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同年黄榕庵寿日投寄 其二

同年黄榕庵寿日投寄 其二

明代 区越

灌菊分兰正此时,凭公休讶赴筵迟。石桥流水去非远,白雪阳春和却稀。

真率岂须麟作脯,逍遥应与鹤为期。同来贺客多骚思,落笔云烟纸上飞。

诗人区越的古诗

曾丈鹤林自充金回随即别去用韵呈寄

明代 区越

海外重寻旧钓台,海涛千里一帆开。海瀛属望勤飞动,鱼鸟相亲易往来。

标格自堪规末俗,羽翰谁敢议纤埃。不知何日停征棹,同赋圭峰陟磴苔。

苦雨和何雩峰遣怀 其三

明代 区越

风声号杂雨声号,上岸涛翻下岸涛。九夏淹霪忧不断,村南村北水周遭。

和偶山曾太守题西屏拙号

明代 区越

偶山南下是屏山,岭水天分两带环。美睡只嫌千日酒,野芳是错九还丹。

登高望远非无事,问柳寻花莫等閒。忽有好风褰蕙帐,诗来何处扣松关。

席上答钟海月 其二

明代 区越

林下歌谣逐日新,君家犹有酒通神。君天凉气解醒后,四座秋声催赋频。

松径扫风馀落叶,郊居临水断飞尘。独嫌青女匀颜色,幻出芙蓉八面春。

九日社醉次陈克威韵

明代 区越

人到开怀易放歌,社翁此醉客频过。残棋未落商山皓,丽句先惊水部何。

乡曲论文耆旧少,橘林将实雪霜多。白头潇散风尘外,月旦从将水镜磨。

友巢

明代 区越

牛迹重重颍水滨,饮牛惟羡上流人。山光不逐卿云烂,物色长遗草莽臣。

帝德圣神徒远让,野匏喧寂日相亲。友巢未拟巢何地,万壑千岩且致身。

寿诞黄菊初开邑长诸公惠礼赋此以谢

明代 区越

九月名花十月开,适逢诞日启宾罍。何须白社攒眉去,自有江州送酒来。

老负君恩惭补报,偶同生物冒栽培。诸公日共花前醉,八十六年春又梅。

通津邀酌次韵 其一

明代 区越

野涧潮平度马迟,闲门幽径出疏篱。蜩惊落木翻金奏,歌爱耕声叠竹枝。

老大立言须不朽,寻常挥翰却无羁。龙山果有来朝约,醉插黄花亦不辞。

陈司训迁观城掌教临别投赠

明代 区越

教分象邑已前闻,再总观城道益尊。溟海南游方住楫,岱宗东望又梯云。

欲留春意归墙屏,合养桐材惜寸分。榱桷栋梁皆入用,吴兴千古复谁论。

同寅唐西洲都宪顾浙台叙旧

明代 区越

十年京国拜丹宸,携手曹司又几春。携写别弦忧柱促,共谈时事觉情亲。

君今锦足铮铮立,我已银丝缕缕新。他日挂罾南海上,江蓑谁伴白头人。

情川

明代 区越

云水风流尘外姿,每依云水共襟期。数椽白屋临川曲,两带青萝护岸扉。

鹭立东西沙水静,歌翻欸乃钓船归。春江早晚风雷益,此是潜龙见跃时。

答云鹤林经卫 其二

明代 区越

归来却是渊明醉,锻炼那知叔度慵。野鹤本来天上物,长鸣真合对苍穹。

冬日观庭卉有怀

明代 区越

目前风景自无涯,南陌东城路若赊。枸杞悬泉甘菊实,酴醾穿土瑞香花。

布裘禦腊酒为佐,蓬屋当风竹莫遮。松菊道人多逸兴,芒鞋今日又谁家。

社约和同会邓太守 其四

明代 区越

酒满清樽菊破霜,小春回首见秋光。小生兰畹餐英尽,移入松轩话柄长。

韩潞衣冠倾洛社,皋夔黼黻绣虞裳。江山岁晚空蓑笠,谁画渔樵共一堂。

林司训见召次韵 其一

明代 区越

箬笠朝朝共顶天,凭高著眼见媸妍。始知西汉冥鸿翼,未结扬州老鹤缘。

蜂背幽兰真致主,马衔秋草尚思边。闲来万事心灰尽,不信风吹烬又燃。

元日和雩峰何太守 其二

明代 区越

青山何处想音容,两度开缄一月中。妙染几曾窥晋帖,新诗时复见唐风。

闲于丹灶寻真诀,惯入西樵觅酒东。开径徒劳望三益,野屏烟淡鹤归松。

次许南溟赏花韵

明代 区越

看花须及未开时,莫待离披一片飞。莫雨欲匀新步障,晓风还展最高枝。

谁家桃李园开宴,昨夜池塘梦有诗。九十风光催著眼,芳春那肯负佳期。

次李铁谷召会韵 其四

明代 区越

先春粟粒瀹寒源,占断风光共一园。歌竟玉川归未得,巅崖空见两旗翻。

李铁谷预约九日游圭峰

明代 区越

九日相邀尚隔旬,芙蓉霜老菊霜新。玉台佛阁堪乘兴,绿护仙屏久待人。

古塔攲依松几树,澄潭瘦影鹤千春。寻诗亦恐无新句,岁岁来游按旧辰。

邑侯陈后斋膺奖 其一

明代 区越

西台忽报奖书来,蔀屋穷檐笑口开。久念吾人多疾苦,重劳方寸日图回。

持循六事昭公道,论列诸司表俊才。亦恐重离怀抱去,郎星夜夜烛三台。

区越

区越

区越(一四六八—一五五四),字文广,号西屏。新会人。尝从学于白沙陈献章。明孝宗弘治十八年(一五〇五)进士。历官浙江嘉善县令,户部主事、知建宁宁国府、浙江副使、江西左参政。年八十七卒。有《西屏集》行世。明万历《广东通志》卷二四、清乾隆《广州府志》卷三四、清乾隆《新会县志》卷九有传。区越《西屏集》十卷,前五卷为诗,馀者为文。► 32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