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彭汝砺
昔赴长沙幕,初经彭蠡湖。所天正强健,此地稍踟蹰。
杖屦今何在,溪山祇自如。白头双血泪,一夜落深蒲。
和李潜夫同年并简宁文渊时二君在鄱阳
我贱无庸如子何,白头相望欲悲歌。少年策在英豪腹,清世名专守相科。
薄宦从容忧自少,故人邂逅乐应多。秋风不见北归信,东顾苍茫临大河。
菊苗 其一
重阳黄菊花,零落殆无有。微阳动渊泉,嫩叶出枯朽。
青青好颜色,寂寥霜雪后。物理如转环,开花岂其久。
次韵履中学士宴集英殿
衮衣玉色殿中央,簪佩参差万翼张。和气每窥天一笑,晬容时见日重光。
九成乐奏蓬山近,百和香焚黼座傍。鱼跃鸟飞应自喜,君仁三倍胜岐昌。
和君时弟芝山避暑
避热犹如避火攻,尽将身世隐壶中。微云急送鹿头雨,远水故吹牛首风。
喜文渊登第因寄二篇 其一
春风吹诏落天涯,喜听君荣及盛时。桂籍功名知自取,云台事业旧相期。
骐驎有力争千里,燕雀无才寄一枝。士稚果能先越石,苏秦应欲愤张仪。
送云居佛印禅师诗五首并偈 其六
佛印电目海潮音,貌古瘦瘁如孤松。貌已了达诸佛相,酬酢纵横无滞碍。
以大慈悲为演说,登阐沈幽度众生。至第一义而不传,而无一义不传者。
我今焚香赞叹礼,十方国土即闻知。愿师与我及众生,一切长在真实地。
济叔润之兄弟见送出小渡
欲寄穷通逐水沤,共君歌舞醉新秋。诗辞可爱题黄叶,别意难忘寄绿洲。
雨过微风催去棹,夜凉明月满归舟。又随天外一飞鹄,可羡波前双白鸥。
寄宁子文
相逢一笑东风前,相别一醉昌江边。我来西山春正妍,未见君子心欲燃。
紫泥诏命鼎来矣,黄卷文章宜勉旃。题柱相如知有志,著鞭无使祖生先。
陈师道教授示黄梅诗次韵呈正夫学士四首 其二
可但深宜晚,须知巧耐寒。北人浑未识,祇作棣棠看。
得赵吏部所附第二书
日月不停如转车,匆匆还见岁其除。已行沙漠数千里,才得京华第二书。
一读令人喜不寐,万金于我实何如。遥知日月从三友,弟劝兄酬乐只且。
夜泊睦州桐江
一水连银汉,千山拥古城。客乘清夜息,舟倚碧溪横。
皓月危峰影,清风细浪声。呕哑殊俗语,惨淡异乡情。
途旅淹时月,羁穷独弟兄。刚肠双古剑,荡迹一流萍。
道路人皆厌,风波我亦惊。胡为甘险阻,所得喜豪英。
俗眼无相笑,吾非逐利名。
和颖叔游宗华并一绝奉呈
回环万竹锁烟霞,步履迟留问故家。我向利名心最薄,青云合得旧生涯。
和济叔城上数篇 梅
城外人家梅子枝,细花欲出蒂开时。光迷路径雪应妒,香满幽林莺未知。
吴园杂咏十九首 其十八 秋香亭
岂不有春华,不如秋后香。红紫不禁风,黄花耐雪霜。
几时登其亭,采采泛彼觞。
拟田园乐 其六
稚子骑牛横笛,老翁置酒高歌。算来人生有几,莫问世事如何。
舟中载芍药数本 其一
数枝分得广陵春,行李相看意亦亲。风急吹香浑似旧,露浓染色更争新。
君时与董君佐以乡荐相次登甲科有诗送之邀予同赋
青衫慰子久蹉跎,各喜流年壮未过。金玉曹刘初并价,渊源游夏复同科。
红尘去马侵星月,绿水归艎触芰荷。邂逅故乡秋正好,相看忆听鹿鸣歌。
得庭佐岩夫二弟二书
十年翰墨共萤窗,万里忧勤鬓欲桩。万宦鹿埃寄南国,归心日夜度重江。
春风喜咏棠阴秀,夜月愁看雁影双。病眼相望劳不彻,书来聊得此心降。
送周朝议赴郢 其二
驱马悠悠何所之,岘山南去习家池。莲花可爱肌如雪,鸥鸟何为鬓亦丝。
一叶林头秋到处,片云溪上雨来时。公方紫绶金章贵,可要山公白接䍦。
拟赏花钓鱼诗 其十
九重殿阁五云中,閒暇君臣燕乐同。芳卉便成金色界,游鳞如在水晶宫。
承云乐见太平象,湛露诗成王者风。从幸甘泉能献赋,愧无人可似扬雄。
彭汝砺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568篇诗文
寄观音能老 其二
戏呈子直
舟中暮雨
送臧梦符秀才归
寄张子直 其二
谷城溪亭
尝约谊父同游龙泉奔走失期故作是诗奉和元韵
宿万孝子家
和莘老元日时改元丰 其二
叔子祠堂
病中寄妻兄宁文渊
答相州司谏同年
刑部丈寄酒因成短诗以谢
到慈湖九江有感 其一
送太守舒郎中赴阙 其三
和彦衡直讲 其四
赠去华学士
望云岭自古北口五十里至岭上南北使者各置酒三盏乃行 其二
赠君俞茶盂
马上据鞍熟睡
临江驿中庭有大柏因寄颖叔
送郑寺丞过洪州 其四
瓦鼓
再和景繁韵驰寄
再和子育韵 其二
送池须文长官
和正仲提举 其三
和执中游山
三年七到袁州
丰湖 其一
到醒心亭
和济叔春日
张君父归家有感
次佛印韵 其一
送致政大夫伯常自洛抵襄归郢中旧居续赋诗拜送
忆程公权
招赵温甫饮
答周考功惠黄丝棕心席玉面界方
持正率和中丞诸公喜雨 其一
口占和君时
送太守舒郎中赴阙 其一
拟赏花钓鱼诗 其三
与磁倅郭公域
先赴东流因寄虞蒋诸君 其二
寄君时
途中寄君时弟 其一
寄提举朝议丈
和子仲都官徐孺亭
和提举送淮长老住延寿寺 其三
和十二法曹
和执中游山四诗 其四 高阳池
和上官彦衡斋祠 其二
和颖叔寄佛印 其一
桐柏道中见农人有戴其父谒庙者
某在合肥尝梦同子直在横川旧游递中有诗往还子直见招因用前韵来寄
送郑寺丞过洪州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