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祁顺
边徼南来第一楼,远吞荆楚接神州。远规谈咏饶高兴,德裕经营著令猷。
阃外山河千里镇,座中风月四时收。登临不尽忧君念,怪得骚人鬓易秋。
木根坡
山插青天径路长,木根凌乱树苍凉。白云满地闲如许,应笑往来人自忙。
周驸马德章作诗送别因追思其先兄德明方伯余读之怅然遂和以见意
番水含悲远接淮,安阳北望恨难排。眼中此老今何在,世上无人不动怀。
列郡甘棠空蔽芾,千金宝剑已沉埋。悬知同气思尤切,影落残荆月满阶。
朝鲜途中寄国王十律今录二律 其一
外域梯航万国通,朝鲜近在海云东。君臣治道光前烈,人物衣冠有古风。
八教条章终不改,三京形胜久称雄。农桑乐业边尘静,正囿吾皇德化中。
渔家竹里半开门
一簇人烟水竹隈,黄昏沽酒得鱼回。柴门欲闭还留却,少待清风明月来。
丙辰三月升江西左布政使
春风恩命出金銮,忝拜薇垣第一官。忝阁衣冠登览旧,闽邦黎庶别离难。
千滩雪浪随舟远,一路云山当画看。愿效忠勤报明主,鬓毛虽白寸心丹。
宿新添卫
朝从龙里来,夜向新添宿。静思平生事,岁月徒碌碌。
把酒浇素怀,题诗刻红烛。行藏信自然,无待詹尹卜。
尉迟将军墓
寂寂青山对古茔,乡人知姓不知名。道傍种得垂杨树,犹似周君细柳营。
杨青舟中
两岸垂杨映酒旗,扁舟如在画中移。心悬北阙多清梦,路入西藩有故知。
雷雨岂能忘岁旱,芙蓉应不怨秋迟。行装渐比前时减,三尺龙泉数卷诗。
次陈公甫先生见寄韵二首 其一
不喜功名喜读书,翠深庭草懒芟除。清风散落人间去,百世犹能立懦夫。
挽李汉章郎中五首 其四
忧国忘家一片心,使星何事遽销沉。遗诗子姓传清白,不羡囊中陆贾金。
赠陈冷庵归田
缔交元不为黄金,爨下焦桐遇赏音。宇宙纲常今古事,江山风物短长吟。
知时鲍叔深怜我,识面鬷明早见心。南北分携从此远,旧盟何日许追寻。
将至洪都寄同寅洪方伯洪大参兼柬潘少参
一别江藩十五年,重来双鬓已皤然。清风明月滕王阁,还与湖山话旧缘。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 其十二 给榜革弊
古道日陵夷,人心多巧变。弊由凉贪作,世似蛮触战。
我公端本源,有榜下台院。威严凛斧钺,迅速惊雷电。
弊除利乃兴,盛治当复见。
夏侯将军墓
富贵功名一梦中,孤坟还记旧英雄。楚歌不尽凄凉意,散作白杨山下风。
湘口
湘口逢重五,凄然吊汨罗。忠魂无处问,风雨撼江波。
柳上山凫
野塘春水绿生漪,云淡风轻白昼迟。山鸟也怜幽绝景,数声啼上绿杨枝。
忆亡弟宏
梦里分明一见君,恩情犹在死生分。惠连春草池塘句,无限伤心不忍闻。
答粹之清平献捷
献馘声腾泮水边,将坛儒老握兵权。刻期三日果如此,一笑众军皆粲然。
天遣云霓苏大旱,人看图画上凌烟。嗟余莫效戈矛力,空咏蓝关马不前。
过钱塘
舟过钱塘东复东,半江斜日一帆风。胡床兀坐看山久,却怪篙人为掩篷。
送刘景瑞还延平郎中刘廷信之兄
霜风萧飒催寒早,篱菊开残渚莲老。京华有客归故乡,弟兄怆别长安道。
天伦气义最相亲,官舍优游过十春。只耽风雨连床好,其柰湖山入梦频。
囊中拂拭双龙剑,耿耿晴虹吐光焰。当年俱自延津来,临别殷勤看不厌。
太阿精采如龙泉,暂时分去无深怜。由来神物易变化,会合还思到九天。
祁顺
(1434—1497)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317篇诗文
正月十三日自清平至杨老堡午酌观音堂东翠渠
次张叔亨黄塘道中韵
和徐议政三月三日途中之作是日寒食
螺山寺
闻贱名被荐未允
自述用萧文明韵
粹之山行和宋人刘改之韵言备尝辛苦而羡二疏勇退因借韵慰之吾非薄 ...
过彭城怀舍弟思正
和沈仲律见寄韵
沔河
送熊都宪巡抚山东
和毛教授破屋之作
同年会集句次郑瑶夫内翰韵 其一
次林大用见寄韵同翠渠作
和张邦兆秋兴三首 其一
题抚孤松而盘桓送人致仕
次周畏斋韵赠敖气完贰尹 其四
腊月二十六日镇远府送春花土牛作诗以谢 其二
贺阎宗源升都宪
苗民道中
黄州道中小酌
凤庄八咏 其一 晴原眺处
题董少参砥柱图
同年会集句次郑瑶夫内翰韵 其二
道逢商者
赠吴参将 其一
和林秋官待用见寄
寄江藩旧僚友
出京述怀 其二
廉泉亭
连山关
香河舟中
憩龙里卫步月
庚寅岁八月见白髭
和张邦兆秋兴三首 其三
出巡思南
褫亭驿庭盘松一株有蛟龙攫拿状
湖中即景二首 其二
鸭江之西二里许有九城基趾相近相传曰九连城
路籁坡
至镇远
镇远教场和周翠渠韵
诗社见和拙作复用韵酬之
红梅为钟大参题
挽李汉章郎中五首 其二
金寺丞德清张中书士琏同使高丽往还经山海因赠二十韵
麦将军墓
十二月十三日夜周翠渠请饮有为南戏者
交城分司与孙廷用酌别口号
浈阳道中遇雨
过乐昌
周翠渠和予拙作因再次韵
竹枝啼鸟
孤竹城
己亥腊月朔自匡庐之九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