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李前川邀饮次韵 其一

李前川邀饮次韵 其一

明代 区越

重衾无柰北风凉,暴背西窗候晓阳。阶下忍看嘉菊瘦,水边谁探早梅芳。

蹇驴踏雪寒应甚,玉洞烧丹暖倍常。东老调高须属和,欲排冬霸见春王。

诗人区越的古诗

厓山吊古和寄同年西樵方阁老 其二

明代 区越

宋祚逢厓不忍寻,乾坤无语坐湮沉。岂知末运穷千战,独恨微阳亢六阴。

怒气乘潮翻海岳,悲歌和泪洒山岑。笔端有眼兴亡见,付与樵童牧竖吟。

寿诞黄菊初开邑长诸公惠礼赋此以谢

明代 区越

九月名花十月开,适逢诞日启宾罍。何须白社攒眉去,自有江州送酒来。

老负君恩惭补报,偶同生物冒栽培。诸公日共花前醉,八十六年春又梅。

春行 其二

明代 区越

隐见安山猎,纵横角庙渔。田家多准备,谷雨试新锄。

答龙江黄正郎同年

明代 区越

落笔风云纸面生,红黄真不忝诗声。芳时共奋龙门翼,社日同归燕鸟情。

江舫漫疑高浪拍,山楼应候小车停。龙江独在同年厚,屑玉劘金莫厌零。

林司训见召次韵 其一

明代 区越

箬笠朝朝共顶天,凭高著眼见媸妍。始知西汉冥鸿翼,未结扬州老鹤缘。

蜂背幽兰真致主,马衔秋草尚思边。闲来万事心灰尽,不信风吹烬又燃。

答林大博见赠

明代 区越

若若累累系匪轻,朝冲莫突岂书程。病于好句游三昧,愁仗醇醪破一城。

五岭共谁分野色,九峰时我树风声。都门怅别惭吾子,索酒缄诗独有情。

次李铁谷召会韵 其三

明代 区越

花来劝饮何源源,醉倒不知何处园。莫问解醒多少在,刘郎当日口澜翻。

张井泉诞日 其二

明代 区越

玉斝絪缊秋露白,彩毫挥洒墨花寒。东君降席西宾上。

诗格森严酒量宽。旭日宠临千福介,绮筵供帐百花团。

看君千载何须祝,青鸟西来正入门。

初秋得雨炎蒸未解雅会之难为怯暑也

明代 区越

当暑谁堪共此台,蕙兰开遍酒慵开。祝融晚节翻无赖,阊阖凉风何莫来。

松壑几番回白首,天瓢一泻尽黄埃。早秋正协斯文会,花径重重绣紫苔。

添孙和亲家何太守

明代 区越

姜酒相将过晚凉,外孙得报外公乡。门楣重有悬弧庆,歌舞先从若祖狂。

水会三江龙有种,天开五色凤应翔。即看昆玉攀仙桂,代见何家展国璋。

十月六日约同会诸公赏菊

明代 区越

本是重阳萼,天留十月开。不知陶靖节,仍为菊花来。

清浊从头有,浅深宜自栽。半酣花压帽,新月澹城隈。

春宵夜雨

明代 区越

霏霏寒雨飒春声,岂谓三农候暖耕。菲薄无能归旧业,髦猊何限寄新城。

一山蛇豕非勍敌,两道貔貅已肃兵。定有丈人来领略,共回桑梓过浮生。

送曾鹤林之新昌 其二

明代 区越

重阳再会菊新斑,清赏无期又出关。江雁阵云归五岭,钓船撑月过横滩。

临行郑重公何意,翻忆平生我厚颜。行止向来经画定,不知猿鹤怨空山。

林见山召游大云山寺

明代 区越

一春行欲遍名山,春尽无诗却腼颜。好借光阴诗卷里,为传心事翠微间。

人于晚节尤多事,老解清游不等閒。今日七贤同此过,山人先为扫松关。

次和玉泉登高韵

明代 区越

五株葱郁淩霜老,万里联翩接汉回。黄菊径边开正好,白衣云外望应来。

更无羽客谈丹灶,犹有残僧扫玉台。何限门前车马客,风光同醉不同杯。

和清所李山人

明代 区越

兰蕙霜前不改芳,山人依旧古冠裳。山逢九九亲宾会,行迓三三药草香。

江湖岁晚先忧在,月旦评高水鉴光。老痒年来搔未去,新诗撩我兴偏长。

九月六日赵太守丹山游圭峰分韵得重字

明代 区越

踏上圭峰日正中,小蹊黄叶叠重重。小前未酌重阳酒,松下先吹落帽风。

望望庐山须此老,琅琅郢曲有诸公。丹山老凤西屏鹤,烟淡疏篁月满桐。

和偶山曾太守题西屏拙号

明代 区越

偶山南下是屏山,岭水天分两带环。美睡只嫌千日酒,野芳是错九还丹。

登高望远非无事,问柳寻花莫等閒。忽有好风褰蕙帐,诗来何处扣松关。

送春和高文山韵

明代 区越

春来欲早去宜迟,草屋春来不掩扉。草酒赋诗须远出,问花寻柳却忘归。

青阴不管门庭暗,红紫生看风雨稀。独笑当窗无点绿,荼蘼根老倩谁移。

饮邓宪副溪园 其二

明代 区越

红雨争飘绿转浓,野桃溪畔住方筇。数声杜宇松杉露,百啭流莺杨柳风。

南畹艺兰空费日,东山种竹未成功。春光并入溪园望,青子累累万树同。

区越

区越

区越(一四六八—一五五四),字文广,号西屏。新会人。尝从学于白沙陈献章。明孝宗弘治十八年(一五〇五)进士。历官浙江嘉善县令,户部主事、知建宁宁国府、浙江副使、江西左参政。年八十七卒。有《西屏集》行世。明万历《广东通志》卷二四、清乾隆《广州府志》卷三四、清乾隆《新会县志》卷九有传。区越《西屏集》十卷,前五卷为诗,馀者为文。► 32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