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四十初度 其一

四十初度 其一

明代 倪元璐

一万五千日,只如推桔槔。蠹心痴脉望,鸟计妙寒号。

祝髀生

诗人倪元璐的古诗

赠李襄城

明代 倪元璐

上将星光依太微,隆墀召虎拜稽时。此来不是閒钟鼓,为听彤弓三奏诗。

再至飞来

明代 倪元璐

偶然成小别,几许阅悲叹。召鹤僧持节,埋花蝶挂冠。

松巢新竹攘,山法野云干。喜有峰犹在,知他飞去难。

皇极门颁历

明代 倪元璐

凤阙开彤旭,猊炉散紫烟。六阶齐度散,七政转玑璿。

甲历龙缠改,寅宾象魏悬。明时功在革,资始义承乾。

黑帝威初试,东皇信早传。周官新月令,甘氏旧星篇。

人继羲和后,书成蓂荚前。庚先三日戒,贞下一元旋。

图箓符垂赤,干支德应玄。兴王惟省岁,太史又编年。

赐出黄星曜,披看绿字鲜。因知天历数,如日起虞渊。

读徐九一疏草 其一

明代 倪元璐

贾谊承纷乱,韩歆坐不谦。汉如铁必奋,人匪金胡针。

伯玉妻闻赋,丰干僧发谵。自因真好色,移奖及无盐。

题画赠王葱岳中丞 其二

明代 倪元璐

上头可有锦冈无,一例风光列昼图。昨夜泰山云气美,飞为快雨到西湖。

家居即事

明代 倪元璐

閒来自觉颇仙仙,门外青山屋里泉。门七百秫已了酒,卖三十饼不论钱。

攀花槛谏无春尽,卧月辕留到晓前。如此豪酣如此韵,道人原不喜枯禅。

访客出春明门 其二

明代 倪元璐

亦如彼渔者,不觉造桃林。青守山相老,红交花未深。

黄鹂无客气,杜宇自婆心。未可遂辞去,再来何处寻。

戊辰春 其二

明代 倪元璐

贵鹤贵其唳,厌蝉厌彼喧。喧经霜塞默,唳与天通言。

贾传诚初学,留侯岂美媛。无将绛灌语,去与圮翁论。

送陆鲲庭计偕

明代 倪元璐

习说又三载,逢人胆过头。衙官班屈宋,儿子第融修。

伸纸只无畏,上书非有求。管城飞食肉,相法必封侯。

赠蔡江门司理

明代 倪元璐

尽宇若毛鸷,长沙尤未宁。官兼佛救世,帝命尔司刑。

但把光明烛,悉焚罗织经。颖川真宰相,万目注璃瓶。

道经吴桥范质公吏部招饮澜园月上汎舟却赋 其四

明代 倪元璐

为问卢敖意得不,不逢若士岂成游。是风吹至滕王阁,有月明如庾亮楼。

吟苦惟求迁醋瓮,别难宁使葬糟丘。定无人得知斯乐,明日之齐讯爽鸠。

世事有可忧叹者作八化诗

明代 倪元璐

鹯凤亦难必,肉咮化大拳。上功凭枉棒,下考等重渊。

哭虎将焉避,捕蛇亦岂全。司勋无定论,少府量金钱。

叹 其一

明代 倪元璐

凡到无如奈,冲喉翔白虹。穴皮穿蹴鞠,捶字隐丝桐。

沸窍狼肠直,应声虫耳聪。提将心坎血,去逐不周风。

题何孝廉荷墅图卷

明代 倪元璐

似来香气吴绡上,可有钱塘十里无。可水云烟呈别景,新丰鸡犬认归途。

枕间宗炳游山法,客里长房缩地符。纵是湖光堪入画,不安君在岂成图。

茌平马上大风

明代 倪元璐

大约颠颠尽纸鸢,自将沉定守驴肩。山云偶避韩明府,野火岂知焦孝然。

早悟红尘能变发,莫言金马坐成仙。花花绮绮春前兴,渐可扬州梦十年。

拜于文定公墓

明代 倪元璐

清才伟望冠前朝,讲幄儒臣羹已调。牛李猜嫌元似雪,玄黄战斗本如蜩。

龙鳞老干披松桧,马鬣崇封奠荔椒。为念安昌门下士,来瞻遗直驻星轺。

集吴符远颍山之规亭

明代 倪元璐

千承谷口有云封,尽拥山光入饮烽。尽寝将军疑伏虎,松翔老子信犹龙。

蒋生能径杜陵道,谢朓忽诗落雁峰。只看亭身圆似此,若犹方内那相逢。

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 其十

明代 倪元璐

春明门荡荡,我望似鸿沟。曲有公无渡,药难王不留。

身星背驿马,手疏谢江鸥。只为恩深重,无缘学沐猴。

其二 其一

明代 倪元璐

狐虎亦难必,威骨化媚珠。军容多礼数,谒者广妻孥。

恭谨将门将,尊严姑上姑。师中有女子,何以激眉须。

宿灵鹫

明代 倪元璐

大峰如杵细如芒,看即图屏枕即床。耄石雏花巡佛案,瘦云肥雨裹禅房。

翻经背写游山记,引衲头钞种树方。曾道逢僧閒半日,到来三日为他忙。

倪元璐

倪元璐

倪元璐(1593—1644),字汝玉,一作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今绍兴市上虞区)人,明末官员、书法家。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历官至户、礼两部尚书,书、画俱工。倪元璐书法灵秀神妙,行草尤极超逸,最得王右军、颜鲁公和苏东坡三人翰墨之助, 用笔锋棱四露中见苍浑,并时杂有渴笔与浓墨相映成趣,结字奇侧多变,书风奇伟,后人对他有“笔奇、字奇、格奇”之“三奇”,“势足、意足、韵足”之“三足”的称誉。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陷京师,元璐自缢殉节,卒年五十二。弘光时,追赠少保、吏部尚书,谥文正,清廷赐谥文贞。著有《倪文贞集》。► 16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