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读孟子 其二

读孟子 其二

宋代 彭汝砺

洙泗三千弟子贤,行藏独许一颜渊。先生出处俱天意,无怪公孙尚间然。

诗人彭汝砺的古诗

妇人面涂黄而吏告以为瘴疾问云谓佛妆也

宋代 彭汝砺

有女夭夭称细娘,真珠络髻面涂黄。华人怪见疑为瘴,墨吏矜誇是佛妆。

龙泉

宋代 彭汝砺

秋风入野凉,吹散菊花芳。万里无人处,千枝祇自香。

风流忆彭泽,时节念重阳。物意虽寥寂,能忘酒一觞。

拟赏花钓鱼诗 其八

宋代 彭汝砺

槛外幽花暖欲然,池边弱柳困初眠。风晴莺戏长杨日,水净鱼游太液天。

玉斝酒深浮湛露,宝炉香聚引长烟。云章光绝无能继,但颂南山亿万年。

答张天觉学士

宋代 彭汝砺

庞蕴襄阳老精怪,辛勤欲挟山超海。破除枉被马师瞒,扶起赖存灵照在。

最上一机终不传,喃喃谩自费罗干。晚年遭值张居士,冷火寒灰更炽然。

蒋颖叔以广陵诗见赠次其韵

宋代 彭汝砺

久病乘秋足寒热,欲巢高木藏营窟。衰迟不是富贵人,便合买田投印绂。

荆溪大士简我诗,坐觉闇室阴云披。垢尽清明入两目,忧忘喜乐生中脾。

缄縢扃鐍欲自私,不知半夜扬清辉。儿童怪骇私问我,谓予蕴玉藏珠颗。

輶车近说足遐观,烟霞日夜生毫端。楼台缥缈云中寺,众马不前君独至。

却跻双林跋提水,更登百丈大雄山。游淮已擅中秋夜,落帽须分九日天。

茱萸准拟楼头会,终朝把酒千峰对。杖藜徙倚望八荒,孤鸿飞出青云外。

招执中看酴醾

宋代 彭汝砺

恰是酴醾初盛时,清香终日在尘衣。参差正对金沙拆,散漫更为蝴蝶飞。

日暖绿云长闇淡,春深白雪更霏微。急来相就花前醉,看尽此花春欲归。

瑛首坐访及颁示四颂而有选佛选官俱第一之句既赓元韵因寄末章 其 ...

宋代 彭汝砺

马驹元似出西江,吾姓音声亦似庞。空乏本来无一物,珍奇新得璧双双。

仲至迁居同曹家西巷在蔡湖之北也 其三

宋代 彭汝砺

陋巷本非朝市喧,亦无车马到吾门。清风对客忘朱夏,流水令人思故园。

道曲柳阴低白昼,天涯月色照黄昏。一官彼此多闲暇,万事从容欲细论。

送叶亨仲

宋代 彭汝砺

太学声名二十年,词场少以一当千。词良仅可使执辔,祖逖岂容争着鞭。

文字莫愁蒙酱瓿,功名欲看勒燕然。故人相见如相问,为说萧条雪满颠。

尝约谊父同游龙泉奔走失期故作是诗奉和元韵

宋代 彭汝砺

野寺幽幽隐翠岚,山川形势尽东南。山随野竹吾怀惬,醉啜溪泉此意堪。

乐事难并真可惜,登高能赋亦曾谙。游从欲尽林间胜,雨气浑浑满古潭。

送池须文长官

宋代 彭汝砺

龙渊虎穴少穷探,老大生涯一剑镡。曲沼鸳鸯多白发,雕笼鹦鹉久青衫。

能知令尹三无愠,正似嵇康七不堪。见说明朝好天色,鹏程从此稳图南。

寄十二十四弟

宋代 彭汝砺

有弟有弟各一隅,万里不见徒嗟吁。江湖春色又归矣,庭槛花枝还有无。

欲寄我声无鲤鱼,欲写我恨无酒壶。开编一见鹡鸰诗,潸然泪落如真珠。

晚风

宋代 彭汝砺

晚风吹月上天涯,一夜光寒独自知。始信花开俱有意,可言云淡独无思。

再呈通判承议 其一

宋代 彭汝砺

山边置酒水边行,鱼鸟于人各有情。终世果能著几屐,此时聊可濯吾缨。

启期拍手誇三乐,渔父张颐笑独清。四海一舟归未得,低徊长恐负平生。

薄荷

宋代 彭汝砺

神农取辛苦,病客爱清新。寂淡花无色,虚凉药有神。

烦心侵冰雪,眩目失埃尘。自是芝兰臭,非同草木春。

寄致政侍郎

宋代 彭汝砺

孔门弟子数三千,用舍行藏独与颜。委曲百川终至海,辛勤一篑欲为山。

是非扰扰俱身外,生死悠悠亦梦间。漫爱隐居多气味,扁舟今欲与公还。

送虞资道赴阙

宋代 彭汝砺

睿诏搜遗逸,群英耻屈蟠。荆邦收齿耻,雍土贡琅玕。

竞掷莘耕耒,俱投渭钓竿。茅虽征以汇,鸿独渐于磐。

直气凌雕鹗,芳名掩蕙兰。处囊锥颖脱,辞狱剑锋寒。

子去歌鱼藻,予归咏考槃。别离一慷慨,涕泗两汍澜。

第喜青云近,无伤去路难。

徐亭泛舟 其一

宋代 彭汝砺

万叶烟云上,千花锦绣中。停舟不忍发,为恐破圆红。

和执中游山四诗 其三 岘山

宋代 彭汝砺

甘棠如众木,岘首如众山。燕人爱召公,公去不忍攀。

襄阳思叔子,堕泪湿孱颜。至今山外溪,日夜波澜翻。

如公章贡祠,亦在山水间。

中丞温伯杂端持正约同饯夷仲不克某独出城重阳后一日

宋代 彭汝砺

宛转平林十里开,天晴更喜少风埃。桃花笑摘篱边菊,竹叶惭无马上杯。

更欲看君横奋迅,不应如我久低徊。闾阎蛰蛰忧昏垫,侧耳乘骢御史来。

彭汝砺

彭汝砺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 568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