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游苕山次秋浦王方伯韵兼呈万峰李参戎 其二

游苕山次秋浦王方伯韵兼呈万峰李参戎 其二

明代 区越

湖山巾舄我曾经,二十年来梦始醒。二伯甘棠留蔽芾,祭遵樽俎入丹青。

清游笑我扪萝癖,归咏同君驻马听。抚景何嫌须鬓改,等閒天地亦忘形。

诗人区越的古诗

送锦衣莫玉泉还京 其二

明代 区越

几将心事共绸缪,静坐篝灯话未休。匣剑又旋天北极,送君还到水西头。

日临上苑花争吐,雨湿王孙草漫抽。肯信山中猿鹤怨,都城佳丽易淹留。

野梅 其一

明代 区越

野店栖残雪,山桥傲早冬。夜来江浦笛,吹月伴蓑翁。

汤涧松季子优选游泮

明代 区越

一箭穿杨便出奇,淩云志气可前知。喜闻宪府垂青眼,不负当年羡白眉。

翊世共期天下事,发身多是少年时。蓝衫舞趁春风暖,共乐堂前昼锦衣。

诞日柬同社过酌 其二

明代 区越

盥栉朝来寒渐深,紫霞杯小量情斟。也知北郭人稀到,为探南枝日再临。

长揖诞辰陪贺客,小烹牛鼎献穷心。白云篇什堆纷乱,点检晴窗共细吟。

张大尹井泉寿诞次韵

明代 区越

朔风催着木绵衣,正是邻翁庆饮时。正气暖回千日酒,寿筵清映万年枝。

云霞碎点飞香翰,金玉锵鸣乐旧知。不醉不归公莫睡,共看明月透疏篱。

元日和雩峰何太守 其一

明代 区越

宝胜翩翩飏酒卮,山中何物不随时。荐新已簇春盘菜,拭眼又看江柳枝。

风雨登楼无俗客,烟波触处有新诗。西屏不似雩峰胜,次第栽花只短篱。

正月十七日风雨至二十日始见日色

明代 区越

朔风吹雨来溟溟,岂为元宵须送灯。百草定知寒不茁,三辰愁向暗中行。

梳头暖阁还呼炭,烧叶茶炉尚带冰。今日微阳弄光采,时来曝背近檐楹。

亲旧赠履儿应贡赴京和答 其一

明代 区越

西屏白鹿长千春,只许东来白鹤群。游遍山南与山北,不知谁凤又谁麟。

朝廷作士还师古,天下罗才亦进新。世路不殊行自异,丈夫须有气淩云。

张令尹遗爱亭

明代 区越

宫墙道艺三年教,兵食桥梁庶事修。百姓有天均感戴,老年无事但歌讴。

亦知盛德心常下,不谓穷檐泽易流。史笔欲寻公是处,新亭卓楔古文洲。

九日游圭峰留题 其二

明代 区越

无端海色更天容,都在先生一顾中。泉涧尚流前夜雨,芙蓉如诉五更风。

送鸿目断秋空外,采菊人过篱落东。总为延缘归未得,黄云山月上高松。

滨行和韵奉答藩臬诸僚友 其二

明代 区越

春晚相将客棹还,剑江西上一湾湾。即呼野鹤来高汉,并与闲云入旧山。

岁费贫教栽橘实,君恩生许度梅关。壮游不及西屏路,雾雨何妨隐豹斑。

汤涧松钟海月二公舟中手谈

明代 区越

输赢论世局,消长看潮航。何日梅花句,同公赋草堂。

仲夏粤江邀饮次韵 其一

明代 区越

看花看竹便移时,村径延缘自不知。才过石桥流水去,歌声催动觉来迟。

冬至后四日邓太守念斋张大尹井泉寿诞

明代 区越

一阳来复又三晨,二老悬弧叠诞辰。佳气郁葱盈里闬,江门风雨两吟身。

膝前戏舞儿英俊,堂上高歌客缙绅。圣主万年优老寿,青门白社任閒人。

孙挥使新构后复有举男之喜诗贺之

明代 区越

指挥铃辖武功成,韵落渔樵凯奏清。总为好谋能制胜,岂徒誇勇效输诚。

春深小苑麒麟毓,日暖新堂燕雀鸣。勋爵如君求不杀,自应流庆迈云仍。

饮邓宪副溪园 其一

明代 区越

溪园召饮意偏浓,亦有浮眉九尺筇。亦过中和三月节,尚馀花信几番风。

思援逸驾诗无敌,为制颓龄酒有功。至境更寻花柳外,百年行乐许君同。

关子翰郊行诗拟九月四日约诸年少同续登临之约次韵

明代 区越

云物萧条阊阖风,炎凉相代岂相攻。林庐苍莽还如故,岐路东西漫不同。

塞雁声闻寥廓外,游人身落醉醒中。明朝又蜡东山屐,年少能随鹤发翁。

邑侯陈后斋膺奖 其四

明代 区越

摧霜厌雪愁枯落,滴露和烟喜发生。弱草应知麟不践,偃风曾记虎横行。

试看邑里勤生事,更听弦歌起颂声。剩有循良堪采荐,不妨知己重垂名。

送王默斋春试

明代 区越

紫水鱼吹浪,黄云鸟弄枝。野屏幽意匝,春苑客心驰。

跃矢同瞻的,崇台广作基。万年思致主,剀切莫意违。

孙日章新婚诗以示之

明代 区越

解组归来二十年,种瓜无地秫无田。半松半竹缘风壑,时止时行任管弦。

绮陌不知花柳醉,老年惟望子孙贤。有家若便求身教,身教求来却万千。

区越

区越

区越(一四六八—一五五四),字文广,号西屏。新会人。尝从学于白沙陈献章。明孝宗弘治十八年(一五〇五)进士。历官浙江嘉善县令,户部主事、知建宁宁国府、浙江副使、江西左参政。年八十七卒。有《西屏集》行世。明万历《广东通志》卷二四、清乾隆《广州府志》卷三四、清乾隆《新会县志》卷九有传。区越《西屏集》十卷,前五卷为诗,馀者为文。► 32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