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牛焘
石上扫云归碧落,松枝作字蘸红泥。书成半壁龙蛇幻,风雨惊人四望迷。
王景略二首 其二
山河正统归江左,敢向东南逞曲师。死后淮淝谁首恶,只今切齿慕容垂。
弹琴流水上
弹琴流水上,水响忽停琴。琴水□□□,各具太古音。
琴中可绘水,况在水之浔。泉籁本天籁,况乃入琴心。
此时群动息,满座气萧森。清商暗转弦,操我三峡吟。
风雨来飘爽,哀湍泻长林。对景三往复,馀响答寒溜。
孰是会心人,琴理宛可究。此境最移情,何如海上奏。
游耔馀同年自镇沅卸事归省亲送别
花开陌上蝶初飞,瓜代三年缓缓归。洱水春晴舒昼锦,南云采映舞斑衣。
青毡宦味君尝好,白首穷途我愿违。小立河梁无限意,秋风两地雁鸿稀。
游东元三首 其三
二月东风送暖时,梨花才放两三枝。主人讶客何曾醉,总为春寒花较迟。
罗雄即景
山川强半接黔西,气候惨舒迥不齐。夏日常如冬日暖,晴云却逐雨云低。
岚阴入夜腾金虎,电影流虹唱石鸡。安得仙锄挥雾凇,南山荟蔚咏朝跻。
唤起
云溟濛,天窌窱,人间尘梦知多少。荒鸡夜半啼何早,不如一声唤起鸟。
一声唤起山中云,山中云起天渐晓。群鸟啾啾始飞鸣,但觉绮窗开窈窕。
此时芳闺梦亦蹙,惟有东坡春睡足。道人轻撞五更钟,唤起不闻来迫促。
桓司马
横行南北拥雄师,何事流连种柳时。千载可人王处仲,平生抱愧慕容垂。
功存晋室终遗臭,音似司空但恨雌。不定关中成铸错,死前九锡欲奚为。
白马龙潭赏海棠
梨花开落柳花黄,一路随春到海棠。贪睡自然春过半,倩谁烧烛为儸装。
李咏萸学琴为录平沙落雁谱
长空旅雁唳清秋,风雨无端话别愁。一曲潇湘君记取,分明鸿爪个中留。
和张心田咏史三首 其一 汉昭烈
英雄割据值时艰,鱼水欢逢应运难。一姓何尝不再启,三分究竟属偏安。
公孙跃马徒窥井,汉祖兴龙旧有坛。底事创垂功未半,吞吴遗恨付长叹。
花马竹枝词七首 其四
父老犹传《塞上曲》,子规啼裂满山竹。含思宛转《一封书》,寄向何人泪盈掬。
醉西施
薄晕脂痕上玉肌,吴宫宴罢弱难支。酣情近被秋风醒,犹自垂头卧晚枝。
慕容垂二首 其一
却缺西入秦,才大不容身。鸾翮有时铩,饥鹰谁能驯。
白腊上
白腊尊严蔚接天,钟灵岞崿独巍然。钟拖玉带晴开嶂,翠拥螺鬟澹锁烟。
风雨分疆标一柱,儿孙列戟镇三边。神来夜月丛祠古,万壑松声奏野弦。
眠龙洞
石床岩溜古杉松,帝子来游此寄踪。身世何缘投万里,风尘到处怨三丰。
秋高怕唳云中鹤,霜落愁闻月下钟。叹息骊珠久离握,何曾安稳作眠龙。
转经
晓策蹇驴踏绿莎,投林野宿傍栖鸦。军持不汲寒烹雪,黔突无炊渴煮茶。
古刹名山夸足迹,毡裘毳幕寄生涯。如何佛法传西竺,反向中州觅法华。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四 王僧达
浔阳赴义早知名,戴面朝天八座惊。太保幸晋家法在,免教馁鬼作怨声。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十二
物换星移几度春,连甍甲第累朝新。多情独有堂前燕,犹认乌衣旧主人。
和张心田咏史三首 其三 吴主权
龙盘虎踞大江东,名士英流指顾中。名眼坐承孙氏业,青年还逊伯符风。
千秋铁瓮天垂堑,万里金汤壁烧红。一自都亭通魏使,两朝王气付牢笼。
忆家园
家住城西傍翠微,竹篱墙外有禅扉。山僧唱罢鱼山梵,惊起林鸦破晓飞。
牛焘
牛焘(1794~1861)字涵万,丽江人,拔贡生,历任镇沅、安宁、邓川、罗平教官,有《寄秋轩稿》,家饶于赀而标寄萧然,蓄一雷氏琴,自谱新曲被之弦轸,同时马之龙能吹铁笛,郡中有“牛琴马笛”之目。咸、同之乱,焘避之山洞中,抱琴而死。剑川赵藩辑其诗七十余首刊入《丽郡诗征》中。► 156篇诗文
吴越王
重过燕子岩题前诗
扬州四首 其二
扬州四首 其一
白鹤翎
春日游商山寺
懒碓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十 谢敬冲朏
苴力铺二首 其二
五月菊
忆家园 其四
寄木羲民
出城散步
自镇沅归家有感三首 其三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三 王羲之
送友至武定金沙江教读
会城苦雨四首 其二
读司马文正诗有和邵尧夫年老逢春三首 其一
雨雪寄妙明僧
消夏杂咏六首 其四 看竹
镇沅新抚巡厅刘小庵见寄七律三章答之四首 其一
听八音琴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七 谢安石
泛舟西湖
由施秉泛舟抵镇远七首 其三
由施秉泛舟抵镇远七首 其五
花马竹枝词七首 其六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二 王茂宏导
长沙
妙明法师游楚蜀归山
六十一戏作自寿
镇沅新抚巡厅刘小庵见寄七律三章答之四首 其二
题楚有才廛后小集轩
拟四时白纻舞四首 其一
寄杨文藻三首 其二
雨后夕阳
王景略二首 其一
慕容垂二首 其二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九 谢惠莲
和碧珊参军将之官楚南入请验赠别
游姚安白塔寺路访鲁氏琴
答玉峰
夜书答函通夕不寐
久客山中
夜听溪声
庚子1840年九日作
寄杨文藻三首 其三
南霁云庙
邓川学署夏日景
书家信
杪松
闻和际盛病二首 其一
罗川学庄小饮即事二首 其一
游东元三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