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牛焘
山行日日厌蚕丛,离岸登舟兴不穷。闻说溪山奇绝处,欲从高浪驾长风。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六 王仲宝俭
冠冕台端孰比隆,文章礼乐旧家风。若论佐命酬勋阀,长史何来位待中。
六十一戏作自寿
甲子重逢庆寿筵,盘中苜蓿对青毡。算从今后纪初度,盼到古稀又十年。
薄俸已邀天禄贵,轻身无累地行仙。儿曹欲拟罔陵祝,那及闲吟自擘笺。
杪松
青苍磊落出风尘,劲节参天若有神。得地高明缘正直,此材肝胆异轮囷。
松霜柏露同经炼,野魅山魈远见瞋。一样后雕声寂寂,从来岩穴有沉沦。
和张心田咏史三首 其三 吴主权
龙盘虎踞大江东,名士英流指顾中。名眼坐承孙氏业,青年还逊伯符风。
千秋铁瓮天垂堑,万里金汤壁烧红。一自都亭通魏使,两朝王气付牢笼。
遇旧邻李二
相逢犹识旧乡邻,话到生平泪染巾。早岁嬉游偕竹马,卅年名利各风尘。
浮云世事那堪说,沧海萍踪定有因。日暮边关闻塞雁,可怜同作雪天人。
自镇沅归家有感三首 其一
倦鸟归林窠,风林失旧柯。绕树频三匝,巢倾可奈何!
旧朝衣
晚节辞荣衣锦归,记曾陪宴赐宫绯。朝衫也逐秋光老,酒涴烟痕带夕晖。
夜听松声
孤松落落小庭阴,夜半涛声入素琴。我已经年忘此曲,月明窗外老龙吟。
纪梦三首 其二
街西门第尚依然,老少情怀似昔年。片刻相逢何处去,鸡声撩乱到枕边。
和张心田咏史三首 其一 汉昭烈
英雄割据值时艰,鱼水欢逢应运难。一姓何尝不再启,三分究竟属偏安。
公孙跃马徒窥井,汉祖兴龙旧有坛。底事创垂功未半,吞吴遗恨付长叹。
读杨文孺传 忠烈
小臣与顾命,此身早不有。力持三案魁,誓以靖群丑。
贯盈廿四罪,青史垂不朽。上疏禠奸魂,惜哉阍难扣。
不信杨大洪,贿将廷弼受。惨毒不忍闻,大中及光斗。
阉祸延终始,呜呼谁之咎!天心慨可知,泰昌不永寿。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九 谢惠莲
雪赋一篇摅藻奇,清谈晤对益人思。永嘉妙句疑神助,春草池塘梦见时。
读司马文正诗有和邵尧夫年老逢春三首 其一
生平阅历几经春,晚年逢春不厌频。岁月浑忘将老去,莺花倍觉与人亲。
蹉跎且莫回头数,欸洽还同觌面新。毕竟东君专属意,衔怀肯负此芳辰。
自镇沅归家有感三首 其二
回首万里路,途长日西暮。翼短不能飞,栖栖向何处。
旅次永北中州
旅次炊烟断,荒郊暴骨多。膏腴成鼠壤,轮奂没蓬科。
邻境类如此,吾乡更若何?悬知归老计,身世两蹉跎。
夜书答函通夕不寐
驿路梅花香敞庐,为酬燕相夜缄书。为更添盏随膏短,双目麻茶怨镜疏。
叔夜交情非绝物,香山老病久悬车。如何拟作闲关客,翻似桓家幕下胥。
长沙
一片婵娟月,潭州夜泊时。帆迷秋水阔,雁过楚天迟。
细雨黄陵庙,秋风太傅祠。湘灵何处瑟,犹唱竹枝词。
雨雪寄妙明僧
昨者岁将暮,寄我梅花诗。嚼诗细下酒,不觉放杯迟。
自从入新岁,日醉无醒时。游山乏伴侣,访僧屡愆期。
今朝满城雪,念子有所思。寒山采枯叶,拾得方执炊。
欲携一壶酒,云踪恐难追。寄言松庵子,何日杯重持。
重过燕子岩题前诗
石上扫云归碧落,松枝作字蘸红泥。书成半壁龙蛇幻,风雨惊人四望迷。
南霁云庙
贺兰兵不发,壮士怒冲发。指头血方淋,满城士女心肝随指痛入骨。
将军忠愤义无双,男儿临死肯道降。惜哉贺兰未手灭,从令热血溢满腔。
即今遗庙表棹楔,千载凛凛生义烈。殿壁犹绘睢阳城,张许雷南皆人杰。
成败讵以一死论,江淮保障功难灭。唐家乃以区区食人泯忠节,呜呼惟有漳水至今亦鸣咽。
牛焘
牛焘(1794~1861)字涵万,丽江人,拔贡生,历任镇沅、安宁、邓川、罗平教官,有《寄秋轩稿》,家饶于赀而标寄萧然,蓄一雷氏琴,自谱新曲被之弦轸,同时马之龙能吹铁笛,郡中有“牛琴马笛”之目。咸、同之乱,焘避之山洞中,抱琴而死。剑川赵藩辑其诗七十余首刊入《丽郡诗征》中。► 156篇诗文
消夏杂咏六首 其四 看竹
南诏碑
游玉龙祠二首 其二
会城苦雨四首 其四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七 谢安石
沙汀村庄即事
和碧珊参军将之官楚南入请验赠别
看大红牡丹三首 其二
淮阴候
弹琴流水上
忆家园 其三
咏老马
由施秉泛舟抵镇远七首 其四
镇沅新抚巡厅刘小庵见寄七律三章答之四首 其一
闻和际盛病二首 其一
李咏萸学琴为录平沙落雁谱
奉赠桑沁亭
由施秉泛舟抵镇远七首 其三
读司马文正诗有和邵尧夫年老逢春三首 其三
晚秋雨后独步十里桥亭
消夏杂咏六首 其二 听鹧鸪
苴力铺二首 其一
答尹虞卿约赴秋闱
不寐二首 其二
赠木西僧
郡城阴雨
唤起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八 谢康乐灵运
镇沅新抚巡厅刘小庵见寄七律三章答之四首 其四
白公苏公祠
由施秉泛舟抵镇远七首 其一
游东元三首 其三
镇沅杂咏三十六韵
题楚有才廛后小集轩
赠张少尉清元署恩乐司狱
游耔馀同年自镇沅卸事归省亲送别
罗川学庄小饮即事二首 其二
忆家园
懒碓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五 王元长融
赠杨晓峰
庚子1840年九日作
忆家园 其四
慕容垂二首 其二
会城苦雨四首 其三
眠龙洞
乙卯1855年三月访鲁纳村张定一,留山中数日
冬日芭蕉
消夏杂咏六首 其五 初见蝶
游姚安白塔寺路访鲁氏琴
过七里滩
转经
白马龙潭赏海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