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牛焘
别后无书信,逢人问一声。青毡无暖席,白首对寒檠。
春老仍羁客,官卑误算程。当年吾亦尔,莫道舌能耕。
题楚有才廛后小集轩
负郭环溪斗室开,芝廛深处绝喧豗。遥山近水琴三弄,秋月春花酒一杯。
几席卧游谈往事,风尘小隐识仙才。凭栏自是饶佳兴,会有云林泼黑来。
书家信
含毫独坐写平安,刚到书成夜已阑。刚信商量传北雁,梨花粉碎满东栏。
光疑兔魄窗先曙,冻合麋丸砚屡干。任是哀肠贪话热,总嫌冰雪透缄寒。
拟四时白纻舞四首 其一
雁行斜倚十三弦,朱弦玉柱罗象筵。娇喉逐莺啭,茜袖迎风翩。
柳腰不如弓腰软,踏尽阳春落花天。
沽村酒久待不至
沽得村酒没酒坛,摘将荷叶作筒杯。出村忽遇打头雨,忙吸筒杯戴叶回。
罗川学庄小饮即事二首 其二
竹外啾啾宿鸟喧,须臾客去月黄昏。山童扶客苦无力,付与娥姮送到门。
长沙
一片婵娟月,潭州夜泊时。帆迷秋水阔,雁过楚天迟。
细雨黄陵庙,秋风太傅祠。湘灵何处瑟,犹唱竹枝词。
看大红牡丹三首 其一
繁华浓艳最多姿,魏紫犹嫌不入时。借问东君谁得似,人间增价买胭脂。
初至阿墩子三首 其二
气阻山河迥不犹,天时人事理难求。冰残四月花初放,霜落两成麦未秋。
鼓角声中喧梵呗,貔貅队里踏蛮讴。村南更有雌龙窟,万斛淤泥溉瘠畴。
由施秉泛舟抵镇远七首 其五
篙橹数声响磬钟,青天一线失高舂。波洄面壁疑无路,别有人村转处逢。
祭芭蕉龙
藤树密重重,灵蕉带雨浓。何人曾梦鹿,此地旧潜龙。
云气终朝幻,泉源一脉钟。神来无殿宇,山半绿苔封。
镇沅新抚巡厅刘小庵见寄七律三章答之四首 其三
南云深处万重山,半载孤吟瘴水间。苏子文章传海外,庾郎词赋动边关。
吾侪兴托原非偶,身世论交讵等闲。毕竟裁诗同惆怅,他年何处认苍颜。
春日游商山寺
苴兰二月近清明,拾翠人来陌上行。拾缕穿花盘雾湿,香罗遮面护云轻。
采芝谁似皤皤老,瘗玉难寻郁郁城。记取南中风景好,当年陆贾最多情。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二 王茂宏导
同气操戈向帝闉,独惭大义灭宗亲。当时百口援谁托,处仲何心杀伯仁。
忆家园 其二
非城非市市城边,一带园畦曲引泉。篱外自馀闲敞地,村童逐伴放飞鸢。
游东元三首 其一
不向东元十载馀,重来风景竟何如?桃花依旧逢人笑,应笑诗人老跨驴。
白马龙潭赏海棠
梨花开落柳花黄,一路随春到海棠。贪睡自然春过半,倩谁烧烛为儸装。
慕容垂二首 其一
却缺西入秦,才大不容身。鸾翮有时铩,饥鹰谁能驯。
花马竹枝词七首 其四
父老犹传《塞上曲》,子规啼裂满山竹。含思宛转《一封书》,寄向何人泪盈掬。
金沙江西行十首 其八 沙左山庄
江水当门绿,幽栖百虑融。烟霞红叶岸,鸡犬白云中。
果熟收寒栗,蔬香摘晚菘。此乡无梦寐,一夜听松风。
和张心田咏史三首 其一 汉昭烈
英雄割据值时艰,鱼水欢逢应运难。一姓何尝不再启,三分究竟属偏安。
公孙跃马徒窥井,汉祖兴龙旧有坛。底事创垂功未半,吞吴遗恨付长叹。
牛焘
牛焘(1794~1861)字涵万,丽江人,拔贡生,历任镇沅、安宁、邓川、罗平教官,有《寄秋轩稿》,家饶于赀而标寄萧然,蓄一雷氏琴,自谱新曲被之弦轸,同时马之龙能吹铁笛,郡中有“牛琴马笛”之目。咸、同之乱,焘避之山洞中,抱琴而死。剑川赵藩辑其诗七十余首刊入《丽郡诗征》中。► 156篇诗文
镇沅杂咏三十六韵
重过燕子岩题前诗
乙卯1855年三月访鲁纳村张定一,留山中数日
李咏萸索寄秋诗稿
赠张少尉清元署恩乐司狱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六 王仲宝俭
吴越王
会城苦雨四首 其四
杪松
慕容垂二首 其二
赠杨晓峰
雨过后张叟园圃
晚秋雨后独步十里桥亭
消夏杂咏六首 其四 看竹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十二
庚子1840年九日作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七 谢安石
简州司马荣仲芳同年
骊龙
游姚安白塔寺路访鲁氏琴
由施秉泛舟抵镇远七首 其四
自镇沅归家有感三首 其二
自镇沅归家有感三首 其三
白公苏公祠
麦管吟
郡城阴雨
寄李咏萸并和留别诗四首 其三
消夏杂咏六首 其一 溪桥散步
苴力铺二首 其二
忆家园 其三
游东元三首 其二
夜听松声
寄杨文藻三首 其三
红崖道中望定西岭
桓司马
听八音琴
甲辰元日同诸亲友西林共酌
镇沅新抚巡厅刘小庵见寄七律三章答之四首 其四
读杨文孺传 忠烈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一
答玉峰
游耔馀同年自镇沅卸事归省亲送别
苴力铺二首 其一
留别张心田兼寄李咏萸
过七里滩
消夏杂咏六首 其三 看山
遇旧邻李二
忆家园
旅次永北中州
邓川学署夏日景
夜书答函通夕不寐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十一 谢眺
答尹虞卿约赴秋闱
寄木羲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