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济叔灯花

和济叔灯花

宋代 彭汝砺

灯花一点照花枝,今夕相看孰是非。今艳几时开密室,春光半夜到重闱。

稚儿戏蹙寒心落,羁妇争持喜信归。寄语帘风莫催促,今吟赢得看芳菲。

诗人彭汝砺的古诗

过岭上

宋代 彭汝砺

山幽渐失尘埃路,势险方知造物功。岩溜飞光动天上,樵斤遗响落云中。

烟迷曲岛千峰细,日转寰区万里空。安得谪仙来并此,醉浮风驭过蟾宫。

送君宜之临城簿二首 其一

宋代 彭汝砺

人之与万物,异名而同体。贵贱何以殊,知与不知尔。

知之莫如学,学莫如修己。汝学自有得,愿言惟不已。

不已须自到,不到由中止。请观为田者,日夜服耒耜。

久之田自熟,其入须倍蓰。至于耕耘废,稂莠败穈芑。

常时不用力,畬穫终无几。予与尔知田,肆言聊及此。

二月己亥晓出城 其二

宋代 彭汝砺

袅袅溪边杨柳丝,纷纷墙外小桃枝。流莺恰似无机械,春满人间亦未知。

和汉广

宋代 彭汝砺

秀色霜滋重,馀香露洽鲜。鹄巢灵壳媚,海窟夜珠圆。

丹橘非优贡,蟠桃亦浪仙。无嗟后林质,未至太清天。

到慈湖九江有感 其一

宋代 彭汝砺

昔赴长沙幕,初经彭蠡湖。所天正强健,此地稍踟蹰。

杖屦今何在,溪山祇自如。白头双血泪,一夜落深蒲。

和范学士韵 其九

宋代 彭汝砺

风雨先催十月寒,顾瞻言迈祇悲颜。二天旧泽流淮水,五色新文照楚山。

我病欲归虏使重,君行合在侍臣间。颍川莫厌次公去,宣室方思贾谊还。

汉上谒刘执中

宋代 彭汝砺

尘土能污人,有如衣匪浣。驱车出闉阇,纵目尽江汉。

渔舟泛青云,潇洒雁为伴。芦花如飞雪,时逐风散漫。

可怜独清人,憔悴行泽畔。

寄致政侍郎

宋代 彭汝砺

孔门弟子数三千,用舍行藏独与颜。委曲百川终至海,辛勤一篑欲为山。

是非扰扰俱身外,生死悠悠亦梦间。漫爱隐居多气味,扁舟今欲与公还。

读孟子 其二

宋代 彭汝砺

洙泗三千弟子贤,行藏独许一颜渊。先生出处俱天意,无怪公孙尚间然。

和君时语农者 其二

宋代 彭汝砺

大田既戒岁无忧,零雨其濛夜复收。籼稻可惟斋马鬣,圣禾亦自秀牛头。

次皇甫登兴化水亭韵

宋代 彭汝砺

簿领终朝困蒸暑,危亭一息得微凉。草迷幽径回环绿,花落沧波在处香。

永夜鹤声双唳月,清秋松色自凌霜。平生爱乐澄虚地,一梦迟留夜未忘。

和济叔城上数篇 梅

宋代 彭汝砺

城外人家梅子枝,细花欲出蒂开时。光迷路径雪应妒,香满幽林莺未知。

夜泊睦州桐江

宋代 彭汝砺

一水连银汉,千山拥古城。客乘清夜息,舟倚碧溪横。

皓月危峰影,清风细浪声。呕哑殊俗语,惨淡异乡情。

途旅淹时月,羁穷独弟兄。刚肠双古剑,荡迹一流萍。

道路人皆厌,风波我亦惊。胡为甘险阻,所得喜豪英。

俗眼无相笑,吾非逐利名。

彦衡约饮湖亭行不及赴

宋代 彭汝砺

主人欲留客,其意良已厚。行人念行役,奔命惟恐后。

张帆半夜起,撇若惊蓬走。盈盈水中莲,郁郁堤上柳。

相别不相见,已行更回首。人生如朝露,理固无可久。

可为惟为德,万一或不朽。行也死后已,庶犹无大咎。

君恩不胜报,聊一报我友。

某在合肥尝梦同子直在横川旧游递中有诗往还子直见招因用前韵来寄

宋代 彭汝砺

春风把酒共溪边,南北纷纷遂五年。绿绶终朝寄尘俗,青云昨夜梦神仙。

诗多老格知难继,易外新闻念未传。彷佛异时佳句在,吾游不敢负横川。

大暑息林下

宋代 彭汝砺

溪流转东西,日色不可障。水风鼓炎热,如坐蒸炊上。

幽林隤山谷,弛楫没清旷。行矣难少留,白云在吾望。

到醒心亭

宋代 彭汝砺

万里江湖逐断萍,红尘不见北山亭。红思好景心魂醉,才挹馀芳眼目醒。

寒暑忽移佳木绿,古今长见远峰青。烟芜路断无穷尽,空惜琅邪旧记铭。

先赴东流因寄虞蒋诸君 其二

宋代 彭汝砺

我行已南北,君迹尚西东。车马到虽晚,道途终不同。

山川新霁雨,天地正秋风。有暇诗应作,无忘草野中。

题本觉庵

宋代 彭汝砺

本觉非今觉,今觉如本觉。悟得本觉时,非觉非非觉。

送郑寺丞过洪州 其二

宋代 彭汝砺

清风不可近,碎璧缀圆规。翰墨传家学,风流蕴素资。

龙孙藏旧节,蟾桂毓新枝。愿听功名起,青云慰所思。

彭汝砺

彭汝砺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 568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