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晓发大田

晓发大田

明代 潘希曾

晓色满征衣,行人在翠微。不缘幽径引,真被乱山围。

露重林稍滴,云轻水面飞。天涯知近远,但望夜郎归。

诗人潘希曾的古诗

退食

明代 潘希曾

退食行台日欲晡,门扃苍柏一尘无。凤团煮茗閒吟好,龙挂燃香夜坐孤。

万卷懒开从插架,八州遥镇自披图。虚縻馆谷天涯晚,未有涓埃翊庙谟。

湖上漫兴

明代 潘希曾

水际光风动,林间积雨收。湖平天共渺,洲浅树全浮。

世态妨青眼,春愁妒黑头。偶然佳景会,不恨未归舟。

过济赠仲仁兄

明代 潘希曾

济上今春喜再逢,兰舟暂系话萍踪。君颜自保丹常渥,我鬓偏怜雪渐浓。

鸿雁去来俱漫浪,埙篪唱和未从容。清时共拟涓埃报,三径终期杖屦从。

闻曹霜厓南旋小诗奉迓

明代 潘希曾

故人分袂忽三秋,报道南旋解我忧。报会风云瞻日表,却经桑梓系兰舟。

环滁山水仍相待,怪石园亭莫久留。古柏苍苔旧公署,近添双鹤一呦呦。

程甥文德咏雪见寄次韵四首 其四

明代 潘希曾

我屋苍筠下,窗涵积雪明。映书寒亦好,烹茗味偏清。

夜冻悬冰柱,晴融滴雨声。宦游逾二纪,念此不胜情。

同馆会分韵 其一

明代 潘希曾

相见释褐初,交情何欢洽。论文玉堂夜,联镳试春祫。

参商十载来,馀韵不可押。人生本无期,世路多险狭。

讵意今日会,盘羞间蔬甲。秋菊馥当筵,把玩笑相狎。

努力及良辰,斗酒同一呷。花枝枯复荣,头白堪再插。

次韵李宫允梦弼二首 其二

明代 潘希曾

两日东风作意吹,柳稍黄浅绿回迟。疏慵颇怯红尘陌,羸马探春独不疲。

湘潭庆霞寺

明代 潘希曾

野寺扪萝入,荒凉岁月深。偶寻逃暑处,一洗入禅心。

共坐僧閒语,眠听鸟细吟。出门仍理棹,落日半川阴。

数日梅犹未开叠前韵

明代 潘希曾

经冬相对意差强,半月东风未放香。远信不堪传驿使,幽期如待探花郎。

日斜篱落贪春睡,月冷黄昏怯晚妆。为尔兴怀怀作恼,强裁诗句荅年芳。

南来

明代 潘希曾

南来未觉远,回首渺西江。白发生朝镜,青灯坐夜窗。

乾坤心独苦,老大气难降。何日五湖路,扁舟荡桨双。

次韵温内翰民怀夜坐见寄

明代 潘希曾

静院隔尘境,微凉生暮天。写怀诗俊逸,投我意勤拳。

鹤梦风惊觉,花神月与传。想应箕踞处,清极不成眠。

初游醉翁亭次韩太卿庭方韵

明代 潘希曾

久忆环滁胜,登临忽此亭。席分溪石润,酒带酿泉馨。

院静禽时语,松深露昼零。古人那可作,聊诵壁间铭。

八月十四夜西涯阁老园亭看月奉次限韵二首 其一

明代 潘希曾

此月难同恨往年,树头今夕喜将圆。风流不是寻常地,露坐分明尺五天。

共爱蟾光浮酒斝,还教鹤影舞花筵。夜阑更觉明宵近,秋色催人醉帽偏。

画红菊

明代 潘希曾

幽人风致绝尘寰,偃蹇苍筠白石间。醉里不知霜露冷,放教春色上酡颜。

双节为简辅进士庶母洎姊作

明代 潘希曾

苍松产徂徕,不知冰雪寒。砥柱中河流,障彼狂波澜。

木石何足道,所贵全其天。人虽万物灵,天性畴能全。

卓哉二孀节,秉志何贞坚。母也矢靡他,之子同辛艰。

茕茕吊形影,藁砧无时旋。九死乃一生,育孤绍家传。

天道谅有定,未亡永馀年。我歌柏舟诗,千载世教宣。

程甥文德咏雪见寄次韵四首 其二

明代 潘希曾

城上北山雪,曾惊双眼明。年来乡信杳,梦见旅魂清。

遍覆元含垢,潜滋不动声。无劳添发白,猿鹤久驰情。

登荆州城

明代 潘希曾

城头突兀仲宣楼,城下长江日夜流。吴蜀东西如指掌,关河百二此襟喉。

从来用武英雄地,不尽悲歌客子秋。独倚危栏还罢去,龙山风日晚悠悠。

盆荷次韵李宫允二首 其一

明代 潘希曾

坐困炎蒸百事慵,对花犹觉野情浓。亭亭不尽淩波意,淡淡初回晕酒容。

眼底西湖非幻景,尊前泰华有奇峰。绿漪清浅香风细,爱护仍愁急雨舂。

寄赠钟处士

明代 潘希曾

富川云水草堂深,想见先生抱膝吟。献玉未明和氏泣,绝弦谁识伯牙心。

渔舟小泛沿荷浦,书卷閒开傍竹阴。搔首日高犹散发,更无魂梦到朝簪。

晓发大田

明代 潘希曾

晓色满征衣,行人在翠微。不缘幽径引,真被乱山围。

露重林稍滴,云轻水面飞。天涯知近远,但望夜郎归。

潘希曾

潘希曾

潘希曾,浙江金华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因灾异奏陈八事,指斥近幸。出核湖广、贵州军储还,不赂刘瑾,刘瑾大怒,矫诏廷杖除名。刘瑾伏诛,起迁吏科右给事中。嘉靖中历太仆卿,伏阙争大礼。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迁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筑长堤四十余里,期年而成。历兵部左右侍郎。嘉靖十一年(1532)五月初四日卒于官,年五十七。赠兵部尚书。有《竹简集》及《奏议》传世。► 25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