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奉酬文翁

次韵奉酬文翁

宋代 沈辽

昔人幽操有至乐,吾岂含华企冲漠。已知劳生委梦幻,不问万事纷纷作。

四十年来春复秋,但见花开更花落。最爱长夏适我怀,新竹森森初解箨。

修林乔木结青荫,下蔽文窗与朱箔。已将形骸付物外,何必高下穷崖壑。

老去诗书强遮眼,尔来悉已悬高阁。多病不赖世人知,吾亦于人无厚薄。

阳狂长鄙向子平,弦歌偶似陶渊明。无事长甘数斗粟,终不苟就五鼎烹。

南庄夫子谢声名,誇我田家蚕且耕。谁知此意正相合,寂寥应笑鲁诸生。

诗人沈辽的古诗

答林夫五颂次元韵 其四

宋代 沈辽

世间明闇一毫端,为底忙时不肯闲。水盛草深牛不动,始知缘业有多般。

寄题野翁无闷堂

宋代 沈辽

馀不衣冠故吾里,上下三吴一溪水。方山峨峨出清泚,野翁卜筑当山趾。

春气来自杨柳始,不待葩华著桃李。莲生半卷未厌眼,已在红蕖明镜里。

秋风瑟瑟最先至,千里苍烟接山起。车声马足不得到,无闷主人方隐几。

想见野翁形气古,少年词华奋瑰玮。春秋八十尚不倦,一篇一咏无馀晷。

有材无用古所叹,知命不忧方可喜。神完貌固得所养,从来轩冕如糠秕。

嗟余跋疐亦可鄙,老向江南治蓬藟。隐身齐山绝人迹,独与白云同作止。

白云无心归故山,故山自与野翁闲。聊上南冈一引领,落日已在桑榆间。

赠大中镇国长老

宋代 沈辽

昔从东南来,税驾依金地。迎风步峻阁,始眺澧阳市。

苍茫烟雾下,一水萦如袂。夷落杂连峰,精庐遥相峙。

宅土信羁客,杜门忽弥岁。风云一萧散,身世两无累。

怀归怅有感,史迁念留滞。引脰企昔游,野马埋苍翠。

何时篮舆去,复将老师值。请扫岩下石,为述空王偈。

丧表姑挽词 其一

宋代 沈辽

不尽华发养,奄闻朝露伤。人虽恨长夜,生已在西方。

灵輤过空坂,罗繻空北堂。欲知箫史处,松柏正凌霜。

书堂寺

宋代 沈辽

苍山古木书堂寺,北下湘川百馀步。谁云往来倾世界,至今人道安禅处。

岂无惊蛇与飞鸟,后来那复知其趣。我身不知今是不,空记名称你常住。

赠清道

宋代 沈辽

少年好书老弥笃,牙签锦囊数百轴。江左墨妙世不瞩,有唐诸公粗可录。

诸公草法无可称,中叶始有张颠名。张颠下笔有神会,其妙不似点画成。

后来沙门有藏真,措意潇洒尤更精。当时二子最名盛,至今学者皆伏膺。

本朝苏公名弟兄,汝南蒲阳亦有声。比来诸公已老死,其馀卑俗类可憎。

我昔乘兴游都城,列子示我新素屏。始知无择得此道,长沙道人今复生。

归来穷巷掩柴荆,惠然相访得忘形。赠我数行岂无意,势如九河注沧溟。

中间龙蜃降没升,欢伏不暇独可惊。

自欲何能谢言情,欲赠金玉还愧轻。慇勤之揖喜不胜,使我驱雾老眼明。

七月十日天阴

宋代 沈辽

江海积阴地,浮云朝莫生。秋来不为雨,庭户含孤清。

南方八九月,残暑尚未平。大火正西流,乃得逃炎蒸。

衰柳弄金飙,幽蝉咽复鸣。渐欣泉石趣,已厌葛衣轻。

夙昔抱幽志,何心守硁硁。已能闭诸外,无忧人事萦。

泛舟上湘口馆

宋代 沈辽

潇水漫南来,湘川趣东下。二水始相会,清豪不相藉。

山回石濑出,木老脩烟嫁。泛泛白蘋洲,林风媚如画。

宿昔感骚愤,幽兴遥相借。不谓垂老年,羁孤穷山舍。

潮来刺舟去,孤月临清夜。安得跨鲸鱼,不复人间化。

题广严禅师房

宋代 沈辽

二十馀年谈性空,不知强聒尽无功。愁来白发如秋草,为置浮生断梦中。

洞庭山雪

宋代 沈辽

洞庭春雪晓霏霏,一阵风来半已晞。唯有山阴吹不尽,田塍片段衲僧衣。

阳羡浮翠亭

宋代 沈辽

江南山川若奔鹿,下照江流翠相瞩。朝望长干暮石牌,山头年年春草绿。

我昔长爱江南游,当时少年今白头。人生匆匆寄幻事,六朝得丧惟荒丘。

阳羡本自江南州,水边孤烟千古愁。沙禽关关夜相呼,稻粱自足知何求。

我生已如不繫舟,投老为谁计沉浮。腰间墨绶亦偶尔,此地欣与心相投。

行归三吴卜幽隐,不复更到枚回洲。渔父丈人莫相笑,解带于此聊迟留。

张公洞下

宋代 沈辽

道人升天久不回,至今洞门向北开。当时仙仗人不识,白云缭绕山间来。

闯然初望烧香台,百步九折多苍苔。仙官委蛇剑佩肃,霓旌羽盖光漼漼。

鹤驭欲下风作媒,雪猿白凤势欲颓。嵌岩石乳谁敢饮,洞下风水声如雷。

龙车遥遥断消息,数百年来化为石。六朝人物丘墓坏,白骨尽为泥土蚀。

吾昔已炼九华丹,欣寻二洞穷幽寂。稚川方求句漏令,长史亦赖旌阳力。

手种青精期可择,未能脱去空羁靮。

篮舆往来不惮勤,搔首山前发斑白。

奉送伯才都官代归

宋代 沈辽

前日使君佩铜鱼,雅望已合升华涂。一遭黯黮诚非辜,人为叹愤我若无。

夷州已非人所居,况复筦库治赢馀。幸及瓜时笑还都,襟怀落落真丈夫。

赠王伯虎

宋代 沈辽

盛暑剧焚燎,深林称幽栖。衰残不胜事,遂得休天倪。

重关人响绝,悯默与时违。慨念百年乐,誓将老锄犁。

吾子造府戟,勤拳苦攀跻。乃欲强访我,清言相与稽。

君方事轩冕,我乃乐山溪。所向适殊途,安得问軏輗。

要我有所赋,将报锦与绨。病思何足云,有愧测海蠡。

池阳 其三

宋代 沈辽

寒烟寂寂锁清溪,圆月亭亭上曲堤。小杜风情遥可想,闲调丝竹舞金泥。

石燕坡

宋代 沈辽

祁阳县南石燕坡,骤雨乾时燕子多。行李萧疏常畏雨,谁能驻马待滂沱。

奉酬伯昌志国所示古调

宋代 沈辽

馀景避世欢,栖迟在丘壑。公子引车骑,相访南山崿。

长离舞员嵩,同为九皋鹤。晚节虽殊途,彷佛当年乐。

间关幽鸟哢,凌乱馀花落。春风岂有意,群生自回薄。

夙昔钦二妙,联函得佳作。顾予非季子,何足闻古乐。

葩华玩洒藻,银钩窥雅博。故知霄鸿意,不为尘埃铄。

吾蚤拙世用,投老更衰索。惭无锦绣段,何由报金错。

寄雅上人

宋代 沈辽

幽乐轩前春欲归,红葩绿萼斗芳菲。一杯新酹邀谁饮,石首鱼鲜赤蟹肥。

古兴十六首 其八

宋代 沈辽

黄叶日已落,西飙易惊衰。忆昔阳春下,芳华弄葳蕤。

四序不代运,生物皆凌夷。匆匆盖常理,晚暮令人悲。

庭下菊

宋代 沈辽

夷天九月尾,秋气殊未肃。病士蒙葛衣,正如庭下菊。

忆昔移菊初,夏暑方烦溽。瘴山旱无雨,憔悴兹不足。

安得望茅茨,窃自譬松竹。神仙久视药,孤根寄穷谷。

沈辽

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 21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