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 其十

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 其十

明代 倪元璐

春明门荡荡,我望似鸿沟。曲有公无渡,药难王不留。

身星背驿马,手疏谢江鸥。只为恩深重,无缘学沐猴。

诗人倪元璐的古诗

皇极门颁历

明代 倪元璐

凤阙开彤旭,猊炉散紫烟。六阶齐度散,七政转玑璿。

甲历龙缠改,寅宾象魏悬。明时功在革,资始义承乾。

黑帝威初试,东皇信早传。周官新月令,甘氏旧星篇。

人继羲和后,书成蓂荚前。庚先三日戒,贞下一元旋。

图箓符垂赤,干支德应玄。兴王惟省岁,太史又编年。

赐出黄星曜,披看绿字鲜。因知天历数,如日起虞渊。

送徐水部奉使荆关 其五

明代 倪元璐

占天太史上星台,楚分媭星逼上台。召去君王如有问,须言红叶是良媒。

题王觉斯石交图为郭天门吏部

明代 倪元璐

千夫舁不上丹徒,看有模棱物态无。交尽世人惟得此,资他风骨耐他粗。

叹 其一

明代 倪元璐

凡到无如奈,冲喉翔白虹。穴皮穿蹴鞠,捶字隐丝桐。

沸窍狼肠直,应声虫耳聪。提将心坎血,去逐不周风。

体秋 其四

明代 倪元璐

势人既函矢,丽子亦圜觚。钟鼓享之背,赍咨赋者诬。

舟无水可住,琴不弦能娱。二子心差似,不然即钓徒。

凭吊

明代 倪元璐

一队湖山十万师,将军无日不衔卮。论文也合孙吴法,讲武偏宜王谢姿。

儒雅味如扬子水,英雄泪尽岳侯祠。凭君欲吊周公瑾,白下丰标赤壁诗。

选房士稿得二十四人

明代 倪元璐

何如渭亭赋,二十四登高。九子龙殊好,五侯鲭合淘。

持鞭尝百草,为颊助三毛。赠世绥山果,不仙亦足豪。

题画石为罗萸江前辈

明代 倪元璐

自由体正见嶙峋,端为滔滔现此身。珍重好加炉火炼,世间原有补天人。

丙寅春日湖上偶成

明代 倪元璐

归来万喜脱韬缠,不是顽仙即醉仙。纵酒何曾虚酉日,简粮刚不少寅年。

但愁蝴蝶梦难熟,真信鹧鸪行复旋。毕竟湖中风雨细,菟裘吾老志和船。

发足灵鹫抵天竺便访峰丹二上人

明代 倪元璐

闻之刘梦得,只此外何奇。青得山无奈,白为云可知。

亲僧因佛面,刻竹是花诗。道破真名字,西来第几支。

题画赠王念生使君 其二

明代 倪元璐

唤起山阴道上云,清溪可濯拟呼群。临流自作三回想,未必清溪似使君。

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 其十

明代 倪元璐

春明门荡荡,我望似鸿沟。曲有公无渡,药难王不留。

身星背驿马,手疏谢江鸥。只为恩深重,无缘学沐猴。

戊辰春 其三

明代 倪元璐

蜣拿丸不脱,龙见珠而争。二物各持据,千秋分秽清。

侏儒观一节,曲女无巍城。鲸力蒲牢上,看谁作大声。

题画赠王葱岳中丞 其一

明代 倪元璐

山法雄深水意奇,秋林霜皎月明时。令公多是张防禦,每得江南草木知。

涂德公太学以疏救予友石斋廷杖遣戍便道访予山中临别感赋 其二

明代 倪元璐

赖有昌明气,一开混沌天。不曾知棒痛,岂可咎霆严。

亦以王回义,愈知邹浩贤。须眉吾亦好,输尔独千年。

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 其一

明代 倪元璐

去住寻常事,千图万不能。臂消月半寸,酝恋日三升。

徐庶卧龙代,燕昭死骏兴。如臣真可放,圣主意深宏。

题何孝廉荷墅图卷

明代 倪元璐

似来香气吴绡上,可有钱塘十里无。可水云烟呈别景,新丰鸡犬认归途。

枕间宗炳游山法,客里长房缩地符。纵是湖光堪入画,不安君在岂成图。

道经吴桥范质公吏部招饮澜园月上汎舟却赋

明代 倪元璐

想当无奈问奇何,亭较玄亭玄又过。竟醉留髡一石酒,都忘入洛五噫歌。

愁予最是秋宵赋,骂世无如春梦婆。宁作尊前双剑影,白虹紫电傲人多。

题松石为年友留邺二仙 其二

明代 倪元璐

尔雅才疏六月笺,绿阴长到十分天。情知北户风犹好,意在临流不在眠。

请不 其一

明代 倪元璐

请不多留意,逢人与混茫。须安衾上下,獐在鹿边旁。

鼻肉赘天乐,耳虫糜墨香。攻心奈热血,聊服郁金汤。

倪元璐

倪元璐

倪元璐(1593—1644),字汝玉,一作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今绍兴市上虞区)人,明末官员、书法家。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历官至户、礼两部尚书,书、画俱工。倪元璐书法灵秀神妙,行草尤极超逸,最得王右军、颜鲁公和苏东坡三人翰墨之助, 用笔锋棱四露中见苍浑,并时杂有渴笔与浓墨相映成趣,结字奇侧多变,书风奇伟,后人对他有“笔奇、字奇、格奇”之“三奇”,“势足、意足、韵足”之“三足”的称誉。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陷京师,元璐自缢殉节,卒年五十二。弘光时,追赠少保、吏部尚书,谥文正,清廷赐谥文贞。著有《倪文贞集》。► 16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