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杨士杰学士代祀阙里分题得砚井台

送杨士杰学士代祀阙里分题得砚井台

明代 张以宁

清庙岿古城,论堂俨遗井。色净涵市槐,芳流泛坛杏。

经文曩删述,墨沼发光泂。源分鸿濛深,泽配穹壤永。

兹行弭英荡,汲古用脩绠。仰止千载心,月明湛秋景。

诗人张以宁的古诗

送杨士杰学士代祀阙里分题得砚井台

明代 张以宁

清庙岿古城,论堂俨遗井。色净涵市槐,芳流泛坛杏。

经文曩删述,墨沼发光泂。源分鸿濛深,泽配穹壤永。

兹行弭英荡,汲古用脩绠。仰止千载心,月明湛秋景。

题广陵李使君园

明代 张以宁

最爱燕山李使君,名园草木有清芬。竹光夕度淮南月,松色秋连海上云。

九日登临来此地,百年忠厚见斯文。酒阑怀我幽栖处,松树苍苍猿夜闻。

广州赠温陵龚景清乡人

明代 张以宁

家住三神海上峰,秋风同听禁城钟。离居自喜乡音好,别去长悲客意重。

双鲤水寒难远寄,五羊城晚忽相逢。来春此地重携手,共采仙蒲花紫茸。

铜柱南边石作关海门镇外碧成湾喜君心似朝宗水直过千重万叠山 其 ...

明代 张以宁

安子山前使者家,桄榔椰叶翠交加。知君来岁重修贡,饱看皇都二月花。

建宁府雨中登玉清观

明代 张以宁

双溪南下绿湾环,碧瓦参差细雨间。水绕玉清来九曲,云归沧海近三山。

铁狮昼伏闻钟鼓,白鹤宵飞认佩环。欲结紫霞尘外想,不堪回首近乡关。

泊十八里塘

明代 张以宁

系舟古柳根,一犬吠柴门。
欲记来时夜,问人何处村。

次王伯纯韵

明代 张以宁

草亭夜静三人饮,起视乾坤醉眼昏。起警露光悬竹叶,乌啼月色满柴门。

抽毫昔对蓬莱殿,秉烛曾游桃李园。天际形容今渐老,尊前怀抱向谁论。

同王赵二明府岸行里河滨

明代 张以宁

御河行尽一千里,望入青齐树际天。野水飞鸥鱼舍外,关山归雁客帆前。

日明野气浮层浪,风动川光漾细烟。客里未能疏酒盏,春来聊复费诗篇。

林志尹秋江渔父图

明代 张以宁

江风摇柳云冥冥,小艚钓归潮满汀。卖鱼得钱共秋酌,白酒船头青瓦瓶。

樵青劝酒渔童舞,击瓯唱歌无曲谱。船前野鸭莫惊飞,我有竹弓不射汝。

题尚仲良画鹭卷沧江雨疏疏,翻飞一春锄。

明代 张以宁

老树如人立,欲下意踌躇。
明年柳条长,遮汝行捕鱼。

东昌

明代 张以宁

煖日初抽宿麦芽,东风吹草绿平沙。江南开老春多少,二月东昌见杏花。

丁卯会试院中次诸友韵 其二

明代 张以宁

踪迹飘蓬西复东,共来折桂向蟾宫。共烟满纸文裁锦,星斗罗胸气吐虹。

礼乐兴隆千载后,人材涵养百年中。主文正拟公输子,共喜无私别众工。

横阳草堂次谢叠山韵

明代 张以宁

迤逦中州二水回,参差杰阁五云开。
银钩透壁诗人去,铁笛裂岩仙客来。
竹度蝉风凉白帢,松翻鹤露泻清杯。
何时夜半梅花月,溪上吟篷带雪推。

龙州答迎接官何符

明代 张以宁

帝念南邦远贡琛,颁封特遣老臣临。颁华咨度尊君命,炎徼淹留岂我心。

人日预占晴景好,使星还照瘴云深。暂分莫洒临岐泪,头上青天见素襟。

雪石

明代 张以宁

峨眉之西古时雪,削玉娟娟嵌太空。山川只今留夜月,草木为尔回春风。

闭门洛下谢过客,授简梁园米老翁。梅花满树百壶酒,我欲枕石于其中。

宿筹岭

明代 张以宁

昔者屯兵盛,瓯闽此地分。
清时无寇盗,比屋乐耕耘。
涧响不知雨,山高都是云。
明朝见亲舍,一笑慰辛勤。

过采石 其一

明代 张以宁

重过峨眉访旧游,三山无恙水东流。若为唤起青莲客,共醉西风亭上秋。

絅斋为张景思总管赋

明代 张以宁

煌煌五色锦,出自天孙机。河汉濯文彩,云霞光陆离。

裁之古刀尺,被服礼所宜。终焉不自衒,衣褧以尚之。

白贲遵圣训,含章示臣规。岂乏美在中,讵求众人知。

问兹谁为欤,君子有令仪。承家世衮绣,保己犹布韦。

盛德讵终閟,天道谅如斯。善刀用乃完,蕴玉光逾辉。

愿言宝昭代,黻我舜裳衣。

南昌行省迓至驿舍同安南使宴于省参参政京口滕弘有诗次韵答之

明代 张以宁

缇骑传呼出近郊,宠临公馆馈烝殽。衰龄愧选光华使,盛礼欣逢道义交。

剑倚西风明左竹,旗开南雾导前茅。春归江右重相见,欲结云松此地巢。

雨发常山

明代 张以宁

仆夫趣予起,初日出林间。
既雨纵横水,无云远近山。
马嘶芳草去,燕语落花闲。
且喜边陲定,长逢戍卒还。
张以宁

张以宁

(301—13700元明间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学者称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知县,坐事免官,滞留江淮十年。后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师克元都,复授侍讲学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于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35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