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孙日章新婚诗以示之

孙日章新婚诗以示之

明代 区越

解组归来二十年,种瓜无地秫无田。半松半竹缘风壑,时止时行任管弦。

绮陌不知花柳醉,老年惟望子孙贤。有家若便求身教,身教求来却万千。

诗人区越的古诗

秋日答汤外史

明代 区越

松关不锁动经旬,雨后松阴爽气新。潇散最堪岩壑辈,风流难借市朝人。

贫于酒舍忧偿债,老入花丛喜见春。三十六回无事日,不知良会苦多晨。

和莫玉泉晓枕口号 其一

明代 区越

骢马来何日,亲帷万里馀。天和相感召,家庆在斯须。

史笔呈丹阁,霜风下玉除。雉膏方共食,移养大官厨。

春行 其二

明代 区越

隐见安山猎,纵横角庙渔。田家多准备,谷雨试新锄。

通津邀酌次韵 其二

明代 区越

西山何处访夷齐,山远穷林鸟亦栖。诗酒不知行有债,乾坤惟觉事无涯。

倦归白社犹称老,晚得黄花亦放怀。明月半帘人尽醉,回鞭忘却路东西。

送曾鹤林之新昌 其一

明代 区越

雾隐多年养豹斑,礼山嘈杂报开关。礼屯老树晴穿峡,霜练寒流晚下滩。

百废俱兴新政绩,一同称庆豁亲颜。人生寸步须料理,太岳嶒崚不见山。

江门对月次明府何善山韵

明代 区越

楚云新月正推篷,吟对庐山第一峰。几处惊波鲂入钓,一声撩梦鹤横空。

心关闾井行应遍,春老烟花兴未慵。操割有馀骚思远,秋风亭上扣巴东。

春宵夜雨

明代 区越

霏霏寒雨飒春声,岂谓三农候暖耕。菲薄无能归旧业,髦猊何限寄新城。

一山蛇豕非勍敌,两道貔貅已肃兵。定有丈人来领略,共回桑梓过浮生。

社约和同会邓太守 其四

明代 区越

酒满清樽菊破霜,小春回首见秋光。小生兰畹餐英尽,移入松轩话柄长。

韩潞衣冠倾洛社,皋夔黼黻绣虞裳。江山岁晚空蓑笠,谁画渔樵共一堂。

喜亲家何雩峰举孙次韵

明代 区越

江海倾心无此老,朱陈托契有衰翁。六旬作祖宁论晚,重庆书贤报锡丰。

树德已滋棠万本,贻谋岂籍粟千钟。屏西百里同光泽,日上中天影渐隆。

节妇谭氏崇恩堂

明代 区越

水边谁伴去乘云,泪尽重帏不见君。泪抱坚贞和石老,独将形影共儿存。

旧家落落依邻仲,祖德堂堂作裔孙。节孝不磨青史在,九泉应识慰英魂。

南滨

明代 区越

临江台上素琴横,拂拭薰风酒半醒。眼角东瀛沧海水,杖头南极老人星。

梅山磊磊通华岳,兰玉森森出谢庭。得道已为仙鹤侣,莫凭韬略恐劳形。

林见山司训梦兰之庆

明代 区越

香扑帘帏晓梦惺,碧兰分雨秀门庭。云连金紫有遗泽,山近圭峰知胤灵。

外氏起家依络秀,潜夫著论表宁馨。他年智慧超流辈,始信松斋藻鉴明。

林见山自寿次韵 其二

明代 区越

得处衡茅任养真,悟来方脱网罗尘。洛中谈寿多鲐背,莲社参诗有醉人。

樱粟助吟花老眼,琵琶荐饮果嘉宾。五千言里雌雄定,浮世无劳问甲辰。

荣寿堂赠陈邦衡茂才

明代 区越

司徒当路满才名,益羡宜家有令声。益念柏舟头到白,每看褒敕泪先零。

舞风莫惜斑斓绉,爱日休教禄养轻。荣寿未涯君不见,母全贞淑子宁馨。

午月朔旦次林古砚韵

明代 区越

万事推开总懒论,白云溪畔养桐孙。怡颜花草一庭满,问业乡邦几老存。

佳气郁葱抟绣幕,沧波潋滟倒金樽。二难故有陈雷分,福寿同瞻萃一门。

游苕山次秋浦王方伯韵兼呈万峰李参戎 其二

明代 区越

湖山巾舄我曾经,二十年来梦始醒。二伯甘棠留蔽芾,祭遵樽俎入丹青。

清游笑我扪萝癖,归咏同君驻马听。抚景何嫌须鬓改,等閒天地亦忘形。

曾丈鹤林自充金回随即别去用韵呈寄

明代 区越

海外重寻旧钓台,海涛千里一帆开。海瀛属望勤飞动,鱼鸟相亲易往来。

标格自堪规末俗,羽翰谁敢议纤埃。不知何日停征棹,同赋圭峰陟磴苔。

赏并头莲和同年湛太史

明代 区越

亭亭直干蕊双分,焰焰重霞压翠云。汉水佩环归二女,楚天啼鸟怨湘君。

可怜清淑回新赏,不逐繁华入暮春。天与祯祥书不尽,漫劳诸老役吟魂。

孙挥使新构后复有举男之喜诗贺之

明代 区越

指挥铃辖武功成,韵落渔樵凯奏清。总为好谋能制胜,岂徒誇勇效输诚。

春深小苑麒麟毓,日暖新堂燕雀鸣。勋爵如君求不杀,自应流庆迈云仍。

同年少参梁永斋来顾山中

明代 区越

四十五年同看榜,榜中今尚几人存。纷纷尘世谁青眼,望望名山只白云。

黄绮清高轻禄位,朱陈婚娶有儿孙。老来相访非无意,信宿如何又送君。

区越

区越

区越(一四六八—一五五四),字文广,号西屏。新会人。尝从学于白沙陈献章。明孝宗弘治十八年(一五〇五)进士。历官浙江嘉善县令,户部主事、知建宁宁国府、浙江副使、江西左参政。年八十七卒。有《西屏集》行世。明万历《广东通志》卷二四、清乾隆《广州府志》卷三四、清乾隆《新会县志》卷九有传。区越《西屏集》十卷,前五卷为诗,馀者为文。► 32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