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亦斋即事 其二

亦斋即事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亦斋本是涉川器,暂以琴书寄兴游。不羡帆樯多锦缆,宁甘飘泊一虚舟。

编摹自觉忘鱼鸟,吟弄何妨问斗牛。况有考亭真迹在,忍教孟浪负前修。

诗人林熙春的古诗

次诸生蔡禹津韵

明代 林熙春

俊髦久儗拔蜚英,弹铗归来岂英情。飘泊十年鸿羽滞,风云此日马蹄轻。

著书问业车骑□,噬指关心月旦评。不是酒人犹按剑,骊珠应许耀承明。

勿逾方先生令惠来据九年始终一节业当通考忽有贾傅之行伤哉贫也去 ...

明代 林熙春

两袖翩翩拂海烟,清风曾达圣人前。时逢庚癸无歌雁,政减征求有翼蝉。

奏牍忽当投杼事,束装还欠买舟钱。君归更作遴名客,九华山头结何缘。

大司马申玄渚远讯次韵奉答

明代 林熙春

一从附骥羡空群,此日中枢典群军。系籍四朝耆硕重,铭勋两世古今闻。

身承帝问欢如水,胆落天骄遁若云。宗社有灵悬带砺,相期翊戴圣明君。

送大将军黄竹楼镇粤西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旌旗十道出瀛州,上将于今到州头。已幸彤弓来细柳,复从黄石属纡筹。

长缨云拥山河动,甲帐霜寒瘴疠收。铜柱声名君自许,汉家已肯吝封侯。

游凤凰塔谒郭祠

明代 林熙春

朝阳栖凤处,砥柱障川东。影落惊波鳄,光延接彩虹。

蘋蘩思北斗,桃李忆春风。无限登临者,千年仰令公。

送揭阳何明府告归侍养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到处逢人口是碑,思莼且未及瓜期。高山流水赓馀韵,何武原垂去后思。

观察任公祖五月举孙官邸召赴汤饼漫贼四章志喜兼谢时海上有警次日 ...

明代 林熙春

韩山紫气动三台,为报生申降岳来。幸际薰风芳玉树,欣逢瀛海出珠胎。

兴门莫问同文事,许国应知献赋才。席上共惊孙是祖,金盘漫醉可论杯。

送柯心邃从金观察入贺访禁方

明代 林熙春

八千里外挟青囊,特入神州访禁方。帝问向誇传扁鹊,皇华今幸附腾骧。

满腔浑抱人心活,三祝还祈圣寿康。游罢上池歌易水,可无一勺慰沧浪。

喜潮春捷

明代 林熙春

万里泥金捷似飞,瀛州十日快春闱。神龙御世新皇极,逸骏乘时拥帝畿。

斗北七星还踰一,潮东间气最为奇。祥云正为人文兆,努力相期答衮衣。

送黄生懋敬为乃祖善人乞铭回闽

明代 林熙春

叔度幽贞事未卓,鸿飞鳄渚重存羊。色丝每愧中郎手,宝剑犹悬季子肠。

千里祗为封马鬣,片言何自耀龙光。愿将寸地留耕远,应信纶章未可量。

喜潮秋捷

明代 林熙春

婆娑姮女桂花庄,散与瀛洲满地香。天上宿星缠岭表,云台豪俊集潮阳。

况逢双阙门楣峻,更有盈阶桃李芳。一自昌黎千载后,满江风雨见龙翔。

明代 林熙春

愧予之才匪济川,徒怀击楫发川肩。一岁两移何忝窃,盟心欲报丹扆前。

四月望日携琴剑,凤城三朝始发船。沿江狎客勤杯酒,迟迟始达

亲郊恭纪三十首 其一 礼部请郊

明代 林熙春

春官尺疏请亲郊,尧舜垂俞重泰交。万国欣闻传盛典,楚臣先敕采包茅。

次韵答郑德进四首末首专述鄙怀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羡尔山房胜,长屯五色云。有心探古迹,何以去人群。

鸟熟依书架,花残落酒樽。乾坤无限事,不朽孰为尊。

无题五言绝四首 其一

明代 林熙春

日落荒山远,仓皇避虎狼。更闻狐假虎,流涕贾生狂。

送年侄梁子判荆州五首末忆祝令门生 其三

明代 林熙春

五色文章侈凤毛,仲宣楼上映波涛。登临一啸天风远,剩有阳春调自高。

亲郊恭纪三十首 其二十五 庭燎

明代 林熙春

星辰灿烂焕天文,庭燎辉光欲两分。更有氤氲香气蔼,六龙仍复护祥云。

族子守德馈予独鹤养巳三年性驯甚每雁鸣鹤亦鸣令人爱且怜之近因浮 ...

明代 林熙春

此鹤原仙品,飞来自九皋。顶丹依日曝,羽白柰霜高。

忽损云霄翮,翻从丘壑号。主人如善养,鸾凤且同翱。

题茂初堂上白头啚

明代 林熙春

乘风六翮泛天池,海上飞还祗自知。何事相关头白早,寸心长绕万年枝。

送陈景莹应试三首 其一

明代 林熙春

圣朝求仲举,世业鲁遗编。国士推高第,书生正少年。

三投怀白璧,万选属青钱。珠勒装行骑,乘风快著鞭。

林熙春

林熙春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4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