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證道歌 其二五二

證道歌 其二五二

宋代 释印肃

河沙如来同共證,光光相彻无馀剩。各申右手摩其顶,龙天万亿咸归命。

诗人释印肃的古诗

百宝光明

宋代 释印肃

青黄赤白异尘寰,知音希得似寒山。丰干未辨争饶舌,光明不遍道应难。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三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宋代 释印肃

信知先世业,沦苦于尘劫。今日受持经,我相渐休歇。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一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宋代 释印肃

善现重伸请,妙悟心清醒。实扣此经名,岂欲谈虚境。

證道歌 其八十六

宋代 释印肃

生死悠悠无定止,改头换面嗔复喜。何如识取本来人,只这喜嗔全是你。

颂十玄谈 其七 祖意

宋代 释印肃

慇勤为说西来意,得意忘言真不二。昨夜三更穿市过,只闻米贱油盐贵。

示徒

宋代 释印肃

未得尘劳息,须依善知识。
若肯慈悲学,发愿施心力。
入泥并入水,莫作闲戏剧。
扬眉动目庭,法身无穷极。
於中习懒者,管取没饭吃。
趁队只□饱,披毛无了日。
不信佛乘经,逐末本却失。
咄哉大丈夫,你乘谁气力。
当本无我人,贪忙有何益。
何似歇无明,听吹无孔笛。
五音六律全,皓月悲风寂。
一声宇宙宽,个中闻的实。
和同为智身,无物堪遮窒。
奉劝草木影,闲时急收拾。

四字书窗以印实相

宋代 释印肃

得正无非离一安,印空圆足宝弥漫。
天魔外道从何有,体若虚空世岂干。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 其十七

宋代 释印肃

坏不坏,百鍊金刚充法界。微尘不立似虚空,始得名为观自在。

金刚随机无尽颂·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宋代 释印肃

芥纳须弥内,万卷诗书在,
须弥纳芥子,一字也不会。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四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宋代 释印肃

非相即能仁,莫错认金轮。行圆三十二,慈悲普济人。

證道歌 其五十九

宋代 释印肃

从他谤,任他非,体若虚空物物齐。无异孩童争瓦砾,更加黄叶止伊啼。

颂十玄谈·转位

宋代 释印肃

行於异路且轮回,百亿分身拨不开。
地狱天堂非别有,相呼相唤隐天台。

證道歌 其九十四

宋代 释印肃

一切有为法不同,百鍊精金胜赤铜。自持自用应无尽,济老怜贫透日红。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三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宋代 释印肃

脩罗皆供养,天人咸戴仰。不离此经中,念念来还往。

颂十玄谈 其二 祖意也

宋代 释印肃

祖祖,如钟鼓,未击有意周天普。虚幻形声本自无,如如不动亘今古。

香积厨法语

宋代 释印肃

咦,好辨心,
以此三法为三昧,无量无边世不会。
我今修供佛众生,万圣千贤悉同共。
摩诃般若味真如,十波罗蜜同受用。
大家著力要精专,一粒微尘不许动。
为报龙天并八部,莫入厨中乾打閧,
监斋使者在眼前,守护普庵无罅缝。
针劄不入起馨香,十八元来佛不共。

證道歌 其一○五

宋代 释印肃

江月照,松风吹,不是渠侬更是谁。参禅学道波波走,岂知自有颗明珠。

颂古九十八首 其九十三

宋代 释印肃

日里不可道人,夜里不可说鬼。无量劫来成道,一时都在这里。

谢戴安抚书院额

宋代 释印肃

普庵以此香,回向大居士。
幻尽觉圆者,妙意难遮覆。
惠我二笔端,三昧非迷悟。
世间岂识知,何处寻门户。
六字光慈化,千古人钦慕。
象出普庵名,天龙常守护。
法本付贤侯,利益何穷数。
伤嗟逐末流,忙忙失元路。
千里万里体无间,世世世间非我所。
谢安抚,云轩密布巴陵时,
愿长青眸垂一顾。

显元歌

宋代 释印肃

不识本家元宝贝,汩没缘尘生死快。
阿赖耶识藏无明,十八界缠缯网盖。
贪嗔痴,常在在,
心镜空花分内外。不知四大假成躯,
妄执六尘增渴爱。迷此心,
有三界,大地茫茫谁晓解。
依师戒定学看经,闻通真空即生怪。
世间物,无不坏,
唯独法身镇长在。毛吞巨海有谁知,
芥纳须弥实奇最。本无外,
亦非内,心法无形无可对。
假施七宝满三千,道眼未开心不会。
莫说知,休谈解,
自骊珠,不著买。
用无尽处示众生,识不破人还□□。
听语言,为教诲,
不脱声闻生进退。刹那一念入魔群,
万动虚招无间罪。本无传,
莫求解,祗这灵光终不昧。
大无边表细无尘,圆觉一轮如意袋。
释印肃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314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