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沈辽
观音二十五圆通,止在禅师一指中。金钵直随流水去,不须芒屩更西东。
婆娑亭
老不为白发,老态自婆娑。风力日已铄,流光能几何。
悯悯去世网,蘧蘧寄岩阿。无令后生笑,隐几学商那。
赠夹山长老兼示石门蹇大博
古佛不灭法,处处唯青山。如来大道场,多出荆湘间。
吾闻夜山胜,欲往倦跻攀。一接老师语,已如陟孱颜。
秋风孤猿啸,绝壑古松殷。夜半天乐清,龙象稽首还。
为我告卓令,法乐元非艰。欲令沉痾愈,邂逅医至闲。
齐山偶题三首 其一
杜子风情春水波,至今诗句使人夸。不知朽骨犹存否,山上年年黄菊花。
奉赠行师参慎禅师
赠别子瞻
平生雅游眉阳客,五年不见须已白。借田东坡在江北,芟夷蓬蒿自种麦。
相逢不尽一樽酒,故态那复论欢戚。手抱阿武劝馀沥,维摩老夫失定力。
老夫寂寂出三湘,更欲卜居池水阳。薄田止须数十亩,田上更树麻与桑。
老来正苦迫生事,清明虽近犹可秧。罢亚若可博乾麨,以无易有遥相望。
我舟即行不可驻,欲卜后会诚茫茫。他时有信若可寄,不用辛苦为诗章。
禅老阁
少年尚渊默,偃仰事诗书。端然忘缊事,乃欲寻荣途。
一辱未知补,三献何其愚。深中雅有趣,宁终浑泥涂。
用物必伤已,誓将老江湖。在人既少与,于此固何诛。
赏心不期侈,澹泊自有馀。傥逢安石辈,知余为善谟。
泰叔召食鲙
酷暑隆隆不可活,闻有玉鳞纤手割。不得相从饱便腹,空听高吟何洒落。
复作过商翁墓 其三
同预杨公国士知,延陵应得我题碑。人间已悟黄粱梦,泉下谁寻古剑诗。
邕管已闻图像祭,广源无复纳降旗。水禽山鸟无人意,独解飞鸣不解悲。
初闻鹤唳
海天寥寥禾黍秋,人籁已息烟雾收。数声鹤唳草堂静,何苦更向咸阳游。
奉送太古归旧隐
前年姚令下阳羡,老夫为赋铜官山。飘飘道人今复往,有如孤云谁可攀。
三尺古琴膝上弹,一杯龙水刀无环。药囊空空何所有,独抱冲气参人寰。
人生富贵无金丹,须臾白骨凋朱颜。何为愁苦强作乐,逍遥不去烟霞间。
吾昔东游岂无意,腰下铜章初不关。至今山水尚可想,断梦时向荆溪还。
安得此身如白鹤,飞与道人天外闲。路逢仙友若相问,为道绿发今斓斑。
零陵观大水
春雨淫不已,江水一夕涨。初闻渐其一,离明已三丈。
老弱走山去,浮沉困丁壮。高楼半欲没,木杪维舟舫。
睢阜已怀襄,那能辨闾巷。升高瞰其下,犬牙萦叠嶂。
始知地形隘,何由保无恙。湘川浩东下,其势不相让。
安得驱山泽,移徙就空旷。市井安且平,黎民获生养。
群流亦适性,千里肆夷漾。斯怀知未遂,蓬茆独怊怅。
清泠台二绝句 其一
山前缭绕白云飞,山下溪流那复回。不向此间休歇去,宁将白发污尘埃。
绿发
少年爱绿发,栉沐对春时。多病久衰瘁,感事还成悲。
昔人宁非我,我意顾何知。不须下照水,始识无生岐。
题杨师壁
年来病倦厌寻山,且寄青泠白水间。最爱杨师旧茅舍,频来借榻伴高闲。
台下 其二
石台竹径自天成,细草芳花随地生。白发老人无是处,一枝枯竹伴经行。
云间
野田茫茫秋水清,生尽蒲蔍无人耕。不知三吴地力壮,老鹤空向烟中鸣。
题垂云亭
老师有意出人间,便学垂云也未闲。带雨有时归北岭,随风依旧过南山。
春日二绝 其一
壁下茶铛久不黔,更无白眼与人嫌。春来老困还多睡,时有狂风入破帘。
奉酬通叟社日
秋入潇湘拍江水,夷人社会秋声喜。山城寂寞无人行,白醪赤鲜追闾里。
穷客闭门食无鱼,虽有士子半屠沽。与君俱为投荒客,落日怊怅临城隅。
次韵酬郎祖德
老去法光不足惊,婴寻世事或能精。眼花头白终无用,卧看纱窗晓日明。
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215篇诗文
次韵奉酬文翁
次韵答陈生问禅
箫鼓曲
次韵酬明发华宗
戏赠莘叟明之
德相送荆公三诗用元韵戏为之
讽仕 其一
偶寄林夫
崇山
过李氏澹塘别墅
奉送志国赴举
答林夫五颂次元韵 其二
讽仕 其二
侯滩
石燕坡
诒隐者二首 其一
次韵悟师见寄 其二
昭君操
复作过商翁墓 其一
唁下第
七月十日天阴
寄四明神智师
感昔游
养猿
奉送醇老
答林夫五颂次元韵 其一
古兴十六首 其十二
寄雅上人
池阳 其一
召楚兴禅师
答林夫五颂次元韵 其三
太平上方
和李泰叔
观蕉叶二首 其二
西上
次韵伯成见赠
和颖叔西园春宴
春日二绝 其二
重赋
西禅新阁
次韵酬公夫二首 其二
与善果师游石堵
初创二山
池阳 其三
戏呈庆复乞画
走笔奉酬伯昌示潇湘烟竹图
奉陪颖叔赋锁
山西
赠饮客
古兴十六首 其十四
西舍
奉寄持平兄弟
观大水望朝阳岩
清泠台
林平 其一
开北山望白石烂
送师说兄弟西归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