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倪元璐
由来梦卜与人情,总赖斯篇文送行。难得青蝇为杜宇,不闻梼杌食仓庚。
苏公暴公各盟诅,雷户崖户如践更。莫道香山无好伴,文公遗迹在零丁。
丙寅春日湖上偶成
归来万喜脱韬缠,不是顽仙即醉仙。纵酒何曾虚酉日,简粮刚不少寅年。
但愁蝴蝶梦难熟,真信鹧鸪行复旋。毕竟湖中风雨细,菟裘吾老志和船。
其二 其六
草卉亦难必,香荪化刺荆。耕田多赋税,作贼有功名。
北跳蹋雍绛,南游翻洞彭。但更名曰盗,即解杀官兵。
丁卯春三月道经河间有感
不觉泣沾衣,徘徊百事非。滹河沈麦饭,献邸播珠玑。
赤子终当弄,妇人恐不归。民情与士气,智者必知微。
卜居 其一
亦由贪道韵,求与寺钟邻。嗜酒酒泉郡,姓何何国人。
楚云小歇脚,舞取略旋身。幸有池兼竹,此其家不贫。
叹 其四
吁咈难追帝,唯阿岂翊皇。传烽告义汉,警哨彻愁乡。
自可配笳拍,藉之消剑铓。大都由怨作,以此续诗亡。
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 其九
金马凌天汉,侏儒何所裨。时宜非此肚,浑沌孰为眉。
上水船良是,丧家狗谨辞。可怜归雁尽,才寄数行诗。
文铁庵奉假归彝陵
出门遂有衡山云,到此邴原宜一醺。到宇鹧鸪讼不已,桃人土偶道俄分。
自耽赤壁閒为赋,但累紫薇忙属文。不晓青州倪若水,送人何返羡班君。
题小桃源图为韩寅仲先生 其四
天上元灵曲奏来,何因人世奖仙才。正如渡口溪风便,流出胡麻饭一杯。
送陆鲲庭计偕
习说又三载,逢人胆过头。衙官班屈宋,儿子第融修。
伸纸只无畏,上书非有求。管城飞食肉,相法必封侯。
郊游 其二
矐目可专听,镵官得恣游。昔贤诚卓识,今士亦良谋。
楚璧刖梧凤,越金铸水鸥。自缘力举翮,飞得上山头。
题小桃源图为韩寅仲先生 其五
携将琴鹤过夷门,比勘温公独乐园。圣世遭逢无避理,不应题是小桃源。
送冒嵩少赴官南吏部 其二
三十车字去,金台等空龛。席居末荣末,飞意南至南。
尽日持夹袋,逢山采烟岚。乐饥清溪水,毕卓无此酣。
寿年友海陵令张湛虚 其一
一城春雨万家烟,处处凉飞太极泉。人在扬州清似鹤,不知是宰是神仙。
叹 其三
办此非寻俗,文心与赋才。神舆时喝节,候管忽飞灰。
风有若号者,虫生名怪哉。小消蛙腹胀,正尔虑蚨回。
过滕县时去妖乱六年矣
六年聚不几流离,尚是沉瘥未起时。尚乳大须倾十斛,春霖少亦与千犁。
许行有辨真妖首,毕战无能即贼师。蚤使时贤知此意,不教白骨满潢池。
读徐九一疏草 其一
贾谊承纷乱,韩歆坐不谦。汉如铁必奋,人匪金胡针。
伯玉妻闻赋,丰干僧发谵。自因真好色,移奖及无盐。
题友人文稿
不能一日废操觚,穴口为关
诸虫名呼被于人事因据为义者凡八物各赋一章 其二 猾
从无肉离骨,可信是甘柔。蝮子贻蛇患,桃虫通鸟谋。
智囊瘿是毒,警枕梦如流。想见李林甫,蜂脂铸镯镂。
病起蚤朝马上口占示同列
澹月趁霜白,僵钟不自聊。马圆刘驾梦,酒激汝阳朝。
天子正怀渴,侍臣犹病痟。寒号虫是我,敢向凤池骄。
四十初度 其二
约略生来事,十年一转轮。深源宁作我,烛武不如人。
登塔畏天逼,下坡愁路亲。何妨为弱仕,强以赠吾身。
倪元璐
倪元璐(1593—1644),字汝玉,一作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今绍兴市上虞区)人,明末官员、书法家。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历官至户、礼两部尚书,书、画俱工。倪元璐书法灵秀神妙,行草尤极超逸,最得王右军、颜鲁公和苏东坡三人翰墨之助, 用笔锋棱四露中见苍浑,并时杂有渴笔与浓墨相映成趣,结字奇侧多变,书风奇伟,后人对他有“笔奇、字奇、格奇”之“三奇”,“势足、意足、韵足”之“三足”的称誉。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陷京师,元璐自缢殉节,卒年五十二。弘光时,追赠少保、吏部尚书,谥文正,清廷赐谥文贞。著有《倪文贞集》。► 167篇诗文
田戚畹奉诏礼补陀还姜宗伯传册徵诗赋赓二绝 其一
夹沟马上作
涂德公太学以疏救予友石斋廷杖遣戍便道访予山中临别感赋 其一
体秋 其四
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 其七
寿何非鸣母丘太孺人
四十初度 其一
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 其六
题画赠王葱岳中丞 其一
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 其八
叹 其五
送文长洲相国放归 其一
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 其三
赐麦饼宴 其一
题画送江夏相公予告
戊辰春 其八
家居即事
斥田治宅
体秋 其一
登张炼师三层阁
念五日大雾
送姚孟长前辈赴南中
叹 其一
升高
吴长组徵诗为杜毅斋开酒禁 其一
请不 其一
徐尔从谒选水部
题松石寿吴澹人母杨夫人
世事有可忧叹者作八化诗
诸虫名呼被于人事因据为义者凡八物各赋一章 其五 饕餮
戊辰春 其七
订石斋至董瑞生馆
访客出春明门 其二
戊辰春 其四
朱成国心翼晋爵
集吴符远颍山之规亭
叹 其二
四十初度 其四
题画石为罗萸江前辈
奉赠李信卿太公
题松石为年友留邺二仙 其二
雄州道中
体秋 其二
双节篇
其二 其一
蒙赐佐枢环召别石斋兄兼怀诸公
小愈后吴澹人诸君移尊过斋作文字饮 其二
体秋 其五
饮临清马太学园亭自午至月上始散得游字
送何香山相国放归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