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以沉香拄杖奉寄总老戏呈句偈

以沉香拄杖奉寄总老戏呈句偈

宋代 沈辽

七尺潜虬出海污,久同病士御三车。旃檀彫断终非相,薝卜芬芳漫散花。

绝是离非参妙用,穿云涉水伴生涯。东林大士还知否,止此无言是作家。

诗人沈辽的古诗

静照庵

宋代 沈辽

扰扰百年何可为,正应静处得忘机。心猿不动无馀境,照见人间是与非。

初闻鹤唳

宋代 沈辽

海天寥寥禾黍秋,人籁已息烟雾收。数声鹤唳草堂静,何苦更向咸阳游。

花药尘外亭

宋代 沈辽

导师昔示化,灵墟肇开凿。山间百草花,救病皆为药。

尔来三百岁,法音亦间作。为人布福时,随缘四丰乐。

然师法王嗣,金锡中天落。海众蚤知归,天龙欣有托。

鼎新金布地,烟云助回薄。岣嵝对岑寂,潇湘供盥濯。

维摩老且病,身世两无著。行期过丈室,为我探泉壑。

寄赠伊先生

宋代 沈辽

在昔齐光禄,招余访仙宫。崇岩九叠峻,行望庵前松。

下马过星坛,超然挹孤风。华冠映绀发,谈笑想鸿濛。

饮之青菁饭,喻以朝元功。顾余方羁束,焉能谢人中。

闇黮七八岁,日月何匆匆。吾非久寐客,不烦一言攻。

己知弃宠辱,安能为世庸。还丹何时就,白云弄秋空。

相望江湖上,杳杳复蒙蒙。

屈平

宋代 沈辽

屈平已放逐,行吟成九歌。孤心抱幽恨,君王将若何。

才调固洒落,胡为情虑多。哀哀抚长铗,轧轧感女萝。

彼已不我待,吾将怀彼那。空令汨罗水,予客泣清波。

次韵伯成见赠

宋代 沈辽

水上浮云断不还,松间幽石自斑斑。柴门不接红尘路,满座长将白日闲。

往解谁能寻赤轴,无情还自爱青山。清冷台下无多路,断葛枯藤不足扳。

寄四明神智师

宋代 沈辽

甬水楼头看尽山,南城寺里扣禅关。老师多事犹相记,千里驰书慰病孱。

书堂寺

宋代 沈辽

苍山古木书堂寺,北下湘川百馀步。谁云往来倾世界,至今人道安禅处。

岂无惊蛇与飞鸟,后来那复知其趣。我身不知今是不,空记名称你常住。

齐山偶题三首 其二

宋代 沈辽

朝云未散白笴陂,落日已过铜陵西。不向人间生皓发,直寻仙客上青溪。

寄昭庆阇黎

宋代 沈辽

二年客江汉,不知春与秋。东来望吴越,历记昔时游。

萧山江水西,万屋白云迷。地势既洒落,家家临水堤。

中有一大士,法与天台齐。至行通神明,多果无阶梯。

吾昔屡入室,遂能离筌蹄。谁言似金粟,真已谢荆溪。

悯悯强冠带,悠悠恨乖暌。仍作赵魏行,何年造幽栖。

临风一问讯,深已愧提撕。

清晨

宋代 沈辽

清晨振衣起,起步芳池侧。徘徊俯丹槛,倒影见攲魄。

不识嵇中散,定非风尘格。长怀谢灵运,本自林泉客。

吾衰厌世道,不以形为役。顾非冕弁人,冕弁匪所适。

观大水望朝阳岩

宋代 沈辽

前日岩间欲结庐,下眺江水百步馀。春水溅溅出乳窦,青山白石半洿涂。

不到津头已三月,谁知江水涨天墟。遥望横流不敢济,岩口已有人罾鱼。

寄题僧荣妙胜斋

宋代 沈辽

婉婉江记室,故庐在西陵。畴昔文雅地,何年钟梵兴。

越江下朝海,门前绀波腾。苍茫梦笔事,谁似画桥称。

世道久蒙昧,至人绝勾绳。名存谁有实,身往复奚凭。

万生着动静,其初匪云应。纷然竞其趣,自知远真乘。

上人学智者,高谈信能承。知以妙为胜,新题敞相仍。

色相不足誇,是境方清澄。行期授记诲,为我比然灯。

清泠台

宋代 沈辽

清泠不在境,石峤乃天成。我无卜筑功,为台亦强名。

南山岂不佳,不见浮云生。青溪淡无绪,何处宾鸿声。

谁云饮酒乐,正欲乱其明。不知弹琴士,何用物外平。

清冷亦强名,指象真砰砰。落落晞白发,身世秋毫轻。

养猿

宋代 沈辽

孤猿逸重巘,清啸久不闻。中怀为牢落,日跂吴山云。

宓子有深致,远将清思分。萧飒野人姿,慰我澧江濆。

动静得真性,超然离世纷。春华二月来,苑囿争敷芬。

谁言关闭趣,聊以乐朝曛。毋怀故山归,吾将汝为群。

观蕉叶二首 其二

宋代 沈辽

忆昔红蕉狼籍时,玉人携手泪沾衣。今日芳心为谁展,天边怊怅未成归。

次韵悟师见寄 其一

宋代 沈辽

一裘一葛谢时人,似与孤云老鹤亲。峭石山前静无事,桃花零落几经春。

仙居阁

宋代 沈辽

鹤驭已归三十春,至今重阁无纤尘。至桃谁知天上事,白骨不驻城中人。

门外江流似平昔,林间鸟雀空悲辛。当时留侯强辟谷,黄石老翁悟终身。

奉和宋平叔

宋代 沈辽

海角厌多雨,乍晴山更嘉。梅林半黄熟,柳带剩夭斜。

忽忽久不怿,悠悠谁可涯。世如有夫子,终不叹匏瓜。

和李泰叔

宋代 沈辽

一身已与世相违,宁假虚名竹帛垂。老去读书聊自遣,病多饮药倚支持。

长因斜日增离恨,却有秋风慰所思。屡辱高吟不即报,使来多值欲眠时。

沈辽

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 21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