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林希逸
下手高秋忽暮冬,霜晴水暖荷冬公。旧碑语妙谁能继,新筑工多事却同。
健笔早题需驷马,脩梁朝举现双虹。殷勤著意溪干友,应谶桥门况已通。
三和镜中我
百骸虽在果谁亲,本地风光见亲真。隐几正忘吾与我,开奁忽讶彼何人。
叔敖还许伶优学,西子何如里妇颦。遥想当年游镜殿,化身千百未为神。
送黄檗老子住西禅
贤哉断际堂中老,法席新移向凤山。妙选碧油翁具眼,相迎黄面佛开颜。
老来得友如师少,别去伊谁伴我閒。十二峰头明月在,不妨言句落人间。
敲云问名氏 其二
何意逃名氏,祇缘避俗纷。有人来隔岭,问我独敲云。
剥啄声虽急,朦胧唤未闻。严耕应似子,说筑岂非君。
瞥去鸦惊起,谁来稚答云。日高才出户,对客却慇勤。
野菜飞黄蝶
古竹疏篱畔,无人菜自长。双飞人蝶好,一样野花黄。
簇簇青无数,翩翩意欲狂。色鲜凝晓露,翅薄弄朝阳。
正拟和根拔,因怜恋叶忙。今宵须梦化,随逐过山墙。
挽潘守 其三
乡闾扶杖久,早岁誉兵间。谁信白头叟,能柔赤脚蛮。
人言劳不报,公有道能閒。似是英雄骨,埋名向此山。
己巳元日二首 其一
诸祠谒后乡团拜,得健多惭造物怜。老去一毫无杂念,閒来六度见新年。
饭蔬老幼呼同席,记礼儿孙讲半篇。此事此朝为例卷,清贫聊且守家传。
松子僧前落
野迥无人迹,长松不计年。随风飘子下,竟日落僧前。
叶暗丹谁化,根枯石共坚。时敲经夹响,匹似数珠圆。
味美忘斋久,声轻入定便。时看童行戏,争把柳丝穿。
先母忌日
儿正痴时赖母贤,如今满镜白于绵。可堪远日思存日,更向衰年忆幼年。
嫠早独携三稚子,世贫能有几硗田。书灯督课无虚夕,曾解衣还束脯钱。
龙马负图
八卦将呈露,天宁秘此图。出因龙马负,瑞与凤麟殊。
八尺非常种,千年有此驹。皇穹开易象,绿字见珍符。
鸟迹文非比,龟畴数亦俱。渥洼何足咏,谁复羡西都。
送刘兄西上
春光已入柳条催,雪后孤山尚催梅。泉上老人携子去,天中多士待君来。
绝知戏綵怡颜久,便合看花得意回。遥想端门迎马处,不妨翁季共传杯。
前后身
幻影匆匆托太虚,问身前后果何如。李如画马沦为马,庄亦观鱼化作鱼。
房相未忘前世字,谪仙曾读几生书。古今传说多蒙昧,觌面须知我即渠。
世味
世味更尝百念轻,眼前何辱又何荣。宁教鬼解揶揄汝,不许人能驾驭卿。
跃马卧龙皆梦事,焚香弄镜了馀生。春残雨水差沾足,却愿从今米价平。
题松涧徐氏馀庆集
三派分来久,松高不计年。扁题六大字,姓氏两魁躔。
太末韩曾记,中间稚更贤。为君期望远,声节要俱传。
和后村喜大渊至二首 其一
可笑儿痴觅句忙,先生善诱许忙堂。未应得髓能如可,敢道言诗亦与商。
笔落更誇风雨疾,袖回犹射斗牛光。句中有眼容参取,肯靳涪翁古印章。
剪烛话巴雨
不负西窗约,相逢剪烛花。惊心如一梦,对雨话三巴。
蜡烬愁频落,关云叹旧遮。昔曾留剑外,今却指天涯。
江远谈何剧,风摇影屡斜。从今须惜别,邀月醉流霞。
后村再和堂字二首且云欲谢遣孤月一意祈天用韵为谢
问药虽忙吟更忙,新诗必富似龟堂。未能载雪寻安道,恨不乘风学老商。
伊昔虱心看愈大,因何牛背射无光。疑公只欠长明颂,不用云璈共绿章。
戊辰谒伯祖惠阳使君坟三绝 其二
少日春秋学最高,年踰弱冠掇危科。也乘五马鹅湖去,埋玉凄凄草一窠。
刘夫人
淑德生全美,深闺礼自防。训严今孟母,誓苦昔共姜。
科欲传三世,儿令学四方。栖鸾吾所爱,千里索铭章。
宁马负图
八卦将呈露,天宁秘此图。出因宁马负,瑞与凤麟殊。
六月频雨 其二
春雨伤多众虑深,那知六月似梅霖。天公事事俱难准,扫尽閒愁信意吟。
林希逸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656篇诗文
寄书后作
五言长城
午斋即事
题郭进士所进万世宝鼎鉴
物理六言 其五
象祖戊辰元日初冠仍拜敕命
朱典卿和章有结茅孤青之语戏为古风以绝之
朔斋惠龙焙新茗用铁壁堂韵赋谢一首
林甲父
和吴检详飞跃亭韵 其七
再和除字韵
勇士赴敌场
刻烛
方遣三山学记仍寄径山文字笔砚稍宽梁秘阁忽送金钟千颗此吾乡名品 ...
乐轩远日之祀岩尹方兄赋以七言用韵一首
至学
题新稿
既旱得雨连日不小住 其二
泊舟箬村有怀老师作
买木带巢乌
亏欠
臂痛六言 其二
别林伯常国博 其一
精卫衔石填海
同年赵左藏 其三
泊舟渔浦望吴山作
挽潘守 其四
朔斋中书刘礼侍挽诗 其二
枯木半龙鳞
王仓
渔村晚照
别黄尉
田园杂兴 其一
至日再和磨字韵一首
再用前韵谢桃巷 其二
清古源以隆茂宗画华池佛求跋
月仲重九生朝喜赋二首 其二
次韵题马氏亦乐园集
题范晞文诗稿
被褐怀珠玉
子真昆仲用虹字韵坚十七之约因眩而爽和以谢之
一字买堪贫
师直为壮
读黄诗
题陈兄始鸣集
庄丞内子挽诗 其一
晚行凤游池边作
陈判官
再和前韵谢后村惠生日词 其二
赠命士吴月堂
别梯飙 其一
赵侯
丁卯重作化龙桥嘉平甲子脩梁方举两虹忽现里人皆以为瑞辄赋一首
占岁
读昌黎与孟简书作
代怀安王林丞上杨安抚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