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沈辽
汝勿轻王侯,王侯非汝曹。地势有轻重,太山与鸿毛。
鼓腹一欢笑,不知钟鼓豪。我乐彼不预,山林且陶陶。
池阳 其二
水南残钟水北清,浮云断处玉钩明。持杯欲饮还看帽,十里春江如镜平。
赠长芦福长老
达摩西归不记年,雪山消息更茫然。行人不会真如事,唯爱长芦含暮烟。
湖亭怀子美
秋来湖亭谁与乐,荷华半摧柳叶落。荷昔榜舟乘夜月,行觞数与君相酢。
如今一西复一东,有如萍苴流水中。白头无心治世故,何时胜处重相逢。
题杨师壁
年来病倦厌寻山,且寄青泠白水间。最爱杨师旧茅舍,频来借榻伴高闲。
台下 其二
石台竹径自天成,细草芳花随地生。白发老人无是处,一枝枯竹伴经行。
泰叔求桂浆
越人远寄桂花浆,敝屋欣闻破鼻香。遽遣小奴分送客,夜来已败不堪尝。
次韵酬楚兴三颂 其一 答设斋
莫欺隐几维摩老,不为文殊不设斋。寂寂青山何所有,霜风落叶满空阶。
次韵酬公夫二首 其二
海舶不来官事闲,朝云夕雨看西山。强从委吏心虽易,欲避宵人势亦难。
卧探古书聊自适,醉攀庭柯幸怡颜。因寻旧友清欢意,犹有榴裙数处斑。
寄博古
齐山落景覆青溪,溪上幽人半病羸。曾作潇湘江上客,水风山月合相知。
赴斋
尔来世事久忘怀,十日长关九日斋。白发苍颜见无相,不妨应供此间来。
云间
野田茫茫秋水清,生尽蒲蔍无人耕。不知三吴地力壮,老鹤空向烟中鸣。
西舍
壮志已谢不复寻,无赖老境行见侵。已知筋力不自任,况复华发如霜林。
少年裁诗喜言老,谁知老大都无心。闲学维摩坐禅定,户外唧唧鸣幽禽。
寄题僧荣妙胜斋
婉婉江记室,故庐在西陵。畴昔文雅地,何年钟梵兴。
越江下朝海,门前绀波腾。苍茫梦笔事,谁似画桥称。
世道久蒙昧,至人绝勾绳。名存谁有实,身往复奚凭。
万生着动静,其初匪云应。纷然竞其趣,自知远真乘。
上人学智者,高谈信能承。知以妙为胜,新题敞相仍。
色相不足誇,是境方清澄。行期授记诲,为我比然灯。
池阳 其三
寒烟寂寂锁清溪,圆月亭亭上曲堤。小杜风情遥可想,闲调丝竹舞金泥。
奉赠王道人
身世飘摇如断云,此生不复世间尘。能言得丧归诸命,维有东坡王道人。
题寄老轩
道人寄老故山前,雪顶霜眉意嗒然。门外少年方作乐,谁家为汝说因缘。
次韵酬楚兴三颂 其三 答见赠
已住世间如影响,不牵法相论偏圆。山边茆屋随缘业,不是当时忍辱仙。
绿发
少年爱绿发,栉沐对春时。多病久衰瘁,感事还成悲。
昔人宁非我,我意顾何知。不须下照水,始识无生岐。
古兴十六首 其十二
潇湘望秋月,清旷无风埃。谁知故园影,亦向裔夷来。
水际衰老翁,练衣独徘徊。頫仰方自适,为谁指玄胎。
次韵悟师见寄 其一
一裘一葛谢时人,似与孤云老鹤亲。峭石山前静无事,桃花零落几经春。
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215篇诗文
寄题谭氏需亭
次韵悟师见寄 其二
奉陪颖叔赋锁
题宸奎阁
泰叔召食鲙
惠聚上方
送超禅师
奉赠仲益南上
招静之
题上天竺天仙阁
善饮
奉送醇老
开北山望白石烂
次韵伯成见赠
山西
庭下菊
左史洞
林平 其一
奉送安行弟赴博罗守
奉送孝续归九江
屈平
走笔奉酬伯昌示潇湘烟竹图
箫鼓曲
金山窦觉师
书堂寺
观蕉叶二首 其一
泛舟上湘口馆
题垂云亭
清泠台
戏呈庆复乞画
复和 其二
次韵奉酬文翁
圆明师为余鼓琴作昭君操因感其意辞以赠之
以沉香拄杖奉寄总老戏呈句偈
寄雅上人
西禅新阁
春日二绝 其一
养猿
唁下第
赠别子瞻
寄南屏师
召邵彦瞻
甲辰年五月十五日夜澧阳观月
与公诩游西禅新阁
和李泰叔见菊有感
春日二绝 其二
寄赠伊先生
古兴十六首 其十五
寄陆九
庭柏
静照庵
丧表姑挽词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