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绂
花落莺啼春复深,双梧交映昼沈沈。烦君为扫亭前石,待我归来看绿阴。
题枯木竹石寄马桓仲
每忆君家溪水边,排檐竹树翠生烟。好教预扫林间石,待我重来一醉眠。
寄赠任给事中
君本霄汉客,降谪留人间。人间不可住,又复游名山。
彩霞绚春衣,瑶草腴朝餐。高风邈难及,悢悢心所攀。
题荆州刘给事子伟赠行卷 其三
君本荆南阀阅家,偶同游宦客京华。公馀莫厌频相过,小阁焚香自煮茶。
四时绝句寄题皆山轩 其一
燕飞帘幕日初长,面面青山出短墙。昨夜春归风雨送,满渠流水落花香。
塞上杂咏用耦武孟韵 其一
漫天风雪掩穹庐,客里谁来问起居。忽报乡人喜新到,寄来犹是隔年书。
种竹月馀稍觉憔悴恐有不安意用前韵慰之 其三
春泥过雨落花香,根下行鞭想渐长。正好峥嵘露头角,休教俗眼笑凄凉。
赠陈景中昆仲题所画竹上
到京今六载,衰病独茕茕。在客谁知己,惟君弟与兄。
经过常馈药,慰问每留情。持此岂云报,相期岁晚盟。
腊日梁修撰用之以还家初散紫宸朝七字为韵命赋七首 其五
十五初志学,性颇嗜经史。谋生计已疏,岂复亲耒耜。
自期德业成,拾芥取青紫。中季遂蹉跎,五十始从仕。
扈从游两京,伏腊已三祀。寸劳不能效,窃禄抱深耻。
读齐威王烹阿大夫事有感
齐国能强理若何,因封即墨与烹阿。唐虞举措无过此,天下那消赏罚多。
寄刘士俊
刘郎医术好,夙契已逢仙。制药少人见,秘方多祖传。
家贫虽寂寞,客至即留连。廿载不相见,令人思惘然。
写竹赠友人
雨过南坡翠藓深,几竿苍玉弄春阴。当年新种才生笋,闻说而今已作林。
寄钱汝容
衣冠楚楚整容仪,吴越云仍第几支。应役最勤官府事,逢人多诵鬼仙诗。
秫收南亩时供酒,烛剪西窗夜奕棋。愧我尘途归未得,衡门何日共栖迟。
送大学士黄静庵先生拜封归永嘉 其三
萧萧华发被恩荣,圣主于今重老成。只恐东山眠未得,蒲轮非久又相迎。
北京八咏 其五 蓟门烟树
雉堞微明散曙霞,重重烟树万人家。轮蹄杂遝香尘暗,楼阁空濛酒旆斜。
翠柳阴边栖宿雨,绛桃繁处绚晴霞。都人岁岁清明近,此地寻春竞物华。
题画赠李医士士文
养痾坐虚馆,何繇制颓龄。药物固所赖,奈此白发生。
据梧聊自适,褰幔当前楹。凉风飒已至,庭柯落秋声。
天空暮云远,日落遥山横。摅怀托豪素,悠悠尘外情。
卷之聊遗君,非敢侔报琼。
和吴中书阁老韵
班列鹓鸾肃羽仪,恩颁新扇晓光熹。才临北阙瞻天拜,便觉南薰遍地吹。
在手敢忘君父德,省心常佩圣贤辞。凤池阁老能诗客,有倡佳章纪盛时。
送胡直秀才下第归南京胄监生
白发科场未得名,乡闾先达半诸生。典文闾有披沙恨,失路能无抱玉情。
夜雨灯窗归上舍,春风花柳别都城。秪今且让诸年少,他日鳌头属老成。
送大学士黄静庵先生拜封归永嘉 其二
纶音褒美拜恩归,父子同荣世所稀。不但到家人共喜,旧时泉石总生辉。
种竹 其六
密叶初抽凤尾齐,纷纷苍雪点春泥。遥知客到应非俗,好句无妨节上题。
题雁 其二
声满衡阳月正明,相呼相唤总关情。人当客夜孤眠处,听此能无忆弟兄。
王绂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396篇诗文
铁柱寒波
送刘秀才日升归江西挈家
奉和少师端午日赐宴诗韵时同纂修群书于文渊阁下 其二
题邹园十咏 其九 木香架
送任大参勉之福建
梅花灯
写画题赠苏性初归吴
酬朱逢吉先生见寄韵
寿王吉士双亲
寿雪洲
题翎毛画 其一
题看山楼
四时绝句寄题皆山轩 其三
送张副使赴四川宪司
题静乐轩 其四
赠孙碧云还武当
活水源
题江雨轩为耦武孟作
暇日读楞严经偶成
谢惠皮墩
德州早行遇雨
元夕赐宴观灯应制 其二
挽吴母
为刘孟功写双竹
对雪再用韵
题邹园十咏 其六 桂屏
送周经历之广东神电卫
题临清书屋
送殷叙宾
四时绝句寄题皆山轩 其二
送僧怀师古庵住惠山并写竹枝以赠
忆故妻
种竹 其三
重过刘竹深孟功
赠余生同伦
送周编修复任还南京
墨君别馆
送怀益州长老之四明
送陶给事之福建佥事
病中述怀二首 其二
题邹园十咏 其二 水石轩
晚节
为荥阳宰沈彦初写竹 其一
戏贺俞行之纳宠兼简同舍谢郭二秀才发一笑粲 其二
送高员外省亲归毗陵
送鲁府黄谦纪善归莆田
赠潘晦初
题静照轩 其四
雪夜凯师留宿戏赠
挽徐母
腊日梁修撰用之以还家初散紫宸朝七字为韵命赋七首 其二
写竹寄琴士张逢吉
种竹月馀稍觉憔悴恐有不安意用前韵慰之 其二
长芦道中晚眺闻明日驾至德州
从役
梁不移先生以诗示其子修撰用次其韵
挽盛进士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