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寿周伯昌

寿周伯昌

明代 释今无

昔现将军身,今为维摩诘。维摩与将军,威慈无等匹。

霜甲耀冰河,红云涌初日。角响万弦齐,气壮长鲸失。

转此雄猛姿,斋头亲绣佛。参禅须铁汉,髻珠自可得。

海赤珊瑚红,山寒碧玉出。一手挥慧剑,剿彻群魔窟。

水竭爱河源,果结菩提实。才种白莲池,喜君入我室。

雅志迈圣贤,高谊坚胶漆。佛法有干城,皇家多柱石。

与君玉海游,万劫从今日。琥珀夜光珠,不如松柏质。

持此不变操,中流生六翮。大雪满嵩山,寒风自披拂。

神椿岂计年,天浆浇茂德。

诗人释今无的古诗

篁村探梅后月夜泊舟龙溪江口同澹归乐说觉薰乘消汝得纯铸分赋得天 ...

明代 释今无

尚有馀香袭晚天,大江明月泊归船。望穷空际疑霜隐,坐起寒潮见鹤眠。

星斗到襟浮不稳,云山老我未孤骞。陆沉无限情难遣,只在相看两鬓边。

赠黄恬庵

明代 释今无

劳人廿载息风尘,投老荷衣乐此身。投井倒窥山影入,心经閒诵竹林春。

草花白发人称瑞,鬓脚红侵眼有神。尚挂床头旧游剑,寒光能自割迷津。

邓水师分兵护行感赋

明代 释今无

将军界内自无虞,况复山川是画图。分卫刀弓惭厚德,狂吟星月落云衢。

能推意气加行客,益见英风肃虎符。预想碧天明月下,与君閒坐话旌旄。

辽阳怀顿修 其三

明代 释今无

连年频苦别,总对朔风寒。尔多师友性,余少水云欢。

挥泪檐霜白,行吟木叶乾。人生不可料,况复此时难。

赠王默庵明府 其五

明代 释今无

击案同君水一杯,爱君住劫贯风雷。分明一纸悲秋赋,只当长歌读几回。

春晴郊行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久雨晴初好,行吟野望宽。已知珠海阔,尚觉石门寒。

苍翠春中变,巑岏濯后看。兴来无杖履,随意共盘桓。

寿祖印 其六

明代 释今无

五十皮肤气色光,我先牢落满头霜。算来毕竟幽栖好,何日从君乞药囊。

和吴采臣粮宪春日偕两令君令甥及诸公过游予他出乘予新制舟至大通 ...

明代 释今无

参差玉树会鸣珂,辟咡登临乐事多。白练影光分綵笔,绿畴云起濯新禾。

早随学礼谈廊庙,时亦寻僧到薜萝。象舞凤翔那得似,老莱衫袖引高歌。

诸子作病僧诗予以为非有道之病僧光半因请予赋一律

明代 释今无

蒲团添絮月添寒,窗外花枝不耐看。窗断浮沤难觅剑,珠然风火不留盘。

鸡鸣潮上蓬头湿,人寂更阑夜语乾。宝镜果曾偷听得,木蛇空挂碧云端。

送陈园公明府归韩江

明代 释今无

暂宰河阳兴复空,一生青眼仕途中。文章到老添强健,世态凭谁说异同。

此日归帆秋水绿,他时掩室夕阳红。送君我亦劳挥麈,共念江亭有朔风。

与诸子登飞来寺至半山怯风而返

明代 释今无

三年重此驻扁舟,一样登临两样愁。一尽已无高峡气,情深空对大江秋。

丝丝短鬓朝霜薄,黯黯寒云下界浮。因向此中思半响,人间那得几淹留。

过飞来寺 其三

明代 释今无

碧波深绕树丛青,画栋朱甍出化城。千古竟谁知静理,一时行客动閒情。

玉环归洞虚持捉,锦缆盘江讶重轻。举世劳劳何事好,吟残微雨月微明。

辽海舟中 其十七

明代 释今无

水国无真梦,乾坤有至寒。辽阳深雪路,回首月中看。

怀刘焕之总戎

明代 释今无

闻道连阳戍,重围战未休。故人能眺啸,应得展戈矛。

义在皇天近,时危四海浮。不知天下士,何处问金瓯。

赠曾慈胤

明代 释今无

欲觅智珠何处是,春花几处玉兰开。如今示汝应收取,只在衣中带得来。

喜郭骙臣秀才见访索赠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匡庐北去可停舟,特探鸾溪一溯流。月色冷空寒谷影,鸿文高为道情留。

风尘黯澹真堪惜,书剑鲜明是壮游。但使渊明能入社,东林从此记中州。

罗浮飞云顶午夜听泉 其六

明代 释今无

五色文禽出洞来,七金山上版图开。秦皇汉武虚劳甚,错听昆明有劫灰。

送诸子下第还琼海

明代 释今无

摇落先悲秋气凄,谁怜剑锷擅铜溪。溟南有翼羞羊角,冀北无群笑马蹄。

苦竹渡头椰酒冷,阳春山下黑猿啼。重逢讲彻无生话,客里清歌试一提。

雨中过先雪楼与梦也学士禅话

明代 释今无

飞埃九陌尽流金,居士楼边万竹阴。帘挂水晶寒映晕,诗堆白雪气尤深。

全无绮语添文思,只有清言长道心。多少朱门敲未得,翛然贫对是知音。

游曹溪与任崧翰宪使作 其三

明代 释今无

千章木护一孤亭,塔院憨师别有名。不早解衣恣偃蹇,暂时凝睇亦凄清。

龛云断续晴含雨,磴竹萧疏自发声。线底明珠归慧业,出山饶有道人情。

释今无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3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