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林旭
腊酒及团圞,新春增婉娈。益寿故自佳,何物近禁脔。
还福州海行两首 其一
客吴思越此成回,云水多情识我来。白氎千重遮日走,绿荷万顷泛风开。
车音听入江干别,亭树归寻旧月栽。仰屋波光看不定,顿思微醉玩深杯。
即景作
日光欲下却徘徊,雪意成阴总不开。已是寂寥当腊尽,好教点缀待春回。
流连岁事谁拼酒,料理诗怀及看梅。相聚差无流寓感,肯为觅句费清才。
虎邱道上 其二
愿使江涛荡寇仇,啾啾新鬼哭荒邱。新愁旧恨相随续,举目真看麋鹿游。
九月十六日雪和冯庵
玉琢参差衔瓦明,风吹块重坠还轻。不逢闰岁交东节,若话家山感客情。
墙下空尊眠自冷,阶前残菊压都倾。道人缩手看难足,却笑冰寒镂不成。
暑夜泛姜溪诗 其三
大家莫把桃源说,那有仙源到两回。昨日好山撑不近,明宵须换小船来。
补遗宜州作
便当西去蹑深幽,古佛精蓝在上头。应被山灵笑逋客,已输群从擅清游。
枯肠准备酬高唱,傲趣宁须托故邱。拟向三游乞泉水,清泠稍为涤尘愁。
灵泽夫人庙
故国何人举奉匜,竹竿从此钓于淇。韦昭吴史应书卒,不见春秋宋伯姬。
沪寓即事
隔浦车尘涨暮天,虹边门巷渐含烟。独谣负手谁能喻,百计安心或未贤。
王粲忧来空假日,嗣宗醉后只酣眠。河流树色宁知我,眼底怜渠尽意妍。
洋泾桥与太夷丈对月
河干风月足情文,暂获相从清文分。夹岸人多俱有役,当楼曲好与谁闻。
伤春日往心犹在,兴利时迂议尚纷。不遣诗人忧世事,还能回眼醉红裙。
窗前细竹 其三
吾庐得地亦非宽,岁计常添一百竿。早识爱缘多絓触,不应儿日事摧残。
南塘诗三首并序 其一
南塘水涨多新景,河渎神祠压淼潺。桅影涎涎过屋角,水鸥跕跕下花间。
铺行什器堆船买,士女春衣上冢还。风物荒城惟有此,却思归路可追攀。
和冯庵三月水仙花
荒荒春色钟冬卉,皣皣迟开得后残。并世不知桃李闹,深居犹畏雪霜寒。
琴高变化愁将去,神女迁延愿久看。书幌因依瓦盆养,不阶尺土岂为难。
坐月与归试二君
闇坐无灯思一静,暑生得月意成凉。垂帘教作窥人态,闭户因嫌隔壁光。
欲下沈吟如顾影,送归微叹想回肠。行人明夕江头望,照我迟迟尚念乡。
赴饮沫河大雨夜归 其二
硖石厅舟摇客梦,风波月色一时并。归程五里城三鼓,今夜还听瓮盎鸣。
即目与拔可
墙阴地下潴春潦,便被儿童唤作池。微雨复来时点缀,好风肯至亦涟漪。
白鹅绿鸭容相就,蚯蚓虾蟆圣早知。江海自方吾与子,看渠泛泛得多时。
龙仁陔方伯挽词
精力平生小物穷,空馀丹旐返寒风。黄泉袒括知迎母,青史循良合传公。
火烈犹存辍舂爱,水清自励斩刍忠。我稽祀典勤官在,不讼甘陈昔日功。
张园同旭庄四丈
树影鞭丝一眴中,如何行乐绝中中。少年为客思还勌,举国从人懒独雄。
隔座婵娟怜好月,回车駊騀梦凉风。平生看竹饶其赏,剩愧题诗总未工。
颐和园葵花
瀛海分馀润,秋晖亦圣恩。抚心无愧汝,飘落复何言。
暑夜泛姜溪诗 其一
清溪十里几多盘,收束将穷却放宽。山要拦人拦不住,侧身让过乞人看。
还福州海行两首 其二
属水云垂日半黄,峰峦渐熟却深藏。轾轩岂是人能使,俯仰翻嗤山太忙。
旱疫应知乡事苦,藩杝未识国谋臧。坐窗兀兀真当瘦,不为微生感独长。
林旭
(1875—1898)清福建侯官人,字暾谷,号晚翠。光绪十九年举人。任内阁中书。倡闽学会,又助康有为开保国会。百日维新间,与谭嗣同等四人以四品卿衔入军机,参与新政。政变起,被捕遇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有《晚翠轩诗集》。► 127篇诗文
荷叶洲杂诗 其一
南塘诗三首并序 其二
福州寄内
龙王洞
高堰晚泊
与石遗大兴里饮罢过宿有叹
荷叶洲杂诗 其三
所居草树特盛
上海胡家闸茶楼
直夜
八月十四夜拔可宅中露台
重九出游既夕泛舟秦淮见月 其三
申前意呈石遗
代书与里中亲友
索桂花家人不与 其二
同琴南拔可稚辛至云栖寺题名而去
留别冯庵
柳屏在宁波度其必过此得书已归太仓矣因寄 其一
述哀故观察东湖王公定安
礼莲池大师塔
呈太夷丈
冯庵移居穿虹滨以诗贺之是日四月八也 其五
赠国少蕃
是日寒甚 其二
拔可束装再赠之
重九出游既夕泛舟秦淮见月 其二
舟中读诚斋诗
呈黄太守国成
往岁郑太夷丈居江南督幕赋枇杷诗绝爱之顷来大通督销局所见殊夥欲 ...
写经居士赠诗盛道闽派而病予为涩体谓学芜湖袁使君因答及之
和冯庵十五日晏起涛园叩门之作
柳屏问刻诗 其一
闵月湖荷花同游为林昭通绍年
冯庵诗云轩于晚翠早劬书
偶得旧纸扇是往年柳屏义门所写题以寄之
南塘诗三首并序 其三
叩冯庵门就睡矣诵一律使予书之和作
虎邱道上 其一
旭庄四丈公事往汉口有诗留别 其一
冯庵移居穿虹滨以诗贺之是日四月八也 其四
张园梅花
赠筱蜦 其三
宿张侯府幼莲师在殡
重九出游既夕泛舟秦淮见月 其一
申报送至冯庵相次成诗
石榴请冯庵作诗 其二
与拔可别后却寄
约游西山会文学士宅闻和议成学士愤甚余辈亦罢去
冯庵移居穿虹滨以诗贺之是日四月八也 其三
题三游洞
病起漫书 其一
将去大通久雨始晴治诗就毕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