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沈辽
青嶂叠叠西南驰,上下佛宫筋力疲。一樽欲与鲁山醉,怅望车马来何迟。
踏盘曲二首 其一
湘江东西踏盘去,青烟白雾将军树。社中饮食不要钱,乐神打起长腰鼓。
女儿带镮著缦布,欢笑捉郎神作主。明年二月近社时,载酒牵牛看父母。
次韵悟师见寄 其一
一裘一葛谢时人,似与孤云老鹤亲。峭石山前静无事,桃花零落几经春。
初闻鹤唳
海天寥寥禾黍秋,人籁已息烟雾收。数声鹤唳草堂静,何苦更向咸阳游。
庭下菊
夷天九月尾,秋气殊未肃。病士蒙葛衣,正如庭下菊。
忆昔移菊初,夏暑方烦溽。瘴山旱无雨,憔悴兹不足。
安得望茅茨,窃自譬松竹。神仙久视药,孤根寄穷谷。
将行寄蒋三
春风迎我到荆溪,行看秋成忆故畦。乘兴去来何可恨,为君引领隔湖西。
戏赠莘叟明之
仲子绝不出,留侯数相顾。二客虽不同,所知均一趣。
仲子屏世故,翛然掩蓬户。留侯喜奕棋,清欢寄玄悟。
题寄老轩
道人寄老故山前,雪顶霜眉意嗒然。门外少年方作乐,谁家为汝说因缘。
观蕉叶二首 其二
忆昔红蕉狼籍时,玉人携手泪沾衣。今日芳心为谁展,天边怊怅未成归。
云间
野田茫茫秋水清,生尽蒲蔍无人耕。不知三吴地力壮,老鹤空向烟中鸣。
题大中寺觉云师壁
老来情绪似秋烟,水畔林间不计年。世事纷纷何可较,城西寺里学参禅。
池阳 其二
水南残钟水北清,浮云断处玉钩明。持杯欲饮还看帽,十里春江如镜平。
无生
昔别江南去,三湘多烟雾。今从三湘归,江南正如故。
不须下照水,还惊我非汝。白发如秋蓬,已得无生路。
钴鉧
余读子厚书,始闻钴鉧潭。榜舟西江下,振步愚溪南。
高下凌山阿,松篁蔽秋岚。土人识其地,古木森楩楠。
水深日波澜,此理亦易探。古木为钴鉧,土音正相参。
所记或不然,信书殊未甘。此公废已久,山水穷年耽。
造化毫楮间,浮实微相锬。幽心有默识,西归助清谈。
与德相游云光
方驾出齐山,五月未甚暑。遥瞻六峰道,修烟莽如褚。
浮屠在山半,卜筑气象古。松风下石窦,阴泉鸣竹坞。
堂堂老禅子,游方遍中土。十年不下山,不及朝市语。
拂云有幽步,凌空开峻宇。登山复望山,六峰艳如舞。
时当一阴候,阳气骄且舞。龙蛇伏草莽,往往暴为雨。
由兹向摇落,流光不足数。篮舆当复来,相与同支许。
丧表姑挽词 其二
忆昔祖姑前,曾观八法妍。常嗟道韫在,终愧右军传。
幻化已委世,清明当作仙。松门一长恸,丹旐上新阡。
寄处善不动庵
莫笑当年梅子真,区区吏事走风尘。风尘自是南昌事,谁识庵中不动人。
古兴十六首 其四
修道须阴功,留侯亦何为。区区欲报怨,方为帝王师。
辟谷学赤松,强为女子饴。黄石更殉葬,空令后人疑。
陆机云碑
朝日欲出已复西,人间兴废那可知。昆山陵谷久已变,水旁唯有将军碑。
诒隐者二首 其一
汝勿轻王侯,王侯非汝曹。地势有轻重,太山与鸿毛。
鼓腹一欢笑,不知钟鼓豪。我乐彼不预,山林且陶陶。
赠长芦福长老
达摩西归不记年,雪山消息更茫然。行人不会真如事,唯爱长芦含暮烟。
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215篇诗文
枣花寒
奉送太古归旧隐
澧阳大水
齐山偶题三首 其三
奉送志国赴举
将行泊潇江
清泠台
题文殊寺 其二
初耕东坡
湖亭怀子美
景星观
德相送荆公三诗用元韵戏为之
七月五日立秋初夜观月
赠夹山长老兼示石门蹇大博
与公诩游西禅新阁
次韵酬楚兴三颂 其一 答设斋
召邵彦瞻
寄博古
洞庭山雪
伯翔父挽歌 其一
奉送醇老
天竺白云堂
花药尘外亭
与善果师游石堵
春日中和堂
禅老阁
送唐道
林平 其二
甲辰年五月十五日夜澧阳观月
西禅新阁
古兴十六首 其十五
春日二绝 其二
奉送明雅师
和张宝臣即元韵
晋室
清泠台初夏一首寄上翟舅
和李泰叔
新作小屏
绿发
赠饮客
阳羡浮翠亭
答林夫五颂次元韵 其三
泰叔求桂浆
赠清道
题径山二首 其一
答林夫五颂次元韵 其一
泛舟上湘口馆
圆明师为余鼓琴作昭君操因感其意辞以赠之
奉简莘叟
西上
古兴十六首 其八
次韵酬明发华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