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奉和莫封君登高之作 其二

奉和莫封君登高之作 其二

明代 区越

高台戏马去匆匆,云物凄凉四望通。着眼未应遗下界,题诗偏合上高峰。

苍鹰岂忘平原兔,鸿雁都凭朔漠风。八极可谁挥斥去,天涯岁晚共崆峒。

诗人区越的古诗

送锦衣莫玉泉还京 其二

明代 区越

几将心事共绸缪,静坐篝灯话未休。匣剑又旋天北极,送君还到水西头。

日临上苑花争吐,雨湿王孙草漫抽。肯信山中猿鹤怨,都城佳丽易淹留。

贺陈大云冠带 其一

明代 区越

诗酒流连竟未休,乾坤何喜复何忧。乾衣自有承天宠,肉食无劳为国谋。

云水风流偏自得,宫墙道艺向谁俦。鸳鸯不逐新行列,猿鹤还寻旧品流。

与元升侄之饶庠 其二

明代 区越

好雨乍晴天界阔,青云飞去白云催。风生万籁瑟琴鼓,春满一庭棠棣开。

仗剑剑江须说剑,寻梅梅国莫谈梅。万般心曲输应尽,尽取芝山景致回。

除夕呈同年甘泉湛尚书 其一

明代 区越

一年新似一年新,斗柄依稀又建寅。独自阶除望云物,满天星宿上吟身。

笙歌入夜欢声沸,拜舞明朝玉几陈。闻说梅花开树树,天南天北寄情真。

社约和同会邓太守 其一

明代 区越

日午潮来欲浸门,野桥西过拥高轩。野南可人自意味,真率雅会无寒暄。

载籍漫劳三十乘,出关何用五千言。悬舆岁晚多佳兴,弄月嘲风但一尊。

九日偕邓念斋谭瓶台二丈游黄云

明代 区越

紫薇开盛菊开初,老兴无如九日何。小憩松阴风落帽,剧谈时事口悬河。

山斋葵藿聊添饮,野鸟笙簧对客歌。丹壑翠崖双不借,莫将行脚笑哥哥。

林见山自寿次韵 其二

明代 区越

得处衡茅任养真,悟来方脱网罗尘。洛中谈寿多鲐背,莲社参诗有醉人。

樱粟助吟花老眼,琵琶荐饮果嘉宾。五千言里雌雄定,浮世无劳问甲辰。

施国泽中季举子索诗

明代 区越

灵椿硕茂桂标枝,举子中年岂谓迟。坡老欲为汤饼客,商瞿真有丈夫儿。

复阳应节春无限,积善之家信有期。闻说试啼果英物,犀钱休厌乐相嘻。

赋归代柬呈别章江三司 其一

明代 区越

为忆还山事事幽,司空图老信宜休。疏开岭北龙津口,引过屏西水步头。

长夏听松根作枕,清秋探橘子成球。馀生独被君恩重,犹得从容首旧丘。

李前川诞日见召和韵

明代 区越

精木何曾费曝蒸,诗翁仙骨自冰清。诗流自觉闲身乐,老大休嫌白发生。

天宇望高云物尽,渔歌声近海潮平。秋光满眼堪乘兴,并入翁家念九英。

赠两峰施大尹之任太平

明代 区越

柳外风尘扑面生,星轺远远属南征。星深磻石鲂初跃,春到黄山雉自鸣。

最爱周生能劝俗,复闻孙氏老明经。太平奏最归青锁,未许斯人独擅名。

寄洪斋陈同年 其二

明代 区越

纱帽闲眠云水间,薇垣无事可相关。床头仙箓周千遍,鹤顶真丹就九还。

卫武诗情惟取进,伏生经老不知闲。共公酌水吟千岁,何限香风荐蕙兰。

南滨

明代 区越

临江台上素琴横,拂拭薰风酒半醒。眼角东瀛沧海水,杖头南极老人星。

梅山磊磊通华岳,兰玉森森出谢庭。得道已为仙鹤侣,莫凭韬略恐劳形。

节寿卷贺钟粤江母八十一

明代 区越

义高钟母真陶母,恩重慈天格孝天。泪抚诸孤逾八秩,誓将贞节表千年。

自多贤孝为身后,最喜孙曾满膝前。谁出海桃为母寿,年年今日燕群仙。

丙申中秋

明代 区越

独酌空阶坐二更,歌钟台馆寂无声。何曾倒屣迎佳客,懒更寻诗过草亭。

海外争先谁禦寇,城头分守夜徵兵。河山僇力应豪士,云物何须碍月明。

除夕示诸子

明代 区越

欲雨不雨岁云暮,北山南山云共屯。且与比邻相暖热,肯辞杯酌后儿孙。

百年事业须勤俭,一日光阴惜寸分。莫更悠悠过时节,明年明日又迎春。

和张井泉社约时林云鹤李铁谷不至许南溟无诗 其二

明代 区越

晴郊着屐远寻诗,记得西山会有期。同过石桥望秋色,不知东谷有蔷薇。

诞日谢诸贤称贺

明代 区越

藜杖朝朝出探梅,转头八十七年来。宾筵虽设无奇玩,缝掖相过总异才。

高论故知樗可寿,清歌须用酒为媒。名家步乐年年是,绕膝儿孙戏老莱。

友巢

明代 区越

牛迹重重颍水滨,饮牛惟羡上流人。山光不逐卿云烂,物色长遗草莽臣。

帝德圣神徒远让,野匏喧寂日相亲。友巢未拟巢何地,万壑千岩且致身。

野梅 其一

明代 区越

野店栖残雪,山桥傲早冬。夜来江浦笛,吹月伴蓑翁。

区越

区越

区越(一四六八—一五五四),字文广,号西屏。新会人。尝从学于白沙陈献章。明孝宗弘治十八年(一五〇五)进士。历官浙江嘉善县令,户部主事、知建宁宁国府、浙江副使、江西左参政。年八十七卒。有《西屏集》行世。明万历《广东通志》卷二四、清乾隆《广州府志》卷三四、清乾隆《新会县志》卷九有传。区越《西屏集》十卷,前五卷为诗,馀者为文。► 32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