佐熙隆。
自符堂
主人留客醉新轩,棋子声疏杂管弦。千里江山如挂壁,三株槐树亦遮门。
平生谬辱公知己,今日宁容我避喧。向晚重携馀兴去,梦回犹自忆琴尊。
元宵胜赏次杨石淙阁老韵
去年元夜此陪公,今岁观灯趣复同。人向月前听好语,花从烟里发新丛。
忘形肯却杯中酒,吹面仍烦醉后风。惭愧诗才吾独拙,且将歌咏赞平戎。
和杨邃庵郊坛斋居之作杨民部旧僚也
宝炬光中夜漏深,万行珠树肃萧森。阳回左个迎雕辇,人在东坛整玉簪。
伐木尚怜求友义,倾葵偏切侍臣心。悬知扈从归来日,应有文思颂德音。
梁储
明广东顺德人,字叔厚,号厚斋,晚号郁洲。成化十四年进士第一,授编修。正德时累迁为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内阁首辅。时营建殿房甚多,所费巨万,储屡上书切谏。又请早立储君,不报。宁王朱宸濠叛,帝自南征,储等扈从。群小欲导帝游浙西、江汉。储等跪谏行宫门外,乃许不日还京。世宗即位,被劾乞归。卒年七十七,谥文康。有《郁洲遗稿》。► 101篇诗文
挽周司寇
次前韵并送伦太史张黄门奉使安南有序 其一
送丁德淳省郎致政还丰城三首 其一
送李太常早阳兼西涯邃庵三首 其三
王通政父母挽章
附送徐公子挥使东归四首 其三
敬轩何君顷以公事至京师事讫言归索诗为别因为之赋此
寿三原王太宰
薰风三首 其二
寿丘阁老七十二
送欧职方时振出守汉中
新都杨君
次西涯韵
奉使安南初入其界及归至阙下作 其一
牧牛图三首代作 其一
恭题宣宗御笔扇面上有宣德六年字
次屠东湖寒食陪祀宿昌平韵
同两司登山
寿刘阁老夫
寿座主彭阁老
薰风三首 其一
顷以事至留都旧寅诸老用词林故事燕于吏部后堂归成二首 其二
送潮阳翁宪副存道之任湖广
送进士林公器宰永嘉
送南京兵部尚书韩君
送张太宰南还
寿郑介庵为其子通判作
中元谒陵次屠东湖韵
送故人之子郑通判严州
己卯扈驾南征中途遇菊节
题十亭
萧总制致仕西归予亦自岭外至相会话丝
送李太常早阳兼西涯邃庵三首 其二
夏景述怀二首 其二
训成堂为傅学士赋
致政南还自述
寿王御史母朱氏
送洗侍御汝实归养
挽尚书
黄石公
元夜 其四
又元夜三首 其二
使节荣归为江文源侍读作
送陈亚卿册封
御笔画禽鸟 其一
送唐给事出使侍母还乡
题画花
送郑先生考满
鬼谷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