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沈辽
昔吾知养生,始自皇人经。其说乃浩博,隐奥通神灵。
锦囊固申行,梦寐嗟沉冥。十年不一开,未甘遂遗形。
矫矫高平生,真诀炳丹青。要妙不在多,一言如发硎。
使人久滞念,霍如病已醒。岂徒固衰朽,且将延百龄。
我虽欲亟试,未能广娉婷。明年走浚上,要当宅重扃。
信如君所说,誓将鄙心铭。为报不易言,高山柏亭亭。
春日二绝 其二
寂寂山间谁与言,闷搔短发向香烟。死灰朽木君知否,不似胡人面壁禅。
新作小屏
少年喜读书,偃仰在方床。不知昼日劳,常爱秋夜长。
炯炯户牖明,翳翳灯烛光。我乐自有趣,骅骝步康庄。
道学贵深思,千古浩无方。投机践圣域,所戒怠且狂。
常鄙小人儒,不能志轩昂。蹈袭已陈语,何为浪皇皇。
尔来四十岁,鬓发已如霜。回首念畴昔,此意殊未忘。
曲屏倚方枕,可以寄彷徉。诲言示稚子,朝夕当此强。
次韵奉酬文翁
昔人幽操有至乐,吾岂含华企冲漠。已知劳生委梦幻,不问万事纷纷作。
四十年来春复秋,但见花开更花落。最爱长夏适我怀,新竹森森初解箨。
修林乔木结青荫,下蔽文窗与朱箔。已将形骸付物外,何必高下穷崖壑。
老去诗书强遮眼,尔来悉已悬高阁。多病不赖世人知,吾亦于人无厚薄。
阳狂长鄙向子平,弦歌偶似陶渊明。无事长甘数斗粟,终不苟就五鼎烹。
南庄夫子谢声名,誇我田家蚕且耕。谁知此意正相合,寂寥应笑鲁诸生。
昭君操
王昭君,汉宫女。汉宫女,嫁配虏。生如桃李花,皖皖托朝露。
春风一摧折,零落在泥土。君王委心事匈奴,不知匈奴在何处。
黄门扶我上车去,遥望汉宫隔烟雾。十年帘下学画眉,不知还为蛾眉误。
当时恩怨或易忘,今日悲愁那可诉。梦中往往作歌舞,满目异类谁与语。
但见惊风吹尘沙,岂识春还复秋暮。山林强鬼向夜哭,夜夜毡车宿荒戍。
胡人从来不照镜,但见白发垂霜缕。念知此意终不传,独自援琴弹作谱。
弹作谱,寄与汉宫人,一曲未终泪如雨。
崇山
少小讽二典,已知崇山遥。朅来澧川溪,乃更识岧峣。
始咏皇国盛,土宇包前朝。荒徼抚民社,置官颁教条。
顿惊羁旅迹,舟车任飘飘。中吴五千里,冲涉信已辽。
使人重增念,郁结自无聊。何当奋归棹,江汉水迢迢。
绿发
少年爱绿发,栉沐对春时。多病久衰瘁,感事还成悲。
昔人宁非我,我意顾何知。不须下照水,始识无生岐。
景星观
南津古观已半摧,老松千尺黄蒲开。礼斗层坛故基在,真人一去终不来。
终不来兮往何许,朝瀛洲兮莫玄圃。应笑营营世上人,转手已为泉下土。
宿浯溪
孤蓬冲雨出湘西,欲向崖间寄一栖。天外月华如有意,故来相伴宿浯溪。
召邵彦瞻
青嶂叠叠西南驰,上下佛宫筋力疲。一樽欲与鲁山醉,怅望车马来何迟。
子固挽词 其一
江左老儒宗,鸿名五纪中。晚方参法从,久已冠群公。
纕服始去位,仙丹浩无功。古人称不朽,终不愧轲雄。
丧表姑挽词 其二
忆昔祖姑前,曾观八法妍。常嗟道韫在,终愧右军传。
幻化已委世,清明当作仙。松门一长恸,丹旐上新阡。
与德相游云光
方驾出齐山,五月未甚暑。遥瞻六峰道,修烟莽如褚。
浮屠在山半,卜筑气象古。松风下石窦,阴泉鸣竹坞。
堂堂老禅子,游方遍中土。十年不下山,不及朝市语。
拂云有幽步,凌空开峻宇。登山复望山,六峰艳如舞。
时当一阴候,阳气骄且舞。龙蛇伏草莽,往往暴为雨。
由兹向摇落,流光不足数。篮舆当复来,相与同支许。
戏呈庆复乞画
鸷鸟宁有种,诗书多不传。岂期猛厉气,专美鹰与鹯。
有客画鸦鹘,古纸含秋烟。羽毛被玄甲,爪角森戈鋋。
想见太公望,桓桓统中权。何如鄞中尉,侧目谁敢前。
吾方病拘郁,逍遥溪水边。赏此神骏物,霜风相孤骞。
从公乞妙墨,小斋伴衰孱。何以报雅况,作诗致拳拳。
讽仕 其一
仁治贵不杀,为吏滋顽蔽。孰谓才不才,跂跂在高位。
诏策暴过恶,行建元侯旆。冗散坐奸赃,还来咨善地。
世无三年黜,焉得终身废。遂使贪猾人,昂昂罔知畏。
政治明赏罚,于法不假易。吁嗟韩冯翊,胡为子孙戒。
江水二首 其一
江水入溪来,无复故溪处。山前浮大故,前日行人路。
遥堤半灭木,茅舍驯鸥鹭。始知南山远,欲往不易渡。
世事宁有定,吾生若朝露。大海为陆陵,昔人非大悟。
古兴十六首 其十六
畴昔一梦还,强忧亦强喜。残息若少延,视今谅亦尔。
何为有得失,宁非为物使。长哂王潜夫,区区论天咫。
钴鉧
余读子厚书,始闻钴鉧潭。榜舟西江下,振步愚溪南。
高下凌山阿,松篁蔽秋岚。土人识其地,古木森楩楠。
水深日波澜,此理亦易探。古木为钴鉧,土音正相参。
所记或不然,信书殊未甘。此公废已久,山水穷年耽。
造化毫楮间,浮实微相锬。幽心有默识,西归助清谈。
答林夫五颂次元韵 其一
无心难与有心期,欲说无心已自痴。会得金刚本来性,此人与我合先知。
复作过商翁墓 其三
同预杨公国士知,延陵应得我题碑。人间已悟黄粱梦,泉下谁寻古剑诗。
邕管已闻图像祭,广源无复纳降旗。水禽山鸟无人意,独解飞鸣不解悲。
赴斋
尔来世事久忘怀,十日长关九日斋。白发苍颜见无相,不妨应供此间来。
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215篇诗文
阳羡浮翠亭
寄赠舒州徐处士
侯滩
重赋
送师说兄弟西归
古兴十六首 其一
和李泰叔
奉送伯才都官代归
清晨
题文殊寺 其二
云间
感昔游
次韵悟师见寄 其二
石燕坡
林平 其一
山西
观蕉叶二首 其一
庭柏
古兴十六首 其十二
寄南屏师
奉送醇老
泰叔召食鲙
清泠台
与善果师游石堵
龙兴观
送超禅师
走笔奉酬伯昌示潇湘烟竹图
枣花寒
复和 其二
奉赠仲益南上
西舍
阴溽
将行泊潇江
七月十日天阴
齐山偶题三首 其二
登澧阳楼
池阳 其一
春日二绝 其一
奉赠善果师
台下 其二
题广严禅师房
赠清道
送唐道
湖亭怀子美
寄老石
奉酬舜文即次元韵
寄陆九
古兴十六首 其十五
德相送荆公三诗用元韵戏为之
奉赠上官令
赠别子瞻
圆明师为余鼓琴作昭君操因感其意辞以赠之
无柱亭
次韵酬公夫二首 其二
寄题聱隅冢亭
龙居观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