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范学士韵 其六

和范学士韵 其六

宋代 彭汝砺

岂有微功答谬恩,尚思荣禄慰慈颜。心诚似水知宗海,事责如蚊欲负山。

资性仅同中以下,行能未及二之间。木桃每屈言为赠,祇恐琼瑶未足还。

诗人彭汝砺的古诗

和执中游山四诗 其四 高阳池

宋代 彭汝砺

三年南雍居,十至高阳池。鱼鸟如故人,相忘不相疑。

但持青莲叶,不倒白接䍦。我与之子游,何似山公时。

景繁见和再用前韵驰寄

宋代 彭汝砺

鱼飞鲸跃出波澜,独立蓬莱缥缈间。会有清诗寄芦竹,能无归梦到溪山。

送范侍郎归许昌一首

宋代 彭汝砺

凤鸟跄跄,其羽仪仪。其集伊何,梧桐之枝。鸿飞冥冥,其翼差差。

其止伊何,清泠之池。朝廷于公,夫岂不知。国有大疑,爰度爰咨。

公虽家居,如在庙堂。国之大经,论讨靡忘。徐徐公车,在汴之郊。

薄言追之,以永今朝。汎汎公舟,在河之阴。薄言维之,以慰我心。

公赐我言,我斯藏之。何以报之,羔羊素丝,秉德不遗。

公饮我酒,我斯酬之。何以祝之,秀发庞眉,受福无期。

和正仲提举 其二

宋代 彭汝砺

一丝急急一丝迟,触物苍茫若有思。流水高山新作操,十年留待伯牙知。

走笔和萧推官迎提举承议 其二

宋代 彭汝砺

画舫急随江上鸥,犹嗟不及水先流。欲知今日陈雷社,不数当时李郭舟。

拟赏花钓鱼诗 其六

宋代 彭汝砺

甘雨祈祈兆岁丰,君王暇豫与人同。晴阳鱼跃烟涛外,暖日花开锦绣中。

更有灵龟千岁绿,仍多陈粟万仓红。便知岂乐歌颁首,不比飞扬赋大风。

舟过当涂

宋代 彭汝砺

悠悠章江柁,复自姑孰北。此身与此姑,日夜俱无息。

关关林中鸟,软语如相识。杨柳枝叶长,青青祇如昔。

惟予鬓间发,种种添新白。开尊泛溪姑,宛转随山色。

四方本予志,夷险非我恻。挂帆出长江,万里追鹏翼。

二月己亥晓出城

宋代 彭汝砺

淡云斜月晓昏昏,风物迟回认故园。竹叶密藏林下寺,桃花低映水边村。

和提举送淮长老住延寿寺 其二

宋代 彭汝砺

非爱山林避市廛,一枝安隐寄残年。新泉遍作人天供,不用诸方五味禅。

吴园杂咏十九首 其十三 眉寿堂

宋代 彭汝砺

枝干上参天,长松不枯槁。朱顶雪衣裳,仙鹤颜色好。

主人一千岁,似此松鹤老。

送子开侍郎出守徐州

宋代 彭汝砺

彭城事事似南都,顷岁曾分刺史符。顷治甚惭前有召,民谣更愧昔无襦。

最思凤沼凤凰集,还见雁池鸿雁孤。万事我今无一乐,扁舟归梦满江湖。

马粹老谒黄龙祖心云得趣向处除烦恼矣因以偈谒之

宋代 彭汝砺

门门赵州门,路路曹溪路。此间无向背,云何说向趣。

佛游五浊世,不说无烦恼。此心即是佛,云何说除埽。

翌日景繁察院公初叔明推直谦父主簿复会某晚至即席用前韵 其二

宋代 彭汝砺

银鱼朱绂綵衣兼,稍觉公行气象添。白水长时云似雾,青泥三月雪如盐。

诗成曷日传邮置,书就他时奏陛帘。更为朝廷问幽仄,人材岂遂乏杨严。

和正仲提举 其四

宋代 彭汝砺

岘首人亡无限悲,高阳客散有馀思。急来相就一游乐,明日东西浑未知。

赠仲至 其一

宋代 彭汝砺

愁忧平日漫纷纷,浅俗何能补上闻。欲乞一舟江海去,听君功业上青云。

寄庭佐弟与润之同作

宋代 彭汝砺

狂风朝不定,急雨暮相连。丽泽已春意,浓寒犹腊天。

红炉双酒艇,清夜一诗篇。不见东江客,临风意惘然。

次来韵

宋代 彭汝砺

山川不见石泉城,风日摇摇想旆旌。鸑鷟老寻丹穴宿,骅骝饥上赤霄行。

隆冬霜雪伤萍泛,末路埃尘忆盖倾。父老祇知荣衣绣,乡人未会贵登瀛。

四方

宋代 彭汝砺

四方难缀游人足,万里无嗟客子蓬。红满桃花生细浪,白翻蘋叶起清风。

路当吴楚尘相接,源出淮夷势未穷。闻说夜吟清不尽,月明如近水晶宫。

次正夫登沛中歌风台

宋代 彭汝砺

屹屹泗上城,隆隆沛中台。登台不见人,祇见山崔嵬。

高祖汤武资,神明天所开。潜龙已飞跃,乘马宁邅回。

倒戈与天旋,万国俱子来。西楚殪封兕,东齐荡纤埃。

任使虽故人,萧曹亦贤哉。功成思猛士,乐极自成哀。

如何古之人,懿德乃所怀。

闻庭佐不安因驰归

宋代 彭汝砺

山居倾眷旧朋俦,日落原头望不收。日仆忽来传汝病,信音不寄使人愁。

羁怀缕缕无穷尽,归意飞飞可滞留。一舍道途千里远,那堪风雨重衣裘。

彭汝砺

彭汝砺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 568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