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沈辽
山腰嵌岩山顶平,此下直眺池阳城。城中欢戚自流转,不似山石都无情。
寄南屏师
庭柳日衰落,已听暮蝉吟。吾州西郭暮,谁感故人心。
卧病观元化,悠悠信难谌。不为物所迁,固知幽趣深。
情来念不浅,道丧理亦沉。相望五千里,江汉水涔涔。
神游不可到,短梦安能寻。不如东归翼,华发满瑶簪。
赠有道者
昔吾知养生,始自皇人经。其说乃浩博,隐奥通神灵。
锦囊固申行,梦寐嗟沉冥。十年不一开,未甘遂遗形。
矫矫高平生,真诀炳丹青。要妙不在多,一言如发硎。
使人久滞念,霍如病已醒。岂徒固衰朽,且将延百龄。
我虽欲亟试,未能广娉婷。明年走浚上,要当宅重扃。
信如君所说,誓将鄙心铭。为报不易言,高山柏亭亭。
寄赠舒州徐处士
昔爱灊川游,青林覆幽石。道人携手行,萧然名山客。
谁知堕世路,譬如羁飞翮。林皋未脱去,纷纷头欲白。
轻负皇人经,犹怀稚川策。幸已弃韦带,远谢功名迹。
聊希闭关士,正苦身为役。别来二千日,还丹应有获。
毋忘绛囊赠,使我升仙籍。将酬金镮脆,青绫三万尺。
初耕东坡
观田东坡去,春事日已揭。耕破岭上云,凿开岩下月。
种我十亩粟,中有薇与蕨。优游卒岁事,山前梳秃发。
赠磻翁龙尾砚
龙尾山盘八十里,龙尾有潭下无底。龙月亭亭潭气黑,其中有石色如墨。
山川秀气散不为,风云顽不为砂砾。融结至宝有物主,水上经营无处所,经年始获不敢贾。
我昔游江南,有客遗我誇龙子。吾知龙能变化,是或不可制。
追琢为巨砚,大笔挥离骚。中圆体天形,外方作地象。
精光熠熠角生浪,熟视乃有绀罗文。莹润无与比,玩爱何可论。
我今樗散无所事,特赠华阳鸿笔丽藻人。吾闻蜀都多学士,寘诸文府为战具。
君如穷经遂绝笔,请典大轴传后嗣。
寄老石
老不在发白,此态渐自迫。唯老不在我,寄老山前石。
朝来石上坐,云气湿衣襞。夜就石上眠,月影照岩壁。
何为市南老,一欢复一戚。啧啧恨身老,更以身为役。
人言老且死,老死何足惜。昔人有至言,人命在一息。
赠长芦福长老
达摩西归不记年,雪山消息更茫然。行人不会真如事,唯爱长芦含暮烟。
江水二首 其一
江水入溪来,无复故溪处。山前浮大故,前日行人路。
遥堤半灭木,茅舍驯鸥鹭。始知南山远,欲往不易渡。
世事宁有定,吾生若朝露。大海为陆陵,昔人非大悟。
次韵酬楚兴三颂 其三 答见赠
已住世间如影响,不牵法相论偏圆。山边茆屋随缘业,不是当时忍辱仙。
泛舟上湘口馆
潇水漫南来,湘川趣东下。二水始相会,清豪不相藉。
山回石濑出,木老脩烟嫁。泛泛白蘋洲,林风媚如画。
宿昔感骚愤,幽兴遥相借。不谓垂老年,羁孤穷山舍。
潮来刺舟去,孤月临清夜。安得跨鲸鱼,不复人间化。
过水心寺访芝上人
行年四十发已斑,似梦非梦寄人间。数日秋风稍强健,闲寻戒律过南山。
题广严禅师房
二十馀年谈性空,不知强聒尽无功。愁来白发如秋草,为置浮生断梦中。
张公洞下
道人升天久不回,至今洞门向北开。当时仙仗人不识,白云缭绕山间来。
闯然初望烧香台,百步九折多苍苔。仙官委蛇剑佩肃,霓旌羽盖光漼漼。
鹤驭欲下风作媒,雪猿白凤势欲颓。嵌岩石乳谁敢饮,洞下风水声如雷。
龙车遥遥断消息,数百年来化为石。六朝人物丘墓坏,白骨尽为泥土蚀。
吾昔已炼九华丹,欣寻二洞穷幽寂。稚川方求句漏令,长史亦赖旌阳力。
手种青精期可择,未能脱去空羁靮。
篮舆往来不惮勤,搔首山前发斑白。
古兴十六首 其四
修道须阴功,留侯亦何为。区区欲报怨,方为帝王师。
辟谷学赤松,强为女子饴。黄石更殉葬,空令后人疑。
古兴十六首 其八
黄叶日已落,西飙易惊衰。忆昔阳春下,芳华弄葳蕤。
四序不代运,生物皆凌夷。匆匆盖常理,晚暮令人悲。
新作小屏
少年喜读书,偃仰在方床。不知昼日劳,常爱秋夜长。
炯炯户牖明,翳翳灯烛光。我乐自有趣,骅骝步康庄。
道学贵深思,千古浩无方。投机践圣域,所戒怠且狂。
常鄙小人儒,不能志轩昂。蹈袭已陈语,何为浪皇皇。
尔来四十岁,鬓发已如霜。回首念畴昔,此意殊未忘。
曲屏倚方枕,可以寄彷徉。诲言示稚子,朝夕当此强。
鄞江上作
秋潮拍江余欲去,二年穷谷江之下。疾目不瞩西飞鸿,幽怀长寄斜阳树。
且余欲行去何之,白云缭绕故山栖。苍颜终不为人役,不妨抱瓮治田畦。
古兴十六首 其一
朝亦看踰山,暮亦看踰山。芳华春树外,古澹白云闲。
绝顶有池水,昔年栖玉颜。妙灵想不驻,缅慕何由攀。
召楚兴禅师
匡床我示维摩疾,持钵师来舍卫城。与汝欲分香积饭,不妨作戏说浮生。
讽仕 其二
圣人不出世,斯民忧倒县。仁心欲援手,宁以身为先。
仲尼贵用我,孟子推诸天。二圣有特立,何尝持后前。
后来乃昧已,惘惘为利牵。纷挐窃古语,不顾内所愆。
信如一丘貉,孰有然不然。苟伸刀割用,于世已为贤。
鼎鼐杂锜釜,谁知重烹煎。然提地史录,不如观长川。
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215篇诗文
奉和宋平叔
春日二绝 其一
走笔奉酬伯昌示潇湘烟竹图
古兴十六首 其三
讽仕 其一
奉送景升西上
送荣叔归萧山
侯滩
复作过商翁墓 其三
奉赠仲益南上
奉酬伯昌志国所示古调
子固挽词 其一
五言赠别博明二古
金山窦觉师
阳羡浮翠亭
和张宝臣即元韵
题垂云亭
与善果师游石堵
庭柏
枣花寒
招静之
古兴十六首 其十二
古兴十六首 其十四
寄四明神智师
钴鉧
婆娑亭
奉谢上官令诗卷
奉送伯才都官代归
送师说兄弟西归
复和 其二
题文殊寺 其二
寄道辅
次韵答陈生问禅
古兴十六首 其十三
景星观
答林夫五颂次元韵 其三
奉送太古归旧隐
代人上杭守赵资政生辰诗
题宸奎阁
云间
湖亭怀子美
齐山偶题三首 其一
陆机云碑
池阳 其二
奉陪颖叔赋锁
奉寄持平兄弟
戏赠莘叟明之
戏呈庆复乞画
次韵酬公夫二首 其二
西舍
林平 其二
齐山偶题三首 其三
清泠台二绝句 其一
圆明师为余鼓琴作昭君操因感其意辞以赠之
答林夫五颂次元韵 其五
洞庭山雪
次韵奉酬文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