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夜泛大明湖

夜泛大明湖

明代 凌义渠

数曲城隅水,悠然别有源。岚光偕晚静,泽气与秋屯。

小艓宽于掌,芳洲环似盆。苇乾声乍起,菰烂韵无存。

一任风掀烛,徐当月满樽。沿洄随所向,近远讵须论。

诗人凌义渠的古诗

同吴磊斋集湖舫时寇陷中都有投鞭江流之意

明代 凌义渠

同官闷闷欲何之,此日堤桥坦步时。但及世情须掩耳,尽兹天气好舒眉。

醵钱布席交宾主,从众观场混喜悲。不觉闻歌中坐起,太平乐事得频追。

又赋伤心行 其十二

明代 凌义渠

讦激原无用,时才愧老成。肠应驱百怪,眼自惜分明。

蹙缩英雄气,丛残薄俗情。看卿真有法,何法遂为卿。

邵州迤西三百里峰壑遥深萝木邃密行数日触绪皆诗 其四

明代 凌义渠

一阵寒鸦噪晚空,半随返照入青枫。行人莫觉流霜早,眼认重来树树红。

历下官署杂咏 其三

明代 凌义渠

忤时久不调,辖地复荒残。蹇滞非无故,暄吹信有端。

长途各努力,相识尽弹冠。古道望知己,无为嗟路难。

望金山 其一

明代 凌义渠

复叠开三面,玲珑竖一拳。云根兼月涌,花萼借春妍。

稳载同浮宅,孤擎到远天。迟回岚气合,星火出层巅。

寿李母徐太安人七帙

明代 凌义渠

设帨当秋日,孤心早自持。萧疏林下气,辛苦鬓间丝。

出谷求其友,投琼报所知。听然逢启齿,以此答鸿慈。

秋荷效李锦瑟 其三

明代 凌义渠

强依初日暂低濛,半剪颓痕拓未工。翠碧捎残惊坠叶,蜻蜓贴久稳迎风。

閒搊江芷留鞋浅,醉倚唇丝亚影红。隔岸如闻枫露泻,湿萤差坐语丛丛。

赋得薄命词 其六

明代 凌义渠

望里春山耸复低,依依眼角转凄迷。楼空金谷花无主,柳暗章台鸟乱啼。

誓许三生谐半面,又愁白日惜分飞。可怜的的芙蕖蕊,也照清江也照泥。

病起 其二

明代 凌义渠

乞取孱驱在,形魂相见初。转觉魂系著,哀至不能纾。

何以息诸妄,一梦且蘧蘧。空隙度微月,光影本来虚。

再须拾爪发,重与整簪裾。见人肃拜跪,裹头对诗书。

视息苟未免,吾敢厌囚拘。邈兹千古意,流叹在居诸。

居诸我不违,过此将何如。

三月晦日赣榆道中作 其一

明代 凌义渠

路岐南北几追攀,听报前旌始攀关。渐稳客心知梦坦,暂离官样得身閒。

乡思早挂天边树,望眼先迎淮上山。带有馀寒寒倍剧,莺花未拟放春还。

夜薄杞城宋文玉邀饮 其五

明代 凌义渠

并爱烟姿擢魄青,微风片雪近前楹。只言寒漏迎人永,叵耐楼头又几声。

望九华得缘字

明代 凌义渠

色类纷难极,峰峰势蜿蜒。名从初地识,景自昔人笺。

一抹清空气,无边华鬘天。嗟予行役倦,与订异时缘。

连拔白髭数茎览镜有作

明代 凌义渠

积尘而有身,身为尘所隔。相驱故相苦,茫茫日煎迫。

随身小照子,出入巾笥侧。听汝告其诚,为我通颜色。

有泉竭自中,津津不知歇。有盌触手碎,英英护其缺。

全力敌光阴,输此寸茎白。黑白变化间,白多岂胜摘。

一叶落知秋,风林坐萧摵。气候命之然,不霜焉可得。

三月一日乘雨入天竺 其二

明代 凌义渠

泥涂匍匐可愁难,祗取劳躯向此安。慧照愚诚各蠢蠢,慈悲不作两般看。

赠合肥令熊公远

明代 凌义渠

问友沿途意,相关即退寻。知君多绮思,映我复冰心。

暂主巢湖月,遥追太古琴。为官兼手口,亦不废微吟。

赋得薄命词 其八

明代 凌义渠

倦扶玉颊强为情,枉把双蛾累此生。月下歌喉花下酒,秦楼吹瑟楚楼筝。

伤心夜半留题目,屈指年来几姓名。任尔回头饶百万,料伊还念马长卿。

阅董宗伯赠姚画溪先生诗卷有述

明代 凌义渠

初读泌园诗,棣棣未可选。再读泌园文,洪荒自迤演。

前人大手笔,讵易撼其键。分路日争驰,周行为芜践。

发函失典刑,俨若具簪冕。辞条既丰蔚,腕势信开展。

录似溪上翁,良辰相与撰。吁兹罨画间,一水徐潆转。

古木拒云寒,朝曦晓莫辨。春阳一以敷,风力失凝蹇。

流韵及后人,蔼蔼馀温善。黾勉互相期,墙宇差无舛。

盥手几摩挲,遐哉意方缅。

重过茶池亭

明代 凌义渠

驱车往复此山乡,列嶂参差亚短墙。一掬冰棱添茗苦,半凹石路带枫香。

谁同遗老衔碑冷,好续前游引梦长。墨沈重寻俄八载,暗中星火照人忙。

潜山旅舍

明代 凌义渠

满酌聊将浊酒酤,行行转复怯前途。四围草树兼风猛,一带茅茨照月孤。

饥鼠欲来灯已暗,啼螀不彻梦全无。可知一夜寒侵骨,才说经秋意蚤枯。

感往 其二

明代 凌义渠

淼淼愁看雨雪雰,无凭烛曜待朝昕。同心携手将何往,痛哭裁书那可云。

鬼刹丛中千杵下,甘棠亭侧一杯分。荒榛寒夜低声泣,咽绝因风久始闻。

凌义渠

凌义渠

(1593—1644)明浙江乌程人,字骏甫。天启五年进士。崇祯时官给事中。居谏垣九年,建言颇多。迁山东布政使。入为大理卿。十七年,得帝死讯,自杀。有《凌忠介集》、《湘烟录》。► 25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