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祝允明
静婉那成宠,娇娆枉自羞。秦娥箫已冷,湘女瑟空留。
噩梦疑云雨,灵期忌女牛。未禁风绰袂,无奈月当楼。
蔽膝强含意,琵琶不识愁。知谁同薄命,心欲为通谋。
三月初峡山道中
閒居秋日
逃暑因能暂闭关,未须多把古贤攀。并抛杯勺方为懒,少事篇章恐碍閒。
风堕一庭邻寺叶,云开半面隔城山。浮生只说潜居易,隐比求名事更艰。
静女眠春晓
病卧北牖仰见飞鸢戾天忽然口占
海国秋炎紫汉空,一声深入太霄中。回看五岳三山近,略望千流万壑通。
未必綵鸾能瑞世,可怜黄鹄不离笼。因思兜率黄金地,金翅擎波护鹫宫。
杜兰香再通玉期
杂题画景三十一首 其十
烂银盘圆一千里,白玉髓喷三万重。老蛟背驮龙女泣,百斛宝珠抛海东。
题人园居
未必丘樊好,幽居趣自深。迟行避小草,高卧托乔林。
抱灌惟知瓮,挥锄不见金。问渠终岁里,曾有惜葵心。
夏日城南郊行
古县周遭景物环,政虽多暇倦跻攀。偶因送客乘时出,却得浮生半日閒。
频过水边仍有竹,忽当林断远逢山。但教到处情如此,瘴海无妨缓缓还。
寿王贞斋七十
十霜相别又相迎,只是当时一样清。天上选仙惟在善,物中多寿必由贞。
乡宾近受邦侯礼,家瑞重看子姓成。知道洞庭波不竭,年年酿入紫霞觥。
吴文定公挽歌词 其二
执绋椒涂远,前驱凤翣还。君臣同国运,忠爱满人间。
速夺山河系,幽情水竹间。吾曹惟淑艾,抱籍哭颓山。
送方行人
彤门九重远万里,四海平康此中起。六月七月杂暑雨,街泥才乾行沮洳。
送君都门东,堂堂仪貌清且雄。手持绣斧骑花骢,丈夫意气凌紫虹。
飞帆南指青冥度,石城微茫绕烟雾。明月娟娟淮水楼,晴霞苒苒钟山树。
玄武湖边揽苍翠,北睇皇居想安寐。何以献之缄皂囊,一日三发迅鸟翔。
君能言,君理尽。君言安得皆流行,一日三发翔鸟迅。
酌君玉壶之美酒,赠以锦橐之琼琴。清尘弱水自此隔,天涯日望瑶华音。
山人献白鹇
草啄萍栖瘴海濆,野人携海肯相分。九还丹颗浮苍顶,一缕青霞断白云。
五服也知章有德,百禽应是不同群。县斋相对悠然想,烟水城西日易曛。
述行言情诗 其十七
读礼讫祥禫,试琴成笙歌。丘坟肆畋狩,志行穷琢磨。
天人贯粗微,昔今纷网罗。大道弥宇宙,眇薄将如何。
述行言情诗 其十六
六极兼弱贫,百罹萃凶孤。素薄综物怀,坐为鄙人图。
仓箱既凉匮,米盐务锱铢。自持椅桐姿,埋沈向泥涂。
杂题画景三十一首 其十六
柳风欺水细生鳞,山色浮空澹抹银。总道江南风景好,从前都让罱泥人。
又次登台望虎丘诸山
乾坤双眼一空亭,山色能令五马停。鹿苑尚衔吴子艳,虎丘重对白公青。
烟消碧落千峰出,月浸严城万户扃。不但登高能赋事,四郊因省荷锄丁。
己巳闰九月十三夜梦中为游山诗
龙川山中早行二首 其二
朝云山腰生,我在云中行。只恐云载我,飞上白玉京。
世尘邈已隔,天鸡犹未鸣。须臾微风发,东极金乌升。
钱园桃花源
落英千点暗通津,小有仙巢问主人。小客莫容刘与阮,流年不管晋和秦。
桑麻活计从岩穴,萝兔芳缘隔世尘。只有白云遮不断,卜居还许我为邻。
答史随州
楚云飞墨下烟萝,想见潇湘又绿波。刀剑已知成牸犊,簿书何处问弦歌。
照人颜色春风近,入梦江湖夜雨多。写就卜居冯问讯,青袍今误欲如何。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458篇诗文
三月三日施侍御邀宴姚将军庄宅即旧名东郭草亭遗址 其二
赠道士 其二
春游虎丘杂题(一首)
秋晚由震泽松陵入嘉禾道中作 其一
遥看隔水倚窗钓鱼
代东园梅见嘲
述行言情诗 其五
次韵郡守胡公阅城登姑苏台
述行言情诗 其二十六
壬申闰五廿六晓纪怀
述行言情诗 其二十五
口号 其三
刘西台
述行言情诗 其二十九
舟过故表伯父王氏宅前有感
九悯九首 其四
赠杜三表弟
赠俞隐居
卧病怀勉之二首 其一
泰风
述行言情诗 其四
杂题画景三十一首 其二十四
送贰守曾公擢河南佥宪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九
未足句 其一
家藏李兴宗毛女
沈徵君遇小景 其二
述行言情诗 其四十五
病閒
杂吟 其四
送杨礼部
题广州客邸壁间
寓黄轻车宅雨夜禁直归因戏赠
京馆登楼眺远
县斋早起
醉(断酒二年,偶复一醉,为此壬申季夏十七
喜雨篇送推官李公
儿子召试馆职
松寿 其二
南洲词四首 其四
述行言情诗 其三十五
儿子续入对大廷感激因赋
依韵奉和(四首)
怀知诗 其六 汤徵君文守
赠孙山人一元
次韵奉和左辖方公紫薇东阁之咏
留别赵上舍
宿茅峰
杂题画景三十一首 其二十七
雨窗有怀连韦二博士
送姜梦宾 其二
沈徵君遇小景 其一
杂题画景三十一首 其一
番禺留别衡明府公式
家藏高尚书松阴落涧图
述行言情诗 其四十一
长安秋
送谢幼和分教兴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