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寿胆溪林郡丞诞 其一

寿胆溪林郡丞诞 其一

明代 区越

一杯随处起经纶,七十三来又诞辰。久恋方壶闲日月,亦招盘谷旧亲宾。

天开五色彩云见,花覆千年玉露珍。圣主亦私岩壑老,栖栖猿鹤共长春。

诗人区越的古诗

题养高卷

明代 区越

绕池清自照,环堵绿成沉。老梦江湖远,闲庭岁月深。

欲从千仞立,肯受一尘侵。俗外空高论,犹防损道心。

九月东巡山行

明代 区越

驿路淩晨匹马迟,村庄犹自掩柴扉。金包曜日黄柑熟,霜实落林红柿稀。

试听农谈都了了,偶经湖水便依依。尘冠未濯沧浪去,羞上严陵旧钓矶。

陈大云诞日诗召和 其二

明代 区越

山中毛颖不中书,颂祷惭来一字无。太酌径须从沈老,苦吟时复见黄初。

赠司徒龟陵

明代 区越

五十年前发未韬,宫墙初共试蓝袍。宫生熊海鱼龙戏,云覆马山松柏高。

剑佩屡回千里梦,江湖空叹一身劳。莫辞徙倚南枝醉,同过文溪照二毛。

七月游圭峰呈白沙陈先生 其一

明代 区越

秋风匹马向山巅,万仞跻攀欲到天。万水望通琼管外,白云招近玉台边。

闲随老鹤寻丹壑,懒向残僧问白莲。坏壁不堪留杰作,奚童归背满新篇。

友巢

明代 区越

牛迹重重颍水滨,饮牛惟羡上流人。山光不逐卿云烂,物色长遗草莽臣。

帝德圣神徒远让,野匏喧寂日相亲。友巢未拟巢何地,万壑千岩且致身。

秋日答汤外史

明代 区越

松关不锁动经旬,雨后松阴爽气新。潇散最堪岩壑辈,风流难借市朝人。

贫于酒舍忧偿债,老入花丛喜见春。三十六回无事日,不知良会苦多晨。

游苕山次秋浦王方伯韵兼呈万峰李参戎 其一

明代 区越

酒经谈罢又茶经,兴落招提醉易醒。兴憩不妨诸念息,重来惟记万松青。

野云弄影倏时散,竹韵可人闲坐听。在处山林无案牍,老当投辖莫劳形。

贻杭僧清涌

明代 区越

山水苍苍万壑秋,沧江淼淼一归舟。梦回烟月无天日,游遍公卿出帝州。

燕颔虎头知有相,孤云野鹤本同流。山僧长揖苕溪去,他日来寻只水头。

用韵答汤涧松 其一

明代 区越

主人呼酒入花间,野客方舟向柳湾。潇散正多天与健,昂藏休尽鹤同寒。

同寅唐西洲都宪顾浙台叙旧

明代 区越

十年京国拜丹宸,携手曹司又几春。携写别弦忧柱促,共谈时事觉情亲。

君今锦足铮铮立,我已银丝缕缕新。他日挂罾南海上,江蓑谁伴白头人。

和莫玉泉晓枕口号 其一

明代 区越

骢马来何日,亲帷万里馀。天和相感召,家庆在斯须。

史笔呈丹阁,霜风下玉除。雉膏方共食,移养大官厨。

诞日柬同社过酌 其一

明代 区越

草荐轻车一路深,小楼温酒望同斟。菊英未落梅香吐,小雪才过诞日临。

万变风云随着笔,一流松竹矢同心。看花许续千年话,拜舞花前领醉吟。

同年黄容庵正郎入祀乡贤喜赋

明代 区越

手制闽阳锦未停,司徒优诏籍贤名。弄舟西楚商征薄,扈驾南畿跸路清。

凤阁有阶堪奋步,龙山未老气归耕。春秋俎豆宫墙内,标表人间此道明。

赠俞邑博归浙

明代 区越

教出吴兴有正传,春风门巷蔼新弦。东山乔梓堪梁栋,西浙柔桑暗石田。

畏此简书来郑重,美非吾土尚迟延。六桥花柳孤山鹤,尘梦今朝洗玉泉。

赋归代柬呈别章江三司 其一

明代 区越

为忆还山事事幽,司空图老信宜休。疏开岭北龙津口,引过屏西水步头。

长夏听松根作枕,清秋探橘子成球。馀生独被君恩重,犹得从容首旧丘。

邓体仁初度

明代 区越

春垄风来翠浪新,寿筵高敞乐嘉宾。寿从辛丑逢初度,诞与招提后两辰。

收拾江山还杖履,濯磨诗酒出精神。更无俗事干灵府,便是浮丘一路人。

五月八日锦衣莫玉泉寿日召饮 其二

明代 区越

往岁长安近卜居,还乡作伴亦瞿儒。肩头撇下千钧担,日下催归几束书。

雨后江山添绣画,潮回舟楫送虾鱼。买邻莫是无千百,试上高楼望小车。

登高感事

明代 区越

凉风潇飒洒山阳,琴鹤同来意自长。四望高卑还卓绝,一流觞咏出寻常。

风尘远岛嗟生事,兰桂空山感异香。抱病登台总乘兴,不应愁结杜公肠。

厓山吊古和寄同年西樵方阁老 其二

明代 区越

宋祚逢厓不忍寻,乾坤无语坐湮沉。岂知末运穷千战,独恨微阳亢六阴。

怒气乘潮翻海岳,悲歌和泪洒山岑。笔端有眼兴亡见,付与樵童牧竖吟。

区越

区越

区越(一四六八—一五五四),字文广,号西屏。新会人。尝从学于白沙陈献章。明孝宗弘治十八年(一五〇五)进士。历官浙江嘉善县令,户部主事、知建宁宁国府、浙江副使、江西左参政。年八十七卒。有《西屏集》行世。明万历《广东通志》卷二四、清乾隆《广州府志》卷三四、清乾隆《新会县志》卷九有传。区越《西屏集》十卷,前五卷为诗,馀者为文。► 32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