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曾鹤林之新昌 其一

送曾鹤林之新昌 其一

明代 区越

雾隐多年养豹斑,礼山嘈杂报开关。礼屯老树晴穿峡,霜练寒流晚下滩。

百废俱兴新政绩,一同称庆豁亲颜。人生寸步须料理,太岳嶒崚不见山。

诗人区越的古诗

张井泉诞日 其三

明代 区越

有花有酒惟须月,无褐无衣幸过冬。无暖何时还凛烈,望圆今日尚朦胧。

白头青鬓聊相乐,市唱山歌自不同。酒盏不停光景在,阴晴谁复问天公。

阮学愚寓处赏菊

明代 区越

闲庭种菊但三株,品列红黄白间舒。香色独怜谁与伴,根荄那复问何如。

久留东老情偏厚,况此渊明兴未疏。唤起江门诗酒伴,几回歌咏重踟蹰。

餐荔次韵

明代 区越

一抹丹霞百树连,江园荐荔喜新鲜。繁华独数端阳后,风味应无夏至前。

代柬群公真有句,膏车盘谷总忘年。石桥流水古松下,此地谁分一洞天。

李铁谷赋梅花索和

明代 区越

与君相见本难期,信是人间第一枝。子半天心真点出,春来花草谩争奇。

欲从雪后穷千状,故就泉头叠一池。酒熟遍邀林处士,只应无地著新诗。

小儿元履携家赴任饶庠诗以示意

明代 区越

风雨前江骤晦冥,江船欲发夜笼灯。因循学道干时拙,辛苦携家逆浪行。

函丈从容还立雪,客毡清冷莫论冰。万间大庇非无志,官舍何嗟未栋楹。

八月六日饮通津宅次韵

明代 区越

碧落银河近,旁通竹径幽。哲人多喜好,清赏重淹留。

洗耳巢由辈,登仙李郭俦。灵槎如有信,相与论中秋。

江门对月次明府何善山韵

明代 区越

楚云新月正推篷,吟对庐山第一峰。几处惊波鲂入钓,一声撩梦鹤横空。

心关闾井行应遍,春老烟花兴未慵。操割有馀骚思远,秋风亭上扣巴东。

贺陈明府华诞

明代 区越

天开阊阖洒长风,蓬矢悬门气郁葱。寿斝载斟云液满,舞裙新妒石榴红。

仁风百里行应遍,黎庶千年祝也公。信有真丹堪寿国,早回天上献重瞳。

九月诸友载酒约游北郊自顾皤然叨居会首半酣感赋

明代 区越

霜飙凉冷又晴晖,九日山行老所宜。风景每将观物眼,菊花长此傲霜枝。

天空极浦初闻雁,秋尽寒檐未授衣。满目茱萸堪采佩,西山戎马恨归迟。

九日游圭峰留题 其一

明代 区越

绕地山花献笑容,翠微初到日方中。翠漓未洒题糕墨,摇曳还吹落帽风。

山气萧森通旦暮,江光溶漾亘西东。禅堂对饮无嘉菊,半醉行摩五粒松。

七月游圭峰呈白沙陈先生 其二

明代 区越

江湖浪迹几星霜,拂袖归来觅上方。行庙有碑昭大节,老松无叶庇僧廊。

三江远远通熊海,万室鳞鳞奠古冈。兰蕙深林窥不见,好风时为荐幽香。

用韵答汤涧松 其一

明代 区越

主人呼酒入花间,野客方舟向柳湾。潇散正多天与健,昂藏休尽鹤同寒。

自适亭 其二

明代 区越

野屏瘦鹤不堪羁,共适闲亭未有时。醉倚行云应似寄,坐临流水莫成痴。

破除俗障时时酒,勾管风花日日诗。准备西来双木屐,寻君应不负襟期。

赠俞邑博归浙

明代 区越

教出吴兴有正传,春风门巷蔼新弦。东山乔梓堪梁栋,西浙柔桑暗石田。

畏此简书来郑重,美非吾土尚迟延。六桥花柳孤山鹤,尘梦今朝洗玉泉。

送莫三尹应朝 其一

明代 区越

夹溪黄叶下萧骚,上濑船轻易著篙。风起棘林催凤翼,天开云路渐鸿毛。

枕上卒成口号寄远甥曾大尹 其二

明代 区越

交游四海信犹悭,今日方知获上难。带月披星曾自量,道方时险故应还。

八重到了终伤臂,列鼎嗟来也厚颜。水北水南花竹秀,更除要地艺湘兰。

送王默斋春试

明代 区越

紫水鱼吹浪,黄云鸟弄枝。野屏幽意匝,春苑客心驰。

跃矢同瞻的,崇台广作基。万年思致主,剀切莫意违。

除夕呈同年甘泉湛尚书 其二

明代 区越

岁事多因荆楚俗,无端送旧与迎新。闾阎总趁笙歌乐,云物何劳占候勤。

爆竹先声知腊尽,屠酥半醉觉年分。香风暗逐梅花绽,始信今朝酒有神。

诞日和曾鹤林 其二

明代 区越

有客有客径相过,梅边赋诗如逊何。却誇老鬓期霜黑,不悟苍颜带酒酡。

留诗岂谓云山远,僻地仍嫌恶少多。闻说鹤林来枉顾,酒船诗担重摩挲。

诞日谢诸贤称贺

明代 区越

藜杖朝朝出探梅,转头八十七年来。宾筵虽设无奇玩,缝掖相过总异才。

高论故知樗可寿,清歌须用酒为媒。名家步乐年年是,绕膝儿孙戏老莱。

区越

区越

区越(一四六八—一五五四),字文广,号西屏。新会人。尝从学于白沙陈献章。明孝宗弘治十八年(一五〇五)进士。历官浙江嘉善县令,户部主事、知建宁宁国府、浙江副使、江西左参政。年八十七卒。有《西屏集》行世。明万历《广东通志》卷二四、清乾隆《广州府志》卷三四、清乾隆《新会县志》卷九有传。区越《西屏集》十卷,前五卷为诗,馀者为文。► 32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