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凌义渠
曾淹静夜语移时,不定花魂猝未持。是鬓生香香附鬓,微粘枕畔气丝丝。
春日漫兴 其七
中原鞭弭许谁先,为爱雕虫道转玄。自昔文章重江左,即今芳誉贵临川。
巧搜法象开天手,别运思维上水船。何物腐儒频缩舌,生来元不受人怜。
易曦侯率其伯叔二子诸门人见过
一笑宛如昨,苍然揖古儒。谈谐仍未减,感慨不能无。
子弟环相侍,诗书抱欲枯。借君愧素饱,谁谓伐檀孤。
柏乡公署看月 其一
独夜清如许,何能遂掩扉。庭空滋皎皎,叶坠故飞飞。
当食频停箸,侵寒未授衣。灯花挑更结,差以慰将归。
抵家杂感 其二
久出思归念自真,乘秋初不为真莼。眼前大宅皆新主,旧日藏书即古人。
偶窃虚名来剥啄,多因细务夺精神。閒时惯说家居好,百感茫茫负一春。
冯氏双节诗为陆贞姑赋 其一
擘菂中还苦,丝丝讵易忘。灯光扶影怯,机杼入秋忙。
散发俄垂老,话心晚更长。未嫌霜霰逼,留验返魂香。
补螺庵花影诗示闵园客兼寄潘稚生 其一
壁上互吞吐,延之以隙光。稍争势曲折,如对月微茫。
久视分须蕊,澄心映色香。祗愁身渐幻,欲向影边藏。
蜀客谈蜀事 其五
潮痕滟滟绿生烟,山到嘉陵水到湔。锦色迷离遮不断,村村知近浴妃泉。
又赋伤心行 其七
盼得三岁了,如今又几程。晓窗蓬鬓影,独夜剪刀声。
冻指呵犹涩,枯煤剔复生。一编相对冷,难道肯无情。
同吴磊斋集湖舫时寇陷中都有投鞭江流之意
同官闷闷欲何之,此日堤桥坦步时。但及世情须掩耳,尽兹天气好舒眉。
醵钱布席交宾主,从众观场混喜悲。不觉闻歌中坐起,太平乐事得频追。
德藩内苑观白鹦鹉
绿衣诚自贱,雪色表奇姿。留顶装金粟,倾身抱玉脂。
当筵花暂放,见客语偏迟。洁美堪谁俪,君王知未知。
河行即目 其二
撼地殷天势欲吞,萧萧竹笪系何门。荒祠古像随流塌,茅屋穷黎逐水奔。
凉窭不堪装更薄,纵横怪尔盗犹存。风波咫尺艰如许,竟日沿洄只绕村。
灯市歌 其四
翻得升平调若何,烛香影里醉婆娑。任教百戏随宜闹,也遣春宵点缀多。
梁原铺读沁水张侍御壁间诗
懒将旧恨话残宵,知有遗灵尚可招。偶尔题桥怀古意,墨波黯黯未全消。
午日东平道中汪孺石自济上驰讯并示近刻
倥匆漕挽日相牵,偏有閒心问客边。热不因人仍濩落,官思称职独劳贤。
江帆梦熟随千里,池柳风疏又一年。节届蒲葵成独醉,朗吟新句亦陶然。
又赋伤心行 其九
亦欲斥幽愤,如何又拊膺。眼穿墙角日,心脆过年灯。
露逼愁红懒,鸡寒苦叫仍。梦馀还耐忖,树底叶翻棱。
抵家杂感 其一
我居未定不须论,泊岸移时又出门。爱傍亲帏姑近市,言归旧族只依村。
寄人廊庑篱偏绽,曝向馀冬日渐温。阅尽枯荣五载内,徘徊庭际亦知恩。
秋荷效李锦瑟 其三
强依初日暂低濛,半剪颓痕拓未工。翠碧捎残惊坠叶,蜻蜓贴久稳迎风。
閒搊江芷留鞋浅,醉倚唇丝亚影红。隔岸如闻枫露泻,湿萤差坐语丛丛。
又赋伤心行 其十
病客肠疑拗,佳人命亦同。容华皆少女,忍泪自吴宫。
吊月虫千口,占星鬼一丛。吞声未了案,无路嬲天公。
三过黄州而不游赤壁补一绝句
岂必江山尊两赋,苏公乘兴偶留思。我今曰抱黄州想,既到何如未到时。
夜泛大明湖
数曲城隅水,悠然别有源。岚光偕晚静,泽气与秋屯。
小艓宽于掌,芳洲环似盆。苇乾声乍起,菰烂韵无存。
一任风掀烛,徐当月满樽。沿洄随所向,近远讵须论。
凌义渠
(1593—1644)明浙江乌程人,字骏甫。天启五年进士。崇祯时官给事中。居谏垣九年,建言颇多。迁山东布政使。入为大理卿。十七年,得帝死讯,自杀。有《凌忠介集》、《湘烟录》。► 259篇诗文
次早重登岳阳楼
后杂忆诗 其三
夏初自夹山莫归 其一
又赋伤心行 其十三
赵州柏林寺
永丰馆归梦
西陵韩城驿不寐 其一
舟雨怨 其二
和刘同人燕中即事诗六首 其三 卖书
济甫追送齐安风阻江干不获再晤对使寄谏
赋得薄命词 其十一
长安肆中有拥书甚富而秘不示人诗以异之
盛灵飞以访吴兴山水至余适自楚归雨中留饮
水灯
又赋伤心行 其四
后杂忆诗 其一
自邯郸之磁州 其一
茶池 其一
乙亥春日 其二
又赋伤心行 其十四
滁阳燕亭午憩时与虞素心囧卿谈文
补螺庵花影诗示闵园客兼寄潘稚生 其二
芳兰怨 其二
寿李母徐太安人七帙
杂忆诗 其五
春日漫兴 其一
会稽宣绣方之上海顾绣适堪姨姒友人见贻分丝观音一幅针锋细贴殆类 ...
再同逸卿小集
邺中诗 其三
蜀客谈蜀事 其四
和章爰发秋梦诗 其一
病起 其二
胡端叔招饮月泉观剧
历下官署杂咏 其六
舟宿京口
杂忆诗 其一
阅同昌公主传戏题玉儿九鸾钗 其二
又赋伤心行 其一
又赋伤心行 其二
七夕闺意
寄怀临川章大力
恭遇圣寿雪中朝贺 其四
赋得薄命词 其三
阜城道中寒甚见雾淞匝树记之
自邯郸之磁州 其二
潜山旅舍
赋得薄命词 其一
和刘同人燕中即事诗六首 其二 卖貂帽
夜薄杞城宋文玉邀饮 其三
连拔白髭数茎览镜有作
固镇驿折残榴花
夜薄杞城宋文玉邀饮 其五
题舅氏闵康侯一草堂 其二
将访龙梦先
留别刘晖吉司理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