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沈辽
莫欺隐几维摩老,不为文殊不设斋。寂寂青山何所有,霜风落叶满空阶。
次韵悟师见寄 其二
不将大辩拟天亲,终愧西来面壁人。无是无非从此去,不同多劫一微尘。
寄题僧荣妙胜斋
婉婉江记室,故庐在西陵。畴昔文雅地,何年钟梵兴。
越江下朝海,门前绀波腾。苍茫梦笔事,谁似画桥称。
世道久蒙昧,至人绝勾绳。名存谁有实,身往复奚凭。
万生着动静,其初匪云应。纷然竞其趣,自知远真乘。
上人学智者,高谈信能承。知以妙为胜,新题敞相仍。
色相不足誇,是境方清澄。行期授记诲,为我比然灯。
次韵酬公夫二首 其二
海舶不来官事闲,朝云夕雨看西山。强从委吏心虽易,欲避宵人势亦难。
卧探古书聊自适,醉攀庭柯幸怡颜。因寻旧友清欢意,犹有榴裙数处斑。
寄昭庆阇黎
二年客江汉,不知春与秋。东来望吴越,历记昔时游。
萧山江水西,万屋白云迷。地势既洒落,家家临水堤。
中有一大士,法与天台齐。至行通神明,多果无阶梯。
吾昔屡入室,遂能离筌蹄。谁言似金粟,真已谢荆溪。
悯悯强冠带,悠悠恨乖暌。仍作赵魏行,何年造幽栖。
临风一问讯,深已愧提撕。
重赋
永念暑雨烦,居然蹈忧沴。宁谓生怨咨,甘为小人敝。
阴淫亦何患,临观大川逝。竹屋虽小疏,补苴岂无计。
水性本就下,平川衍无势。壅隘何不胜,湫底何由济。
河伯逢海若,足使誇洋裔。池鱼肆涵泳,洋洋旁轩砌。
流汗一已收,萧骚抚轻袂。安得趣东归,舟航应不滞。
赠有道者
昔吾知养生,始自皇人经。其说乃浩博,隐奥通神灵。
锦囊固申行,梦寐嗟沉冥。十年不一开,未甘遂遗形。
矫矫高平生,真诀炳丹青。要妙不在多,一言如发硎。
使人久滞念,霍如病已醒。岂徒固衰朽,且将延百龄。
我虽欲亟试,未能广娉婷。明年走浚上,要当宅重扃。
信如君所说,誓将鄙心铭。为报不易言,高山柏亭亭。
石燕坡
祁阳县南石燕坡,骤雨乾时燕子多。行李萧疏常畏雨,谁能驻马待滂沱。
昭君操
王昭君,汉宫女。汉宫女,嫁配虏。生如桃李花,皖皖托朝露。
春风一摧折,零落在泥土。君王委心事匈奴,不知匈奴在何处。
黄门扶我上车去,遥望汉宫隔烟雾。十年帘下学画眉,不知还为蛾眉误。
当时恩怨或易忘,今日悲愁那可诉。梦中往往作歌舞,满目异类谁与语。
但见惊风吹尘沙,岂识春还复秋暮。山林强鬼向夜哭,夜夜毡车宿荒戍。
胡人从来不照镜,但见白发垂霜缕。念知此意终不传,独自援琴弹作谱。
弹作谱,寄与汉宫人,一曲未终泪如雨。
池阳 其一
池南柳色未全黄,池北萱芽尚带霜。老去寻春不嫌早,春深留与少年郎。
林平 其一
林平胜处向东纡,水转山回画不如。或息或劳都可乐,白云深处五浮图。
走笔奉酬伯昌示潇湘烟竹图
三年潇湘客,不厌潇湘游。二水相会处,下有白蘋洲。
洲上多美竹,出没清浅流。森森百顷青,玉簳长与修烟浮。
岁久无人采,往往半折古岸头。坡陁上下不知际,直接九疑千古愁。
当时古人相会处,至今作亭在林幽。最爱苦雨时,吾尝棹轻舟。
乐与渔人相往返,其意岂在网与钩。由来古人能放达,何必傲王侯。
洛阳公子有佳致,落笔直与造化侔。方拿抨图止数尺,写出潇湘千里秋。
南山老夫谢世故,一榻静卧如浮沤。遣使持书远相示,欲与老夫醒病眸。
老夫困瘁不知报,世上谁为王子猷。
诒隐者二首 其一
汝勿轻王侯,王侯非汝曹。地势有轻重,太山与鸿毛。
鼓腹一欢笑,不知钟鼓豪。我乐彼不预,山林且陶陶。
和李泰叔见菊有感
雨露萧条岁景催,庭前黄菊未全开。庭雄嗜酒宁为乐,杜甫愁吟亦薄材。
故国欲归行解绶,沧洲无路可浮杯。新亭秋兴君知否,潮信方随月色回。
次韵悟师见寄 其一
一裘一葛谢时人,似与孤云老鹤亲。峭石山前静无事,桃花零落几经春。
赠磻翁龙尾砚
龙尾山盘八十里,龙尾有潭下无底。龙月亭亭潭气黑,其中有石色如墨。
山川秀气散不为,风云顽不为砂砾。融结至宝有物主,水上经营无处所,经年始获不敢贾。
我昔游江南,有客遗我誇龙子。吾知龙能变化,是或不可制。
追琢为巨砚,大笔挥离骚。中圆体天形,外方作地象。
精光熠熠角生浪,熟视乃有绀罗文。莹润无与比,玩爱何可论。
我今樗散无所事,特赠华阳鸿笔丽藻人。吾闻蜀都多学士,寘诸文府为战具。
君如穷经遂绝笔,请典大轴传后嗣。
仙居阁
鹤驭已归三十春,至今重阁无纤尘。至桃谁知天上事,白骨不驻城中人。
门外江流似平昔,林间鸟雀空悲辛。当时留侯强辟谷,黄石老翁悟终身。
题宸奎阁
至和天仙临御久,能通祖印空诸友。化成殿上召禅师,亲宣玉偈传金口。
鄮山山上建华阁,宸翰光芒灿星斗。江湖小臣稽首观,永为兹山传不朽。
戏赠莘叟明之
仲子绝不出,留侯数相顾。二客虽不同,所知均一趣。
仲子屏世故,翛然掩蓬户。留侯喜奕棋,清欢寄玄悟。
龙居观泉
泉声泠泠山间落,山下有田朝夕作。山泾西渎久已涸,夜来暴雨溪声恶。
我欲浮舟到西郭,山前滩濑石凿凿。坐看横流出林薄,欲行未行翻不乐。
朝市权利方相搏,民声愁叹入沟壑。不如曲几安寂寞,我享赵子清都乐。
寄老石
老不在发白,此态渐自迫。唯老不在我,寄老山前石。
朝来石上坐,云气湿衣襞。夜就石上眠,月影照岩壁。
何为市南老,一欢复一戚。啧啧恨身老,更以身为役。
人言老且死,老死何足惜。昔人有至言,人命在一息。
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215篇诗文
初泊磁湖
箫鼓曲
崇山
寄陆九
奉送安行弟赴博罗守
丧表姑挽词 其一
次韵酬楚兴三颂 其三 答见赠
召邵彦瞻
太平上方
子固挽词 其一
寄四明神智师
七月五日立秋初夜观月
苏武归汉图一首
和李泰叔
方池
感昔游
次韵答楚兴
池阳 其三
静照庵
奉简莘叟
送荣叔归萧山
张公洞下
赠清道
善饮
古兴十六首 其七
伯翔父挽歌 其一
湖亭怀子美
甲辰年五月十五日夜澧阳观月
庭柏
奉赠行师参慎禅师
赴斋
答林夫五颂次元韵 其一
奉送伯才都官代归
题径山二首 其一
书堂寺
赠大中镇国长老
鄞江上作
奉送马令归长沙
惠聚上方
花药尘外亭
西舍
奉送太古归旧隐
寄题野翁无闷堂
古兴十六首 其十六
题垂云亭
寄道辅
古兴十六首 其十五
古兴十六首 其四
将行泊潇江
丧表姑挽词 其二
李华
台下 其二
澧州水
泰叔召食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